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江古海防遺址鉤沉

陽江古海防遺址鉤沉

陽江古海防遺址鉤沉

明代鄭和曾言「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中國幅員遼闊,海岸線漫長,先民利用海洋的歷史悠久,但由於地處亞歐大陸東端,在元代之前,沿海地區少有外敵,多為匪患。漢唐時期及以前沿海地區人口尚少、經濟亦不發達,海上貿易集中在主要港口,海防需求不大。宋時江南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海上貿易達到鼎盛時,沿海地區各種港口繁多。宋元之交,東南沿海發生多次海戰。至元代,倭寇勢力開始侵擾東南沿海地區。沿海地區海防形勢逐漸緊張。明初,第一個完整的中國海防體系應運而生。

陽江地處南海之濱,粵中西部交匯處,是古代廣東海防中重要一環。現今提及陽江海防遺址,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朗、雙魚、北津這三座古城了。

一、興建衛所

明初,東南沿海受方國珍、張士誠余部及元代興起的倭寇勢力騷擾。洪武時期,明政府興建起了北起遼東,南至瓊海的沿海衛所體系。這一時期陽江海防主要由三所千戶所負責:洪武六年(1373年),設立陽江千戶所,屬肇慶衛;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設立海朗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設立雙魚守御千戶所。圍繞這三所千戶所,建立了一系列烽堠墩台,正統七年(1442年)設海陵巡檢司,形成了完整的海防體系。

圖一.廣東沿海山沙圖五陽江縣所司[1]

[1]采自明鄭若曾、邵芳《籌海圖編》卷一

陽江千戶所在陽江縣土城基礎上建磚石城,屬肇慶衛,負擔有一定的海防職責,但主要負責陽江縣城等地。

海朗守御千戶所,位於今陽東縣大溝鎮。《陽江縣文物概覽》記,為明洪武二十七年(1934年)防禦所都指揮花茂奏請建立,屬廣海衛。萬曆三十年(1602),海防同知徐麟建望敵樓1座。崇禎二年(1629)設海朗炮台其上。海朗城地理位置及其重要,顧炎武稱之「雄踞上游,幽然一天塹哉!」[2]。順治六年(1660年)海朗所併入雙魚所,海朗所廢棄,僅余炮台[3]。

圖二.海朗所城圖[4]

[2]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又海朗寨所圖說》均敘及海朗所城地理位置

[3]據雍正《廣東通志》卷七

[4]《肇慶府志兵備志》

雙魚守御千戶所,位於今陽西縣上洋鎮。《陽江縣誌》記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建,屬神電衛。萬曆《廣東通志》關於雙魚城的記載:

「在陽江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實為一百三十里),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建,城周四百八十丈,闊一丈,高一丈八尺,門四,樓如之,外有土垣。嘉靖三十年千戶張文宗、陽江縣典史黃表重修,署皆如制。有史目廳、鎮撫司、旗纛廟。城北半里為教場。萬曆二年倭陷,三年重修。」

崇禎二年(1629年)建雙魚炮台。雍正九年(1731年)廣東總督郝玉麟上奏請裁雙魚所,添設陽江縣丞一員,駐紮雙魚所城[5]。嘉慶十六年(1811年)陽江縣丞自雙魚城撤回陽江縣城兼管糧食事宜。雙魚城中至清代多建有廟宇,計有關帝廟、文昌閣、城隍廟、北帝廟、華光廟、五顯廟、真宇庵等。

圖三.雙魚所城地圖[6]

[5] 《清世宗實錄》卷一零五

[6] 見於道光二年版《陽江縣誌·輿圖》

[7]見於道光二年版《陽江縣誌·兵防志》

關於這三所城之間的互動,《陽江縣誌》記載「每所設備倭官一員,於春冬巡期各帶旗兵駕船出洋,並調東莞烏艚船十隻配載神電等衛所官兵戍防戙船澳等處[7]」。當時三所城主要防區重點是海陵島戙船澳。

二、衛所廢弛、水寨興建

明中期以後,衛所制度逐漸廢弛,嘉靖年間,浙江福建沿海倭患漸平,廣東沿海海患問題嚴重,廣東海防分為東、中、西三路。仿福建建立了水寨戰船海防制度,同時廣東海防兵員也主要以募兵為主,陽江的海朗、雙魚兩所城也逐漸衰弱,難以承擔海防重任。陽江地屬肇慶府,海防早年屬白鴿水寨負責海防。

