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7年,日軍一個師團3萬人,國軍一個師1.3萬人,都是學德國為何差距這麼大?

1937年,日軍一個師團3萬人,國軍一個師1.3萬人,都是學德國為何差距這麼大?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雖然都失敗了,但它的戰績確實非常耀眼。作為一個陸軍強國,德國先進的陸軍體系影響了很多國家,其中就包括了中國和日本。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後來的國軍、日本的陸軍,全都是參照舊德國陸軍的體系和架構。

雖說都是向德國學的陸軍編製,但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的編製卻存在不少區別。1937年,也就是抗日戰爭爆發那年,日軍一個師團有3萬人,而國軍對應的一個師才1.3萬人,為何兵力會差這麼多呢?

在舊德國陸軍,一個師的兵力為1.7萬人,也就是說日軍增加了師級單位的兵力,而國軍縮小了師級單位的兵力。民國政府剛成立那會兒,軍閥橫行,軍隊編製全由軍閥決定,無法達成全國性的統一。有些強大的軍閥,一個師可能有1、2萬人,而弱小的軍閥一個師才幾千人,為了照顧到所有軍閥,最終國軍將一個標準師的兵力定在了1.3萬人。

日軍原本是學舊德國的編製,但一戰結束後做了點改動。在一戰中,美國一個師達2.8萬人,除了負責戰鬥的主力步兵,還配備了工兵、炮兵、偵察兵、輜重後勤等部隊,美國的師級單位非常全面,戰鬥力很強。日軍對美國這種師級單位的架構很感興趣,因此在保留部分舊德國陸軍架構的基礎上,日軍又向美國陸軍進行學習,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終於在1937年有了兵力達3萬人的師團(甲級)。

美國師戰鬥力彪悍,可以較輕鬆地突破德國師的防線,而中國師的兵力比德國師還要少,日軍當時的目標就是攻佔中國,自然軍隊的改革也要想著如何更有利地對付中國軍隊。把師團擴充到3萬人,那麼對上只有1.3萬兵力的中國師,戰鬥就輕鬆了很多。

抗戰前期,國軍就吃了編製上的虧,一個師和日軍一個師團對戰,結果可想而知,武器不如日軍先進,兵力還差得太多,國軍死傷慘重。到了後來,國軍往往需要集結1-2個軍(3-6萬人)的兵力,才能抵擋住日軍一個甲級師團的進攻。

延伸閱讀

小說里差點被八大門派滅掉的明教,真實歷史上有多強大?四位開國皇帝與它有關

1945年,關東軍投降後,蘇聯僅派上校來收取日軍大將的軍刀,蘇軍元帥為何不來?

雍正登基的重要依仗,丰台大營和步軍巡捕營都是什麼部隊?為何令八爺黨不敢輕舉妄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和珅得知乾隆欲傳位給嘉慶時,進獻了一件寶物巴結,為自己謀後路,為何嘉慶見了大怒?
1945年,美英蘇軍隊的裝備情況如何?光飛機是蘇聯的3倍,難怪蘇聯不願開戰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