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岸平衡手:美國的霸權之路

離岸平衡手:美國的霸權之路

很多讀者都對美國的「離岸平衡手」戰略耳熟能詳。但也很容易將該戰略誤解為簡單地「聯弱抗強」。在上一篇文章《美國的強國之路》中,我們概述了美國在十九世紀中是如何成長起來的。那麼,今天我們就繼續這個話題,探討美國霸權的核心戰略——「離岸平衡手「」戰略。

與普遍認為的不同,實際上美國從剛建國不久便著手實施「離岸平衡手」戰略。1796年,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著名的「告別演說」中警示後人不要捲入歐洲的紛爭中去。此後,在整個拿破崙戰爭期間,面對昔日盟友法國與英國的對抗,美國除了1812年發動了一場不得人心的失敗的英美戰爭之外,基本上也是置身事外。這種置身於歐洲紛爭之外的思想的最重要體現就是發表於1823年12月著名的《門羅宣言》。在門羅宣言中,美國提出反對歐洲大國在西半球擴大其帝國,也反對歐洲大國與西半球的獨立國家結盟。該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國的支持,這也為「門羅主義」的成功實施提供了保障。

表面上看,《門羅宣言》只是提到美國與歐洲大國互不干涉,使美國可以自由安心的在西半球擴張並建立地區霸權。這種看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僅僅將《門羅宣言》看做是美國撇清與歐洲關係這麼簡單的話就未免太過表面了。正如上文所說,門羅主義的提出是符合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的利益的。而英國的政策實際上也是一種擴大化的「門羅主義」。英國通過在歐洲維持均勢,使歐洲大陸不會出現主導性強國,從而束縛住歐洲大陸強國的手腳。這樣一來,英國便可以放開手腳在世界其他地區——從非洲到印度再到遠東——建立自己的殖民體系。至於英國的大陸均勢戰略。我們以後還會專門討論,這裡不再贅述。從英國的角度來說,如果歐洲大陸國家將手伸到西半球,不論是建立殖民地還是與西半球獨立國家結盟,都會威脅到英國殖民體系的安全,使英國陷入腹背受敵的可能之中。與此同時,英國掌握著大西洋的制海權,但是英國陸軍卻乏善可陳。雖然1812年英美戰爭中,英國曾一度火燒白宮。但是隨著美國的擴張和人口的增加。在接下來的整個十九世紀中,英國的陸軍實力已經越來越無法撼動美國了。從這個角度我們發現:《門羅宣言》的精髓實際上是將阻止歐洲大國侵略西半球的責任轉嫁到英國頭上,而英國陸軍的短板又無法威脅到美國自身。美國便可以超然於歐洲紛爭之外,實現自身的發展。這就是「離岸平衡手」在《門羅宣言》中的體現。

華盛頓總統發表告別演說

實際上,該戰略一直維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雖然,在此過程中,歐洲大陸的地緣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普魯士在俾斯麥的領導下通過三場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國的統一,徹底改變了自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以來的歐洲地緣格局,歐洲大陸上再次出現一個可能的主導性大國。而與此同時,美國也早就不是那個連首都都守不住的弱國小邦。不過,這一時期美國依舊沒有干預歐洲事務,依舊通過英法俄三國協約來抗衡德國。直到1917年俄國退出戰爭,一戰的天平向德國傾斜、英法處於失敗邊緣時,美國才決定出兵加入到歐洲戰場。到了1918年,已經有200萬美軍士兵來到歐洲。

我們在分析這段時間的大國競爭時容易忽視一個問題:從十九世紀後期開始,鐵路在歐洲和美洲迅速發展起來。到一戰爆發之前,鐵路情況被認為是衡量協約國和同盟國戰爭能力的重要參考指標。鐵路的發展極大的縮短了陸地的物理空間,使陸上運輸效率飆升。在這一時期,陸權大國的相對實力和戰爭潛力逐漸超越傳統海權大國。英國的相對低位逐漸下降,德國、沙俄以及後來的蘇聯的相對地位不斷提高。鐵路對歐亞大陸陸地資源的整合能力,也使得大國博弈的視角從以前的以歐洲為中心擴大為歐亞大陸整體視角。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長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提出了「心臟地帶理論」。而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斯皮克曼教授在麥金德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邊緣地帶」戰略。斯皮克曼指出,不同於歐洲國家,美國是一個獨立於歐亞大陸之外的海陸雙元帝國,傳統的海權或陸權的單元帝國都無法與美國長期對抗,只有歐亞大陸上出現另一個海陸雙元帝國才能真正威脅到美國。因此,美國的戰略就是要阻止這樣的雙元對手出現。

斯皮克曼的世界觀,將東半球劃分為三大部分

斯皮克曼的理論很好的解釋了美國在二戰前後的行為。在歐洲大陸上,德國再次崛起為一個可能的主導性大國,日本也在亞洲橫衝直撞。蘇聯巧妙地通過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及在諾門坎痛擊日本,將德國和日本的矛頭推向遠方。蘇聯自身處於非常有利的超然地位,既可以待價而沽,也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原本,美國希望在歐洲繼續由英國和法國對抗德國、在亞洲同樣由英法牽制日本,此外還有一個隨時可能出手的蘇聯。但沒有想到法國那麼快就戰敗了,英國也是孤木難支。日本在亞太更是快速擴張。如此一來,德國很可能擊敗英國成為一個海陸雙元帝國,日本在亞洲大陸站穩腳跟後也同樣如此,斯皮克曼的警示大有一語成讖的可能。美國終於出手,通過租借法案和派遣志願部隊支援英國作戰,在亞洲對日本實施制裁和石油禁運。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再次使歐洲戰爭格局發生巨變,蘇聯再次陷入被動,美國作為最後一個沒有參戰的大國重新掌握主動權,能夠更好地選擇行動的時機,這也給了羅斯福足夠的時間說服國內擺脫孤立主義的束縛。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真的是不早不晚正好戳中美國參戰的時間點。

二戰結束後,原本美國計劃迅速將軍隊調回國內,只保留少量部隊維持對德國的佔領。但是蘇聯的崛起和英國法國的虛弱,使得蘇聯可能成為新的歐亞主導性大國,而歐亞大陸上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可被利用對抗蘇聯了。面對此情此景,美國只得走上前台,歷史上第一次在和平時期在歐洲維持大量駐軍,歐洲國家由於自身的虛弱,也樂見美國的保護。冷戰後,美國著名地緣戰略大師布熱津斯基在著作《大棋局》中再次提到,美國的歐亞大陸戰略仍舊是阻止出現反美的大國聯盟。

《大棋局》中的插圖,使美國的冷戰戰略一目了然

通過我們的梳理,可以看到,「離岸平衡手」戰略自十九世紀初開始至今,始終是美國的核心外交戰略,並會根據歐亞地緣格局的變化而不斷調整。這個戰略的核心並不是簡單地「聯弱抗強」,而是首先依靠轉嫁矛盾,利用他國實施制衡,在制衡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再出手,從而使美國始終掌握最大的主動權。

歡迎大家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緣分析君 的精彩文章:

德國的戰爭之路:從凡爾賽到希特勒

TAG:地緣分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