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出路
但願人長久
菲靡靡之音
王菲
00:00/04:22
中國文化是好的,不好的是它阿媚於中國的政治。可以武斷一點說,阿媚於政治的文化多數是不好的。因為它喪失了文化的獨立性。中國在儒家成為正統之前,很多時候是文化在指導政治;在儒家成為正統之後,多數情況是文化在迎合政治。這種迎合往往造成扭曲,使文化出現畸形乃至變異。而這種變異引起的後果,是中國的文化陷入了危機。
中國近代出現的民族危機,不單是政治的危機,也是文化的危機。一種與政治結合緊密的有缺陷的文化,猶如癌症腫塊,會逐步擴散到整個社會。當它爆發的時候,會無可救藥的危及到整個民族。其實這種端倪並不是在近代才出現,只是它在近代已然發展的無可救藥。究其病因,源於儒家文化與政治太過緊密的結合。
中國諸子百家的文化中,儒家的文化是阿媚於政治的。文化與政治結合本是普遍現象,但是文化太阿媚於政治就不再普通了。因為這種阿媚,危害了政治,也危害了文化本身。儒家作為中國幾千年來的正統文化,其阿媚於政治是有淵源的。被儒教奉為聖人的孔子思想的形成,與其宗族世系的職業和周朝的禮制是分不開的。但禮制在周朝的文化中只是一部分,孔子的演化雖然發展成為禮治的思想,但這禮治無疑是需要依附於政治,更明確的說是需要依附於統治階級的。所以孔子的思想中有輕民和媚貴的成分。孔子本人也極力想在政治統治中謀個一官半職。只是他本人的思想不太適合列國紛爭時代統治階級的口味而終生仕途不暢。儒家文化的弊病是它始終要依附於一個政權,並通過這個政權來推行自己的主張。而為了使它的主張可以一直推行下去,它要去不斷地扭曲自己的文化來迎合這個政權並美化這個政權,使這個政權在它的思想的推行下可以長久存續。只是這種願望總是事與願違,反而這種弊病被一代代的儒者繼承並發揚。因此中國的文化在儒家為正統的數千年里,始終沒有大的發展。即使宋明的理學也不過是種脫離實際的思辨。
我和孔孟乃至歷代的儒者沒有世仇,也不想去抨擊中國幾千年來的正統文化,只是要研究中國文化,要找到中國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儒家文化是任何人都繞不開的。文化的出現,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集體智慧的凝聚。在文化出現的時候,原始人類並沒有政治。而文化與政治也並沒有必然的依附關係。就儒家文化而言,它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禮制的基礎上,從禮制而延伸出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這種思想體系中的入世思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以家庭為單位推及社會的思想,對於規範社會是不錯的。但,這種思想拋棄自身獨立性的依附於政治,就不自覺的成為政治統治的工具。儒教取代宗教成為社會信仰後,政治也成為一種社會信仰。這使社會成為到處瀰漫著政治空氣的社會,而嚴重的影響了個人思想的發展。即使最有建樹的思想家,也要依附儒教這面大旗。儒家對於道德的過分推崇和迷信,使廣大民眾的思維始終局限於狹隘的範疇里,有突破這種桎梏的人反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異類而受到整個社會的譴責,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國人思維的保守與自封。
可能有人要反駁我,說文化本來就是為政治服務的。我不否認部分文化是為政治服務的,但是就整個文化範疇而言政治文化(包裹政治在內)也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多數的文化並不一定服務於政治。片面放大局域文化的功用,無疑是不明智的。儒家文化與政治結合如果能替代所有的文化且完美而沒有弊病,中國也許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完美最強大的國家。可惜,事實證明不是。文化與政治是在矛盾與統一中向前發展的。中國利用儒家治理天下最終導致政治上的失敗,是因為儒家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儒家阿媚於政治。政治使儒家擺脫諸子,超越黃老而成為先秦文化之後的正統;也使它與政治走得太近成為政治文化,喪失了自我更新和優化的能力,失去了文化對政治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周作人認為中國文化不好的是教育,其實科舉也是為了迎合政治。所以儒家文化最終將自己桎梏是它被政治綁架了。它不能引導腐朽的政治向著先進轉化,就會被腐朽的政治綁架最終成為腐朽政權的陪葬。二是它缺乏務實的精神。說到務實,中國的農家倒是務實而且具有民主精神的文化。當然法家和兵家也很務實。諸子百家中有些理想化的是墨家和儒家,過於理想化的是道家、名家和陰陽家。這些我在其他文章里有談,這裡不再詳述。儒家的不務實使它喪失了科學的精神而陷入空談,也導致了中國社會成為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單一化發展的社會。因為鴻儒們唯我獨尊思想的作祟,讀的書也始終沒脫出四書五經的範疇。這樣的惡果,使中國陷入周而復始的儒學辯證中,使中國社會在諸多方面逐漸落後於西方社會。
