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鄉往事——《那些永不再見的記憶碎片之一》失去的手工藝者

故鄉往事——《那些永不再見的記憶碎片之一》失去的手工藝者

共你痴痴愛在

共你痴痴愛在

容祖兒

00:00/

一、失去的手工藝者

木匠、瓦匠、篾匠、鐵匠,縫紉。各種行當的手工藝者是農村的衣食住行,最有技術含量和最受老百姓的尊敬的行當,自古農民一生勤勤懇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民自己的房屋,田地、以及屬於自己的農具、樹木,家畜等,都及其看重,不容任何人侵犯,往往農村的矛盾都因此而起,左右鄰裡間「染習碼」的導火線,無非就是各種田界、屋線、產權、物權之爭,

農民一般極具小農意識,這些社會心理是普遍的,有利有弊,農民的勤勞辛苦,祖祖輩輩都與生俱來與土地聯繫在一起,直至近三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加入城市手工業中,以一把玻璃刀,一台切割機,幾把螺絲刀,開創出新的局面和事業,在農民工進城大潮中,他們離開土地,或主動或被動踏入城市洪流中。每年也只有過年期間村民才回家。少了那些雞毛蒜皮「染習碼」的爭執,左鄰右舍難得的和睦客氣。

「以末居之,以本守之」農民在賺到足夠多的錢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買房建房,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買房建房都是首要的,根深蒂固的。看著如今農村一排排的樓房大廈,作為第一代出去玻鋁人,他們首要的就是回家蓋房,(如果你說買車也是,那就錯了,他們不會想到去買車,買車的是第二代,因為父輩都已經為他建好房子了)如今的建房方便很多,聯繫好瓦匠師傅,一套房子就可以全部承包給師傅了,紅沙水泥,人工裝潢,都非常方便,市場上能買到任何適合的東西。

如果回到過去,農村建房,是一個家庭籌備許久的工程,農村最尊敬佩服的就是有手藝的師傅,建房子最重要的就是瓦匠師傅和木匠師傅,在老人的心中,房屋方位格局與家庭人口風水運數息息相關,所以瓦匠師傅都是懂得風水地理的老師傅,千萬得罪不得。房屋建設奠基的日子選擇直到上樑封頂,落成玉冊,每個日子都會選擇好的黃道吉日,東家都會拿出平日里積攢的肉票糧票,到鎮上買的雞鴨魚肉,煙酒茶糖。好酒好菜安置師傅們吃飯休息。房屋建成後,傢具都需要請木匠師傅到家裡來,打造傢具桌椅床凳等,以前不像現在有家居城,因此這些傢具門窗都需要木匠師傅的一雙巧手,精心打造。跟中國所有手藝、武術戲班等一樣,瓦匠木匠的手藝也不輕易外傳,遵守著師徒傳承的方式,入門拜師、勤懇學習,從學徒到師傅,個中苦與累,比我們如今學鋁合金不鏽鋼當學徒要辛苦的多。

有了房子,就有了家,要守家守業則需要勞作耕種,農具與生活用具,則主要靠木匠、鐵匠篾匠、縫紉編織等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農用工具,菜籃子、筲箕(saoji)、籮牆、淵子、嘎子、水桶、扁擔、簸箕(boji)、沖擔、鐮刀、鏟子、鐵鍬、楊軒、耙子、槽子、犁罐頭、布鞋、棉衣、蓑衣斗笠、木屐等等。這些製作工藝和編織工藝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每家每戶的人都會製作和加工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具和農具。農民與大自然緊密聯繫,與生俱來的聰明的頭腦,善於利用各種簡單的工作打造出適合的用具,為己所用,這是自然的饋贈,也是農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表現。

到如今,當農村只剩下老人時,年輕人不再耕種,隨著農業機械的進步,生活物資的便利,這些農具傢具都不再需要親自製作和使用,漸漸堆積在廢舊的角落裡,被灰塵覆蓋著,掩蓋住了曾經的繁忙和光鮮,也帶去了我們心中的鄉土味道和童年往事。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龔網一家親 的精彩文章:

TAG:龔網一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