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里的故事:三年的孝順之道

論語里的故事:三年的孝順之道

GIF

論語里的故事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在孔子的時代,三年是兒女是否孝順父母的一個奇特的時間標誌。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意思是,看一個人是否孝順,父母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的行為能夠做到三年不改變父親的行事之道就可以稱的上孝了。小朋友們,為什麼是三年呢?而不是一年或者兩年,甚至是五年呢?孔子的學生宰我就提出過這個疑問。

古時候,父母去世後,兒子要守喪三年,期間不能有任何物質享受和娛樂活動,包括不能大魚大肉,不能穿好看的,不能聽音樂,不能玩遊戲等。宰我覺得三年的時間太長,就跑去問孔子:守三年的喪,時間未免太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儀,禮儀就會荒廢;三年不奏音樂,音樂就會崩壞。舊的穀子已經吃完,已經開始吃新的穀子,取火的木頭也實現了一年一個輪迴。居喪一年也就可以了。

小朋友們,如果是你們,你們會不會覺得三年的時間太長了?我們先來看看孔子是怎麼回答古怪刁鑽的宰我的吧。孔子反問宰我,居喪期間,你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你能做到心安理得么?宰我回答說,可以啊。孔子嘆了一口氣,說,如果你能做到心安理得,你就這樣做吧。君子之所以要居喪三年,是因為孩子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再到蹣跚學步,最後脫離父母的懷抱正好需要三年時間。為父母居喪的三年期間,孝順的君子吃什麼都不香,聽到天籟之音也不感覺到快樂,睡溫軟的床也不感覺到舒服,所思所想都是父母對自己的深沉的愛。孩子三年方脫於父母的懷抱與君子為父母居喪的時間都是三年。因此,孝順的君子為父母居喪的期間是三年,被當時定為禮制,為大家所共同遵守。

小朋友們一定覺得父母的懷抱特別舒服、特別溫暖。睡覺時,吃飯時、洗澡時、走路時都不想離開父母的懷抱,只要父母下班回來了,就要往父母的懷裡撲。父母給了小朋友們最溫暖、最舒服的懷抱,也希望你們在父母年老時,為父母提供最溫暖、最舒適的懷抱。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下周再見。

GIF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知乎神回復!
磨難越多福報越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