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機器人進入智能時代出版!超30位專家解讀從「自動」到「智能」有多遠

《人工智慧》機器人進入智能時代出版!超30位專家解讀從「自動」到「智能」有多遠

《人工智慧》雜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CN10-1530/TP,ISSN2096-5036)。該雜誌為雙月刊,將精準聚焦人工智慧領域,每期重點圍繞「一個主題」,邀請業界專家發表見解和研究成果。

《人工智慧》第四期的主題是:機器人進入智能時代——從「自動」到「智能」有多遠?本期邀請了三十位撰稿人,奉上精彩的內容。

《人工智慧》是一本公開發行的雜誌,它的媒體屬性將有效地提升並擴大專家、學者、企業等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每年6期的《人工智慧》雜誌更像是6本書,成為值得學習、收藏的人工智慧寶典。

雜誌發行對象

發行對象涵蓋工業和信息化相關主管部門,人工智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包括「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成員在內的企事業單位,以及所有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人群。

第四期文章及作者

欄目一:產業分析

1、智能機器人發展簡史

鄧志東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製造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首屆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主任委員, 新興產業百人會專家等。曾任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專家組組長助理。先後主持973項目一級課題等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30餘項。已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79篇(含SCIE 30篇),EI收錄123篇。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慧(深度神經網路、深度強化學習)、計算神經科學、無人駕駛汽車、先進機器人等。

2、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作者:王哲、馮曉輝、李藝銘、庄金鑫

王哲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碩士,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人工智慧、大數據、「互聯網+」方面的戰略諮詢和研究工作。參與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相關工作,參與《2017年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藍皮書》、《網路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等重大課題項目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媒體發表論文、文章數篇。

馮曉輝

北京大學凝聚態物理學博士,現任職於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從事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諮詢研究工作,聚焦信息通信、人工智慧、汽車電子等領域。參與《基於寬頻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範核心技術梳理專項》、《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區產業發展規劃》等多項課題項目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其他媒體期刊發表論文、文章數篇。

李藝銘

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長期從事電子信息產業、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的諮詢研究工作。參與起草國家「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等十餘項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重點規劃編製工作;主持或參與省部級以上規劃編製五十餘項。在專業刊物和重要媒體發表十餘篇論文、文章。

庄金鑫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要從事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互聯網+」等領域的產業應用研究和政策諮詢工作。參與《貴安新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編製》等項目課題研究。參與舉辦2017貴陽數博會「數字經濟轉型發展與創新實踐」論壇等,並參與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相關工作。

欄目二:前沿技術

1、機器人的智能發育

作者:韓建達、方勇純、趙新、劉景泰

韓建達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指南編製專家組專家、總體專家組副組長,中組部首批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研究方向包括機器人自主行為共性技術,地面、飛行等移動機器人技術與系統,醫療康復機器人技術與系統。

方勇純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研究方向包括非線性控制、機器人視覺伺服、無人機及橋式吊車等欠驅動系統控制和納米操作等。

趙新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院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研究方向包括微操作自動化、微納設計與加工、生物模式形成與組織發育機理等。

劉景泰

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機器人與信息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天津市智能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為國家863計劃機器人專家組成員。研究方向包括機器人學、網路機器人、機器人模擬技術、服務機器人等。

2、基於視覺融合的機器人操作

王濤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新技術中心研究員,目前致力於機器人操作方向,研究領域包含穩定抓取、視觸融合及主動學習等。2016年加入英特爾中國研究院擔任機械手項目負責人,完成了Eagle Shoal靈巧手及其操作平台的設計研發。

3、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

顧祺源

一維弦科技技術合伙人,電子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畢業後從事軟體開發工作,有10年軟體開發、產品設計、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客戶溝通方面工作經驗,後自主創業從事凈菜半成品配送P2P行業,設計並實現了EwayOS機器人操作系統及EwaySDK第三方開發介面系統。

4、前端+後端智能融合 提升機器人「思維」深度

付銘明

清華大學電子碩士,現任觸景無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硬體產品總監。曾就職索尼愛立信(日本)研發中心,任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工作期間參與並主導索尼愛立信多款手機的研發工作,在產品定義、功能需求分析、用戶市場分析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負責的產品曾達百萬台出貨量。