談到西方社會,就不得不談哲學。哲學不等同於文化,也不能代替文化。而且多數哲學只是以一種理論或思辨的方式存在,並未深刻影響到社會的實質。但作為哲學和文化源頭的中西方早期思想,卻對東西方社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實就西方哲學源頭的希臘哲學而言,其哲學思想與中國的早期思想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可是亞里士多德本人不僅是繼承和發揚柏拉圖思想的哲學家,還是偉大的科學家和教育家,而且受他影響的人是從改良政治而非阿媚政治為出發點改造並發展社會的,所以西方哲學與科學能夠相輔相成的發展。而儒家的亞聖孟軻只是繼承和發揚孔丘儒家學說的思想家。他本人鄙視農家講求實際的思想,也不屑於諸子百家中其餘學派的特長。因為缺乏科學家的實踐精神和邏輯思維,所以帶著有些狹隘的雄辯和對儒學近乎癲狂的迷信而將儒家學說引入到帶著些玄虛和僵化的道路上。這種狹隘的觀念與政治結合,造成歷代用儒學治世的統治者重視儒家經典理論,忽視其他學派經典文化的狹隘化發展模式,使它不能吸納儒家之外的其他優秀文化,也不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使中國社會在經濟、科學、軍事以及社會生產力上逐漸與西方國家有了差距。所以,中國文化體系的桎梏在於儒家學說閉門造車式的發展,全沒有海納百川的包容與吸納。
不過,拋開中國政治和儒家官學體系的範疇,其他領域的中國文化比之西方的文化是獨特而先進的。在哲學、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繪畫、音樂、建築、園林、雕塑、器玩、醫藥、飲食、服飾等方面,中國的很多成就是獨立於西方而且成就卓越的。《易》的變數及道家的辯證、農家的民主、墨家的兼愛、法家的刑法、兵家的攻伐、名家的雄辯、陰陽家的玄異等等都不遜於西方早期哲學;詩歌方面雖然追求精鍊與意境而沒有出現大型的史詩,卻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韻律與美感;散文方面由於文言文的限制,沒有直抒胸臆的直白卻形成自身言簡意豐的特色,隨著近代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體的推廣則形成了漢語文化的新氣象;戲劇方面,中國的戲劇大師寫出了很多可與莎士比亞式的戲劇相媲美的簡短而精鍊的作品,且被不同地域演繹為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其中作為國粹的京劇我想就其藝術魅力而言是不輸於西方任何一部歌劇的;小說方面,古代被文人視為末流,在元朝以前沒有多大的發展,在元代受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元末明初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大系,像作為明宇內四大奇書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以及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野叟曝言》、《鏡花緣》、《官場現形記》等等,都是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不朽名著;繪畫方面,中國的繪畫是與詩歌的意境完美融合而偏重寫意的,這種渾然天成的美是深通中國文化的人才能領略的。比之西方繪畫隨照相術的發展而被迫革新使繪畫由寫實向寫意轉變,是有著獨到的創見和特有的藝術美感的;音樂方面,中國的宮商角徽羽形成的縹緲而悠遠的古樂律,有著區別於西方的獨有的美感,也蘊含著豐富的文人精神;建築方面,與其他文明古國相比少了些石砌的宏偉的建築,是由於受《易》影響多用土木結構且多遭戰火摧殘的結果,但就建築模式而言中式建築和園林是中國人崇尚自然並和諧自然的生活理念的鮮明體現;對於雕塑,巴蜀文化中的青銅雕塑、秦漢文化中的陶俑、明清文化中的各類傢具已然鮮明的反映這一特色,而各種精緻的器玩上的雕飾紋樣就更是處處體現著獨有的東方意蘊;中醫的食療、針灸、推拿、湯藥以及中醫五行的理論和採集天然的中草藥亦是區別於西方的文化精髓;飲食上則注重色香味俱全和膳食搭配,一部滿漢全席便足以詮釋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服飾方面,漢服多受莊子的影響而追求寬大飄逸,少數名族服飾則因各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中華文化的深邃非長篇累牘難以盡述,因篇幅所限此處不再詳述。我一直認為中國比之西方欠缺的是科學知識和務實的精神,就整個文化體系而言,中國的文化不遜於任何國家的文化。
近代以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周作人等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提倡白話文的同時將西方的先進文化引入中國社會;辜鴻銘、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劉師培、呂思勉等大師繼承並發揚了傳統文化,使中華文化逐漸形成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國學。但,國學只是中國連接古文化與新文化的紐帶,並不曾給傳統文化帶來新的活力。而新文化運動雖然對舊的文化體系進行了革新,卻沒有真正為中國文化全面的發展找到出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為近百年的否定,反而出現了斷層。此時,西方哲學由於過度的強調個人主義和自由化而逐步喪失了社會團結力,西方多元的文化因為受近代哲學的影響而出現頹廢和迷惘,乃至產生價值觀模糊、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尼采鼓吹「上帝死了」使分離於神學的哲學難以成為西方人精神的歸屬而使人們迷失了人之為人的意義。所以,科技的先進,並不代表文化的先進;物慾的滿足,並不代表精神的滿足。因此,中國的大眾在懷著盲目的自卑心理否定本國文化時,應該深思被強行貼上優劣標識的東西方文化的實質。
