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化石的故事》:你從這本書中能讀懂化石的魅力

《聽化石的故事》:你從這本書中能讀懂化石的魅力

《聽化石的故事》,王原、葛旭、邢路達、謝丹、馬寧編著,科學普及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2017年底,許多觀眾被一檔重現文物歷史、講述國寶前世今生故事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圈粉。可是,「國之重器」不僅僅存在於歷史文化博物館中。有許多人類探索和認識自然過程中,所遇到的「稀世之寶」,還太過安靜地存放在科學博物館中。

「走進中國科學院博物館叢書」試圖把觀眾帶到科學的歷史世界中去,認識和了解那些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價值的珍貴遺存。最近,觀眾就可以跟隨叢書中的第一本到中國古動物館去「聽化石的故事」。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一本書」

中科院擁有各個學科博物館30多個,這些博物館不僅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還有學術研究的沉澱。現如今,科學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已經成為了它的主要職能之一,中科院如何把這些寶貴的科普資源進行一次集中的展示,發揮更廣泛的傳播作用?

2015年,在中科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的動議下,「走進中國科學院博物館叢書」出版被提上了日程。列入叢書第一輯的,是中國古動物館、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中國病毒標本館、國家動物博物館和微生物所菌物標本館。

「這些博物館的背後,有科研實力非常強大的『國家隊』,也就是各個研究所作為學術支撐。因此,挖掘科學家的故事、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和成果,就成了這套叢書的特點。」叢書編委會副主任、科學普及出版社副總編輯楊虛傑認為。除了科學性,她還希望叢書通過文學、藝術化的表現方式,呈現出藏品的獨特性和科學之美。

這樣的創作思路,與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的想法非常契合。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一本書。」對王原來說,這個念頭醞釀了近十年。

中國古動物館是國內首家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及演化論知識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現有展品近千件,而它所背靠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收藏近百年的標本多達23萬件。

王原從2004年起擔任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策劃、寫作、翻譯了多本科普圖書,卻沒有一本是為博物館本身設計的全面的導覽圖書。

儘管他從2008年就開始陸續整理相關的展品資料,特別是在2013~2014年,博物館全面改造期間,他深入參與了展陳的架構設計和內容撰寫。可這本寫給博物館自己的書始終沒有成形。

「走進中國科學院博物館叢書」項目首先給了古動物館一個契機。王原和博物館其他四位在職的年輕科研人員、科普工作者,花了兩年時間合作完成了內容策劃和文本寫作,叢書第一本《聽化石的故事》率先與讀者見面。

可以「聽」的化石書

系列叢書首先作為具備導覽功能的科普書,它的核心內容勢必是圍繞展品展開。對於《聽化石的故事》創作者來說,第一步就是要選擇呈現哪些館藏化石。

「不少博物館常常會標榜它們所謂的『鎮館之寶』,而中國古動物館則所藏『寶貝』太多,很難作出選擇。」在為本書作序時,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教授苗德歲尤其提到了創作者的這個難處。

最終入選的60件化石展品,無疑都是真正的「稀世之寶」。比如世界上的第一條魚、世界上最早會飛的魚、世界最原始的龜、世界首次發現的翼龍胚胎、中國第一龍、世界最早的帶羽毛恐龍、中國最原始的鳥、世界最早會飛的哺乳動物、地球上的第一隻鼠……全世界的古生物學家們,都常常不遠萬里前來參觀、研究這些化石。

苗德歲希望,讀者通過閱讀這本書,走進中國古動物館參觀、面對這些標本時,能牢牢記住這一點。

涉及具體的選擇標準,王原表示,除了考慮化石的科學價值,還得有豐富的故事性,且具有比較高的觀賞性。這些故事包括了發現、發掘、修復、研究、展出的過程,還有科學家軼事等等。「有物有人,內容才更豐滿。」

這一標準也一定程度上對應了文本創作的要求——由每一件化石引出一個短小、精巧的故事,它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能突出每件化石標本的特色。

文字必須通俗易懂,能滿足博物館主要參觀群體學生們的閱讀需求,同時也能方便家長為孩子們轉述這些故事。

而《聽化石的故事》最大的特色,或者說與中國古動物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過去創作出版的圖書最大的不同還在於,這是一個本可以「聽」的書。

書中收錄了18 位科學家,包括張彌曼、吳新智、邱占祥和周忠和四位院士講述的 28 段原聲音頻。讀者只需掃描相應的二維碼,就能聽到一線古生物學家娓娓道來的科研故事。

對於古動物館的參觀者來說,如果一面觀賞化石,一面聽著化石發掘者本人的講述,也更容易對眼前的化石標本產生親近感。

王原和責編團隊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圖書突出科學家的角色身份,使這個群體不僅僅出現在文字描述中。

讓導覽書更豐滿

每一個化石故事構築了這本圖書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素材內容,如何串聯這些故事,需要創作者下一番功夫。

王原介紹說,編排這些內容的方法是按照分類和演化時間的先後順序,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再到哺乳類、人類,各成一章。每一章中,同樣按照分類和演化順序,比如魚類中,按照無頜類、盾皮魚類、軟骨魚和棘魚類、輻鰭魚類和肉鰭魚類的順序介紹。而在每個亞類中,則按照時代順序排序,比如無頜類中先介紹寒武紀的海口魚,然後是志留紀的曙魚,最後是白堊紀的中生鰻。

這樣的排列與博物館的展區劃分規則是一致的。所以,閱讀這本圖書的同時,讀者也方便在博物館中尋找相應的展品。

但除此之外,創作者在這些化石之間還埋下了一條線索。這條線索由脊椎動物演化的九個「大事件」組成——脊梁骨的起源、頜的出現、由水登陸、羊膜卵的出現、重返海洋、哺乳動物的興起、飛上藍天、羽毛的演化和人類的起源。

這九大事件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這些最新的解讀內容,經過特殊的美術編輯設計,嵌入到60個化石故事中間,讓讀者更清晰地抓住5億多年來「從魚到人」的這段生命之旅。

作為圖書主體內容的補充,王原還設計了12 個提供延展閱讀的知識窗,特別是能滿足讀者疑問和好奇心的話題,比如「中國的侏羅紀公園」「恐龍滅絕了嗎」「瀕危的王獸」「走出西藏的披毛犀」「大滅絕5+1」等等。

為了呈現科學的細節之美,專業攝影師為60 件展出的化石標本和40 件庫藏標本分別拍攝了高清大片,圖書還搜集了70 張史前生物的全彩復原圖。

無論是從閱讀還是視聽感受的角度,《聽化石的故事》都能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從而把讀者帶到這座博物館,打開他們認知生命與演化的視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周末 的精彩文章:

TAG:科學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