北津水寨最初為海寇許恩所建,《陽江縣誌》記載萬曆元年(1573年)「率眾來降,安插北津,使予海口保界。」後來肇慶府為了加強海防,萬曆四年(1576年)總督凌雲翼上書請建北津水寨,萬曆十四年(1586年)於北津水寨建城。其地位於今陽江市雅韶鎮。

圖四.北津水寨圖[8]

[8] 選自:《蒼梧總督軍門志》(明·應檟修 劉堯誨重修)

北津寨建立後,巡船出海陵島,西於電白放雞島連白鴿寨,東於上下川島連廣州府南頭寨,重建了陽電地區的海防體系。

《蒼梧總督軍門志》記載北津寨最初信地:自三洲山起,至吳川赤水港止,為本寨信地。分哨上下川,海陵、蓮頭、放雞等處。該寨兵船住劄海陵戙船澳。分二官哨:一至三洲,上下川,哨邏大金、銅鼓,東與南頭兵船會哨,取廣海衛結報;一至放雞、蓮頭,西與白鴿門兵船會哨,取吳川所結報。

萬曆二十五年(1600年)後,復陽電參將移駐電白,水寨亦廢。

三、所城廢棄,建炮台、設汛塘。

明朝末年,海朗所城、雙魚所城、北津寨城均皆廢弛。

清初實行海禁,遷界禁海,自長山歷鋪戶仔山,至長徑紫羅逕口為陽江邊界,陽江沿海海防設施均被廢棄。北津城「康熙元年(1662年)議遷,遂盡撤其垣墉,毀其廬舍而退守端逢、頓缽[9]」。當時廣東海防主要依靠綠營水師,岸上多建炮台汛塘。順治九年(1652年),陽江主要有海郎、雙魚、太平、蓮塘四汛。「康熙十一年總督金光組巡撫劉秉權特命修筑北津雙魚海朗諸顯要,銃台斤堠屹然一新。[10]」嘉慶十五年(1810年),原在虎門的左翼鎮總兵改為陽江鎮總兵,移駐陽江。分防雙魚所城、北津炮台、那龍、太平、石覺炮台、海陵戙船澳炮台、北額舊炮台、大澳大小碉樓等汛塘,兼防北門頭塘汛。所城、水寨、炮台等海防設施建設也得以逐步恢復。

海朗城未見清代史料記載復建,周玉衡康熙二十年(1681年)修的《陽江縣誌·輿圖》上明確標明「海朗城,今廢」,僅存有海朗炮台,是為沿海汛塘一部分。

雙魚所城,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再修葺。後曾為縣丞駐地。

北津城,康熙十年(1671年),肇慶知府史樹駿、陽江知縣孫廷鐸重新整修。十六年(1677年),城為蛋賊石貴所毀。十八年(1679年),兵備道韓作棟詳請修復,添設後山炮檯子城。以後間有修葺。

海陵巡檢司雍正十年(1733年)復設于海陵戙船澳,與戙船澳炮台一處。

[9] 孫廷鐸《城北津記》

[10] 見於道光二年版《陽江縣誌》P483

四、古城今況

海朗所城遺址城牆不規則,依山脊及自然地形而建,為夯土牆,總長3207米,佔地面積約233972平方米。四周城牆遺迹清晰可見。東面城牆至水巧村村邊,城牆保存較為完整,為夯土牆,底寬約8米,高3-5米不等。南面城牆見於新屋村北約300米水田邊,殘高約2.5米,局部殘留有花崗石砌牆基。東、南兩面城外有寬約10米護城河。北面及西面城牆沿鎮海山頂脊而建。存有「鎮」、「海」、「山」三石。現為縣級文保單位。

圖五.海朗城「鎮」「海」摩崖石刻

雙魚所城遺址佔地面積7500平方米,被四周城牆所環抱,城堞呈梯形,外直內斜,底寬10米,上寬6米,高6米。磚石套紅泥五層結構,城磚重為20多斤,磚長為47厘米,寬19厘米,厚13厘米。全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樓,每個城樓設大炮一門,弔橋一座。十字街中心有一牌樓,該牌樓有四個出口,可通四門。城牆於文革時期被拆除,刻有「雙魚城磚」字樣的小青磚已被村民另作它用。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六.雙魚城磚

(註:圖片來自陽江新聞網)

北津城僅餘一段城牆,古炮台遺址及殘留的水道航標獨石塔。

圖七.北津獨石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