5、基於動態運動單元的機器人學習系統

劉忠軒

現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博士。2005年畢業於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2015年加入英特爾。主要研究領域為機器人強化學習、計算機視覺與神經擬態計算等。劉忠軒博士在加入英特爾之前,曾於法國電信、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在IEEE TCSVT、IEEE SPL、JCST、ICIP、ICPR等國際期刊與會議上發表20餘篇論文,在國際視頻檢索評測TRECVID中獲得第三名。

6、「機器之眼」,解碼視覺感知技術的核心

陳震

速感科技創始人兼CEO,清華大學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信息交叉學科(計算機方向)專業碩士,師從中國人機交互領域著名學者史元春教授及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前主管研究員徐迎慶博士,歐洲特倫託大學及台灣交通大學訪問學者,主攻機器人視覺交互技術,個人擁有十餘項國家科技發明專利及相關學術論文。2012年到201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開發國家實驗室從事視覺定位導航技術研究與國家級重大基礎項目開發,曾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微軟亞洲研究院與清華大學視覺技術聯合項目研發工作。2017年入選「高聚工程」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北京市海淀區「海英人才」,同年獲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中國30歲以下改變世界的青年精英。

7、智能服務機器人發展綜述

作者:張晶晶,陳西廣,高佼,孫亮,薄國寧

張晶晶

濟南湯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副總裁。廣西民族大學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方向碩士。曾任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人工智慧室主任,主要研究機器人視覺、缺陷識別。先後參與國家電網公司多個機器人和無人機相關重點項目以及無人機相關企業標準制定,曾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陳西廣

濟南湯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首席運營官。山東科技大學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碩士。曾任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無人機控制系統及行業工程應用。曾獲得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電力科技進步三等獎,並獲得濟南市高新區「海右人才」和濟南市重點產業緊缺性人才稱號。

高佼

濟南湯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研發工程師,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信號處理方向碩士研究生。曾在國家電網公司電力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參與輸電線路可見光圖像缺陷識別項目、無人機檢驗檢測項目。目前負責服務機器人導航系統的開發,參與RoboWare系列機器人開發工具、工業機械臂控制器等項目的研發。

孫亮

濟南湯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高級研發工程師。濰坊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體方向學士。主要研究軟體架構、通用演算法、系統性能優化、X86體系結構處理器、實時操作系統內核。目前負責RoboWare系列機器人開發工具、X86架構實時操作系統設計與研發。

薄國寧

濟南湯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高級研發工程師。中國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士。曾主持和參與各類商用信息化及人機交互軟體開發。目前負責機器人HMI及數字工業平台研究和開發工作。

欄目三:落地應用

1、服務機器人應如何深入場景

楊子

雲跡科技系統方案總經理。西安交通大學電器工程學院學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器學系碩士。曾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硬體設計師,參與過國家重點型號航天器設計。4年智能硬體與物聯網創業經歷,擔任過產品設計、硬體開發、供應鏈管理、商務拓展等職責。

2、自主定位導航技術在商用服務機器人中的應用與挑戰

陳士凱

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SLAMTEC)創始人兼CEO。 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現任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副主席,從事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及激光雷達感測器的研究和應用。2013年在RoboPeak團隊的基礎上創立了思嵐科技(SLAMTEC),並帶領公司將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和核心自主定位導航方案實現全球化應用,目前業務輻射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2000家客戶。

思嵐科技產品線包括:面向消費領域的激光雷達RPLIDAR系列、模塊化的SLAM自主定位導航系統SLAMWARE系列以及通用型服務機器人開發平台ZEUS系列。

3、YYD 功夫手:下一代機器人的開放式智能感知操控設備

朱韜

深圳勇藝達機器人公司VP、博士,現負責該公司研究院的工作。在2018年初加入勇藝達之前,任共進股份的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和彩色黑光攝像機總師;也曾任Ximmerse 的CTO和深卷科技的CEO,從事人工智慧和光機電一體化應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相關管理工作。在2014年之前,曾在海外公司從事計算機視覺和醫學圖像分析技術工作十餘年,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為IEEE PAMI、CMIG、MICCAI、BMVC、EMBC等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做過評審。在1993年和1994年分別榮獲中船重工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艦船研究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4、室內物流機器人的技術方案探索與實踐

