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能杜絕酒駕致命事故嗎?

科技能杜絕酒駕致命事故嗎?

SAE International 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

觸摸酒精檢測感測器可能會內置在車輛啟停鍵內,面向駕駛員一側。(DADSS)

雖然車企在新車上引入了各種主被動安全系統,但美國的機動車致死率仍然是居高不下。每年依然約有4萬人被機動車事故奪去生命,儘管其中6000人是行人,而且有些也不是因車禍喪生,但這個總數還是觸目驚心。

而在機動車致死事故中,28%(約10,000人)都是和酒駕有關。在美國,如果駕駛員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0.08克(80毫克),即判斷為酒駕。猶他州今年更是將血液酒精濃度(BAC)的標準下調到了0.05克/100毫升。在致使行人死亡的事故中,有13%的駕駛員和33%的行人是處於醉酒狀態。

儘管執法部門的打擊力度不斷,酒駕問題依然十分棘手。這也促使車企開始研發車載BAC檢測設備,希望能藉此準確地識別出醉酒司機,阻止其駕駛車輛。

基於呼吸的酒精感測器可以安裝在方向盤附近的轉向柱上,也可以安裝在司機的側門上.。(DADSS)

正在測試中的紅外線技術

目前,有一個研究機構正在探索基於呼氣和手指觸摸的兩類紅外線檢測技術。該科研項目是由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由16家整車企業組成的交通安全汽車聯盟(ACTS)資助,目前已開展了九年。參與研究的還有一些交通安全領域的非政府組織。項目全名為「駕駛員酒精安全檢測系統」,簡稱DADSS。

不同於需要被測者深呼氣的警用呼氣測定儀,DADSS的呼氣檢測系統只需接收駕駛員正常呼氣,然後感測器發出紅外線的波束會穿過主要為二氧化碳的呼出氣體,再由電子模塊分析回波。由於紅外線的波長會根據穿透氣體的濃度而變化,模塊便可以據此分析出樣本氣體的酒精濃度。

這和某些紅外線汽車空調製冷劑識別及泄露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有些相似。

DADSS的另外一種系統是觸摸檢測,該設備可能會被內置在發動機啟動鍵內。其工作原理是照亮指尖並發射紅外線,使其穿透皮膚進入指尖的毛細血管,然後和呼氣檢測一樣,紅外線波束反射回感測器。在特殊濾波器的幫助下,觸摸檢測系統可以探測到兩種可以反映酒精的波長。

兩種DADSS檢測技術都能快速呈現讀數。觸摸檢測系統可在一秒之內顯示多個讀數,而呼氣檢測系統因為需要等待駕駛員呼氣,所以相對慢一些,但是一旦呼氣採集成功,也能立刻呈現出讀數。

然而,儘管這兩種系統在技術上已經可行,但離真正應用還需進一步探索。設備的尺寸必須縮小到智能手機的大小,而且還不能犧牲反應速度。而且,不論環境條件如何,硬體都必須保持準確可靠。當然設備還必須保證與駕駛員的行為無縫銜接,也就是說,一旦檢測出駕駛員有酒駕的可能性,無論他採取任何常規的行動,設備都必須發出「發動機不會啟動」的信號。

同時,系統必須能有效避免攻擊策略。該項目的設備採用了六西格瑪(99.9997%)質量標準和美國國防部技術製造成熟度評價等級。

TruTouch技術公司使用工業接觸式酒精探測器和呼吸式酒精探測器的比較數據顯示,這兩種技術都達到了最先進的水平。(TruTouch)

呼氣模擬機

DADSS呼氣檢測系統的原型機測試採用了常用的實驗方法 ——使用人體呼氣模擬設備,通過結合二氧化碳、氮氣、氧氣和適量水氣,生成和人體一樣的呼氣,然後在進行酒精濃度檢測實驗時加入乙醇。

模擬設備的呼氣還可以還原空中的灰塵、溫度變化和不同的人體動作。

此外,研究人員也還在研究應當把感測器放在哪裡,可能的兩個選項是駕駛員一側的車門和轉向柱。同時,為了更有效地區分駕駛員和乘客的呼氣,研究人員也在探討安裝多個感測器的價值和必要性。

呼氣系統的感測器由兩家瑞典公司——Senseair和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奧托立夫共同研發而成。

觸摸檢測系統的研究方法和呼氣系統截然不同。鑒於每個人的皮膚厚度不同,研發人員採用了模擬人體組織的模擬校準設備。當然,真實的人體測試也在同步進行。檢測系統正在由美國TruTouch科技公司研發,該公司原本的產品是用於檢測員工是否在上班前飲過酒。TruTouch的數據表明,雖然設在公司門口的觸摸檢測系統的速度比車內的慢,但它的準確性還是和呼氣檢測一樣高。

觸摸設備應僅限駕駛員一人使用,因此,需要高級驗證技術來確保坐在駕駛座上的是真正的司機,比如,可以結合臉部識別感測器和坐姿駕駛員感測器。按照目前的配置,除非駕駛員是以坐姿按下啟動鍵,否則系統都不會發出有效的發動機啟動信號。

DADSS紅外線檢測系統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車輛配置。儘管系統將從今年開始上車進行實地測試,但是離量產還是尚有時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禁止發動機啟動的BAC基線為0.08,但父母可以為21歲以下的駕駛員設置更低的限值。

兩種檢測系統都可以迅速重設。不合規的司機可以找人代駕,或休息片刻後重測。

這個毒品測試儀可以識別唾液中的安非他明、阿片劑、可卡因、大麻、美沙酮和其他管制毒品。(Dragerwerk AG)

毒駕也需謹防

在道路安全部門和執法部門大力實施酒駕法規的同時,NHTSA也在打擊毒駕。關於酒駕的數據多如牛毛,但有關毒駕的負面影響的數據卻是寥寥無幾。人們通常引用的全美毒駕的數據其實是來源於個別州或簡單的問卷調查,這些州的警力都受過毒駕的稽查培訓。

根據NHTSA的數據顯示,大麻是最常用的毒品,2013年,周末夜間的毒駕比例已從2007年的16.3%上升到了20%。此外,由於大麻在很多州被合法化和執法標準的缺位,連唾液、汗液的測試都成了難題,根本無法獲得基本數據。當警察找到毒駕的證據後,按照美國法律可以進行視覺測試,比如要求駕駛員做行走測試,這種做法雖然有時候會得到法院的認可,但現在還是沒有一個關於「毒駕」的普遍認可的法律定義,也缺乏真正的執法行動。

不過,一些地區已經在使用毒品測定儀,比如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密歇根州更是從法律上禁止了毒駕。典型的測定儀可以在一兩分鐘之內檢測出最常用的幾類毒品。

作者:Paul Weissler

來源:SAE《汽車工程》雜誌

翻譯:SAE 中國辦公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AEInternational 的精彩文章:

TAG:SAEInternat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