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安防100強

智能安防100強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研發投入比重加大

從安防智能化相關技術研發到現在,智能化在安防行業內的發展已有十餘年。自2012年到2017年,我國安防行業總產值始終保持高增長態勢,2017年我國安防市場規模已超過6000億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7452億元。

在總產值呈高增長態勢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都實現了營收增長。2017年,海康威視依舊蟬聯營收榜第一位,營收增幅達到了31.19%之高,其市值也是獨佔鰲頭,突破了4千億元。6000億元的大蛋糕,僅前三名就瓜分了一半,產業集中程度較高,市場「馬太效應」顯現,小型企業生存空間被壓縮。

此外,研發投入的上升也成為諸多涉足安防企業的共同特徵。大華在2017年發布了「全智能、全計算、全感知、全生態」的人工智慧戰略,研發投入17.89億元,同比增長25.55%,占營收比重9.49%,研發人員逾6000人;而在宇視科技3000人的團隊中,研發人員也佔了近一半,並在杭州、深圳、西安、濟南設有研發機構。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不斷融合滲透下,加大研發投入將為安防企業開拓新的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傳統安防巨頭與AI創企直面相對,各有千秋

無論是從技術需求還是市場規模來看,安防領域都無可厚非地成為人工智慧實現完美落地的天然場景,加之安防是一個相對比較分散的個性化行業,這為許多新銳的科技公司入駐安防領域提供了較為舒適的土壤。AI創企們憑藉演算法上的先發優勢,或是從安防監控智能分析的軟體平台入手,或是從AI板卡/晶元的硬體平台切入,或是著眼於安防板卡領域。

然而,對於這些AI創企,安防領域也並非是一塊好啃的骨頭。大數據是進入人工智慧的門票,而大數據收集競爭異常激烈,如火如荼。此外,海量數據的有效性不高,數據密集形成孤島,也為AI創企躋身安防市場造成一定障礙。而傳統的安防企業在該領域深耕多年,其對於行業的透徹理解、成熟的市場渠道、豐富的資源,包括數據的積累等等都是新貴們一時無法企及的。現在,傳統企業在前沿技術與人工智慧上的研髮腳步也開始快速向前邁進。

目前,諸多涉足安防的企業在計算力和應用場景上的打法不同,在安防行業向人工智慧技術不斷靠攏的情況下,短期內的核心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演算法與數據上。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演算法優勢的壁壘將逐漸被打破,最終趨於同質化。長期而言,應用場景和數據很有可能成為一決高下的主戰場。

對於AI創企來講,需要在佔據技術優勢的時候快速撲向市場、佔領份額,在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進一步關注產品落地、工程交付,否則將很容易失去市場競爭力。對於傳統安防企業而言,需要快速擁抱前沿技術,並憑藉自身對安防行業的深度理解,進一步推出垂直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未來,到底是誰的天下,還無法斷言,對於雙方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拉鋸戰。

打通產業鏈,構建安防生態體系大格局

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安防產業也是如此。在人工智慧時代下,終端應用軟體的個性化需求愈加凸顯,廠商幾乎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ITC生態在安防行業已然開始落地生根,大量知名的感知設備、演算法、解決方案供應商在同一平台上的聚合,各安防企業無法做到一枝獨秀。

傳統巨頭從渠道出發充分發揮規模優勢,與越來越多的新興進階安防企業進行融合。海康威視全面開放AICloud架構,打造面向產品和服務的兩類生態圈,讓更多演算法在統一平台中為用戶效力,讓更多的團隊便捷地開發出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大華股份則圍繞「全智能、全計算、全感知、全生態」全面發力,整合各行業業務需求,提供更具競爭力的智能化產品及方案,為以視頻為核心的整個智慧物聯生態圈賦能。

一個產業要想做到創新創造和可持續發展,健康的產業生態是必要條件。坐而論道應與身體力行並重,如今的安防企業需要的不再是供應商,而是能夠深度合作,改變行業格局的共同體。將更多的產業鏈相互融合,進行多維度數據碰撞,最後實現跨界融合,形成一個大格局的智聯生態系統,相信未來智能安防將為社會創造出指數級價值。

AI晶元領域暗流涌動,春天仍然遙遠

AI產業化,晶元先行。晶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安防系統的整體功能、技術指標、穩定性、能耗、成本等。可以說,對AI晶元的把控將為安防企業在安防監控市場中贏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過去,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一直是外國晶元,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在技術的誘逼下不得不接受來自英特爾、英偉達等的高價位晶元。如今,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國產晶元搶佔了大量市場,國產晶元廠商逐漸成為安防產品的主流晶元供應商。而華為則依靠自主研發晶元的強大底氣,使其安防產品線逐漸從後台走向前端。其它安防企業巨頭不願在晶元上受制於人,於是也開始對AI晶元表示出了強烈的興趣。巨頭海康威視便向國家發改委申請了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晶元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並默默地「孵化」和「扶持」著富瀚微電子。

晶元核心技術領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安防企業向AI晶元的低調進軍更是加速了這場革命的到來。然而,AI晶元如何在性能上與安防終端的智能化需求進行完美匹配,不斷趨於成熟和穩定,最終實現規模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結語

在人工智慧時代下,安防領域迎來了大好的發展前景,未來安防系統的性價比將不斷提高,市場應用空間將不斷增長。但挑戰與機遇並存,從技術手段的不斷革新到產品形態的成熟落地,仍是AI安防面臨的難題,需細分深耕,逐步攻克。

無論智能安防領域如何競爭,如何發展,始終都應落到安防這塊實地。

(文/九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周刊 的精彩文章:

江蘇銀行斬獲中國互聯網20年雙料大獎
2018數字營銷案例發展研究報告

TAG:互聯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