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地名溯源
響水地名溯源
王志遷
GIF
即刻點擊原文,發現響水的美好
響水縣建制於1966年,是江蘇省最年輕的縣份之一。其地在元明時期是山陽(今淮安區)、安東(今漣水)、海州(今灌雲縣)三縣沿海區域。民國初期,為漣水、灌雲、阜寧三縣管轄的沿海區域。1942年後,為濱海縣北境。1966年3月9日,經國務院161次會議通過,將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劃建響水縣,於4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響水縣以其縣治駐地響水口(今響水鎮)而得名。響水口在清乾隆年間叫吳集,嘉慶年間叫響水口,因村依灌河,河床陡深,潮漲潮落,支流跌水訇鳴,數里之內,皆聞水響,遂以「響水口」而名。
「響水」的確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名字。河流居然能發出巨響,這樣的河流在江蘇有嗎?有!這條河流就是蜿蜒流經響水、灌南、灌雲數縣的灌河。
灌河,又名潮河,是江蘇省沿海惟一一條沒有建閘的天然入海潮汐型河流。在1128~1855年的700多年間,因黃河奪淮後,沂、沭、泗諸河猛水東灌,其下游水系的武障、柴米、六塘諸河匯流東奔沖刷而成。該河全長74.5千米,流域面積6803平方千米,流經連雲港、淮安、鹽城三市,直瀉黃海,西入京杭大運河。灌河河寬水深,四季無凍,其河床口寬上游400米~700米,尾閭1500米~2500米,常年水深上游7米~8米,下尾10米~13米。由於通海,河水隨著海潮而消長。最高潮位3.84米,平均潮位1.94米,潮差3.08米。每逢大汛之期,風助潮長,最大潮差近5米。只見水天相連之處,潮水鋪天蓋地而來,聲震數里,似千軍吶喊,如萬馬奔騰。有詩曰:「開山山外起濤頭,百丈紛飛涌急流。作勢每憑風雨藉,橫空一色水雲浮。」其壯觀無異於錢塘江大潮。灌河的別稱「潮河」,也許更確切地揭示了灌河的潮汐特徵,同時也更形象地反映了「響水」地名的真正內涵。
灌河的神奇有兩個方面,一是與這條河流的潮汐現象有關的「虎頭潮」。根據《響水縣誌》的記載,虎頭潮現象在灌河每十年左右發生一次。1984年6月4日上午8時20分左右,靠近響水城附近的灌河河面上,曾突然出現罕見的「虎頭潮」。「浪」高丈余,好似山牆塌下來一樣,河水被「浪」衝擊分開,「浪」所到之處,船翻人落水,當時就有14條船翻沉。虎頭潮起始於燕尾港附近的灌河口,隨著浪頭向西推進,河面漸窄,潮頭也逐漸抬高,到雙港時已達2米,到響水鎮附近時達5米,再向西推進,則迅速減弱,直到消失。
灌河的另一個神奇之處,是這條河上的鯨群現象。由於灌河上沒有設閘,從而使得海洋魚類進入灌河洄遊成為可能。在每年的夏秋之際,灌河都會出現偽虎鯨成群由海口隨漲潮進入灌河的壯觀景象,當地人將之稱為「大魚拜龍王」。每次魚群約有1.5千米長,偽虎鯨最大的有十幾米長,小的也有一二米長。魚群經響水口向西約6千米(此處河北岸原有龍王廟一座)時轉回,隨退潮原路返回大海。
近年灌河上曾出現一年數次鯨群過境的現象,2001年5月23日,鯨群一天兩次過境。2002年4月15日,20多條鯨群游過灌河,又轉彎向南遊進通榆大運河響水段。7月15日上午7時許,由200多條鯨組成的鯨群隨灌河漲潮順流而上,一直游至陳家港海安集地段。上午10時30分,鯨群開始結伴由西向東遊回大海,在岸邊朝河面上望去,鯨群長達500多米。一條幾米長的鯨在前面開道,不時躍出水面,一條大的長達20多米,游在後面,不時翹頭噴水,水柱高達丈余,似噴泉飛濺。更有數十條大鯨並列成隊,一撥又一撥游過,黑色的脊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拍打浪花的聲音響成一片。鯨群過處,浪濤拍岸,河面上小船早已靠岸,其他大魚、小魚紛紛跳出水面,向兩旁避開。
由此看來,響水的水響,還不僅僅是灌河上潮汐的巨響,還有鯨群經過時發出的水的巨響。在蘇北沿海,射陽河沒有建閘之前也曾有這樣的鯨群過境的壯觀場面,《射陽縣誌》里記載了這一方面的情況。但是20世紀50年代射陽河建閘後,水文生態環境發生了改變,這種鯨群過境的奇觀便只在灌河上存在了。
自由奔流的灌河,不僅賦予響水一個響亮的縣名,還給了響水發展的希望。灌河河寬水深,四季無凍,終年可以通航,是十分難得的「黃金水道」。1911年,水利學家胡雨人就曾盛讚灌河超過上海的黃浦江、天津的大沽河,應建成大的商埠。1916年,民國政府派全國水利局副總裁潘復等一行考察灌河,在其測圖中記載道:「灌河口為南北洋之中心點,占天然優勢,卑為國人所公認矣,實為天然之佳港,鐵路一通,乃成極大之商埠,極佳之口岸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交通部、能源部、華東電力設計院、河海大學等一批批專家學者紛紛前來考察,他們都為灌河寬闊的河面、理想的水源、優良的岸線、遼闊的腹地而驚喜不已。河海大學教授張書農認為,「灌河是一條穩定的潮汐河流,比英國的泰晤士河好多了,可以與德國的萊茵河媲美」。華東師大海岸研究所所長陳吉余稱灌河是「蘇北的黃浦江」。
?
灌河口呈喇叭型,遼闊的河面融入茫茫大海,屬響水縣境的陳家港扼灌河咽喉,為海上門戶,在連雲港、南通港之間,正處於蘇北的腹地,北距連雲港29千米,是淮海經濟區最短的出海口岸。歷史上,這裡就是對外通商口岸,在東南亞和歐美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別是清代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京杭大運河水路因戰亂被切斷,青島、上海和其他省市往來於蘇北的富商都自灌河口進出,大批貨物都經陳家港中轉。
清末民初,這裡鹽業興旺,上海、浙江、安徽、山東、四川等十幾個省的客商頻繁來往於此,英、美、日、俄諸國的商船也紛至沓來。近幾年來,灌河沿岸的港口建設步伐加快,灌河的開發及陳家港的建設為響水經濟乃至江淮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圖文編輯 |於和風
圖片來源 |網路
TAG:史志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