羅素評價馬克思,說他比任何人的作為都更大,他開創了一個強大的運動,並由此而改變了歐洲(其實是全人類)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使西方哲學擺脫理論上的雄辯而具體指導社會實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哲學。其之前的哲學始終沒有擺脫神學的影響,其後的哲學也總在受個人主義的影響。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從柯爾施、盧卡奇、馬爾庫塞、海洛?龐蒂乃至演化為薩特的「存在主義」,其實對於社會是沒有多少益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先進的社會哲學,只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如果陷入哲學式的空談只會使人們陷入迷茫。它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是漫長而充滿艱辛的,在不斷的實踐與否定之否定中產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適合中國現行國情的理論體系。但是,作為舶來的社會理論,它與中國文化的銜接是有文化差異的。
其實,與中國有文化差異而最終成為中國文化一部分並深遠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在漢代傳入並發展生根的釋教(即佛教)是很好的典範。其中的禪宗雖然由達摩祖師創立,卻最終與中國文化結合發展壯大而形成佛教的迴流。這種文化差異,在不斷地發展中與中國數千年的文化積澱產生共鳴,而最終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改良與優化,是適合現在的中國社會發展的。對於中國文化未來的發展,如何更好的繼承傳統並借鑒其他優秀民族的文化,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形成健全的核心價值體系,避免文化的片面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文化,才是中國未來文化發展的方向。只有形成這樣的文化才能使整個社會的民眾凝聚在健康而文明的社會體系中,在擁有社會團結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時,形成個人獨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意識,使民眾在優秀的文化中享受理性的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中國的傳統思想是一切為人民的思想,後期逐漸被統治階級利用而形成一切為君主的思想。類似的事情在西方社會也曾出現,這是人類的公義與私慾不斷鬥爭的結果。民主與獨裁,因著不同利於集團的發展與壯大而上演著不同的歷史劇。這與「道德」無關,與民生有關。《孟子?盡心上》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旨在造就「君子」並形成「禮治」的社會,以「大同」世界為終極理想。道家講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和諧於人、和諧於社會、和諧於自然的思想符合現在全球發展的大趨勢。釋家雖然是舶來教,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觀念及與中國歷史千絲萬縷的聯繫形成了符合中國人需求的出世的願念。這三種文化各有利弊,曾共同構成中國人基本的精神架構。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繼承儒、道、釋以及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借鑒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和精華,在繼承與借鑒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文化。
大文化形成的基礎,是文化人才的繼往開來和文化作品的推陳出新,同時需要全體民眾的思索力。如何培養出繼承國學、糅合西學,有開拓創新能力的文化人才,如何創作出具有人文關懷並深刻反映社會、開啟民智的優秀的文化作品,如何形成不局限於某種政治體系或哲學體系內的科學而理性的思索力,是中國文化未來的出路。文化的繁榮與大發展,並不一定是官方文化的促成,卻多數是社會主流文化的推動。文化的創造者,應該懷有社會責任心和為人的良心與品德,發現美、塑造美、表達美,在繼承和發揚本民族文化,借鑒和運用其他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不急功近利、不盲從市場、不低俗媚俗、不附庸政治,使具有五千年傳承的中國文化能夠海納百川、繼往開來,使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完善、與時俱進,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需求的同時,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TAG:蕭南de文字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