作者:趙明、劉永、蔡龍生、苗繪

趙明

Yogo Robot 創始人、CEO。他不僅是一名頂尖的演算法工程師,同時在機器人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從事機器人項目的研發工作超過十年,曾主導、研發的機器人項目超過20種,包括但不限於月球車、排爆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雙足機器人、機械手臂等。在這個過程中,他對行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他期望研製的機器人可以更廣泛地進入人類生活,於是創辦了Yogo Robot 上海有個機器有限公司。

劉永

Yogo Robot 軟體總監,負責機器人的激光定位系統和軟體架構系統開發。曾在聯發科技任軟體經理,從事手機晶元研發;後在華勤通訊任軟體總監,負責手機產品的研發工作,在軟體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蔡龍生

201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致力於非線性優化演算法的研究。目前的興趣集中在機器人定位、感知和決策演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苗繪

Yogo Robot 知識產權高級經理。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專業,先後從事超高壓電器控制系統研發、專利代理人及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對自動控制技術及機器人行業技術發展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認識。

欄目四:AI探索

1、解析智能機器人背後你所不知道的技術

邵芒

北京觸景無限演算法工程師,倫敦帝國理工電子工程系本碩,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博士。工作期間主要負責深度學習相關的演算法研發與應用。在角蜂鳥AI開發套件中擔任軟體與演算法主要負責人。

1、基於Char-RNN的音樂生成實踐與演算法作曲嘗試

作者:池雨峰 指導老師:張志斌、王汝昕

池雨峰

人大附中高二學生。有豐富的機器人賽事經歷,作為隊長連續參與了5年的美國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機器人競賽,擅長電子工程和自動化控制領域。半年前開始接觸機器學習,先後學習了keras、tensorflow、tflearn等框架,創造了首個帶有人工智慧的虛擬人物「奈」。同時,在Kaggle的mnist賽事中取得了全球第1149的成績。

指導老師:張志斌

現任英特爾中國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總監,負責英特爾中國機器人、人工智慧以及智慧未來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生態創新和戰略合作。1986-1993 年在北京郵電大學學習,先後獲得通信工程學士學位以及電路與系統碩士學位。2000 年加入英特爾中國公司,曾主管過包括通信和嵌入式的中國區業務、技術支持業務部以及產品市場業務部等多個部門,並在美國總部工作兩年,從事戰略產品的規劃和市場工作。從 2015 年開始推進前沿新興產業如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生態建設,快速匯聚了上千支團隊和上萬活躍的開發者,配合舉辦機器人創新生態峰會以及機器人創新挑戰賽等活動。2017 年至今,積極推進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的建設,搭建中國人工智慧開放平台,並舉辦全球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另外,也關注物聯網、智能製造和智能未來等新領域的產業發展趨勢和機遇。

人工智慧?雜誌訂閱方式

單本價格60元,全年6期,共計360元,接受預訂全年雜誌。

付款方式1

進入微店: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14588405&pc=1&spider_token=ad80&spider=seller.item_classes.content.1&wfr=h5direct_wxh5&state=H5WXshareOld&share_relation=a35a28001e4ad142_1252745907_1

付款方式2:轉賬(推薦使用支付寶轉賬,請備註「人工智慧」)

銀行賬號:20000030565000007701154

銀行:北京銀行北窪路支行

名稱:北京賽迪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註:

1.若付款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比如,需要購買單本/需要購買特定期數),請諮詢010-88558711、aiview@ccidmedia.com。

2.若選擇付款方式二,請務必將您的信息(付款賬號、姓名、電話、收件地址、郵編、email、發票抬頭)發送至wangsongzhi@ccidmedia.com。

諮詢電話:885587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克世界 的精彩文章:

10月中國智能製造峰會,攬世界智能製造精華而來

TAG:雷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