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奇!這些是什麼中藥?來說一說《金匱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藥物

奇!這些是什麼中藥?來說一說《金匱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藥物

悅讀中醫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鮮的

中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01

鼠 婦

又叫地虱、鼠粘、豌豆蟲等名,鼠婦科動物平甲蟲的乾燥全體。

酸、涼,歸肝、心包經,具破血利水,解毒止痛之功。

煎服3~6克,或入丸散,可外用,孕婦忌服。葯見鱉甲煎丸。

02

紫 威

又叫凌霄、凌霄花、鬼目等名,紫威科植物紫葳的花。

酸、咸、歸肝、心包經。具散瘀通經,涼血祛風之功。

煎服3~9克,或入丸散,可外用,氣血虛弱及孕婦忌服。葯見鱉甲煎丸。

03

蜣 螂

又叫推屎蟲、糞球蟲、夜遊將軍等名,金龜子科昆蟲屎蚪螂的乾燥全蟲。

咸、寒、有毒,歸肝,胃,大腸經。具攻毒定驚,逐瘀通便之功。

煎服1.5~6克,或入丸散,可以外用,孕婦忌服。葯見鱉甲煎丸。

04

雲 母

又叫雲粉石、千層玻、雲珠等名,硅酸鹽類礦物白雲母。

甘、溫、歸脾、肺、膀胱經。具納氣墜痰,止血斂瘡之功。

煎服9~15克,或入丸散,可外用。惡徐長卿,忌羊血,陰虛火旺者慎用。葯見蜀漆散。

05

天 雄

又叫白幕,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所以《綱目》說:「天雄有二種:一種是蜀人種附子而生出長者......一種是他處草烏頭之類,自生成者」。

辛,熱,有毒,歸心、肝、脾、肺、腎經。具祛風散寒除濕,益火助陽強筋之功。

煎服2~6克,或入丸散,可外用,陰虛陽盛及孕婦忌服。葯見天雄散。

06

蠐 螬

又叫地虱、老母蟲、核桃蟲等名,金龜子科昆蟲朝鮮黑金龜子或其他近緣昆蟲的乾燥幼蟲。

咸,微溫,有毒,歸肝經。具破血行瘀,散結通乳之功。內服1.5~3克,入丸劑,可外用,葯見大黃?蟲丸。

07

蒴藋細葉

又叫接骨草小葉,排風藤小葉,鐵籬笆小葉等,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小葉。

甘酸,溫,歸肝經。具祛風除濕,活血散瘀,發汗利尿之功。煎服9~16 克,或入丸散,可外用。葯見王不留行散。

08

白 魚

又叫鮊魚,白扁魚,鯉科動物翹嘴紅鮊的肉。

甘、平,歸肺、胃、肝經。具開胃健脾,消食行水之功。適量煮食或入湯散。葯見滑石白魚散。

09

文 蛤

又名花蛤、白利殼、海蛤殼。簾科動物文蛤的貝殼。

咸,平,歸腎經。具清熱利濕,化痰軟堅之功。煎服6~12克,或入散劑,可處用。葯見文蛤散。

10

蜘 蛛

蜘蛛又名網工、網蟲、扁蛛等名,圓網蛛科動物大腹圓網蛛等的全蟲。入沸水燙死、晒乾或烘乾,去頭足研粉入葯。

苦寒有毒,歸肝經。具解毒消腫,祛風療疝之功。取0.5~1枚丸散內服,可外用。葯見蜘蛛散。

11

雞屎白

雞屎白又叫雞矢、雞子糞、雞糞等名,雉科動物家雞糞上的白色部分,以白雞烏骨者為上。晒乾、文火焙炒,炒時灑入少許白酒研粉入葯。

苦咸、涼、歸膀胱經。具利水泄熱,祛風解毒,通二便,愈轉筋之功。取3~6克入丸散內服。葯見雞屎白散。

12

葵 子

葵子又叫冬葵子、葵菜子等名。錦葵科植物冬葵(冬莧菜) 的種子。甘、寒、歸膀胱、大腸、小腸經。具利尿通淋,滑腸下乳之功。煎服6~15克,或入丸散,脾虛腸滑及孕婦慎用。葯見葵子茯苓散。

13

硝 石

又叫化金石、消石、火硝等名。礦物硝石經加工煉製而成的結晶。

苦咸、溫,有毒,歸心,脾經。具破堅退黃,利尿瀉下,解毒消腫之功。煎服1.5~3克,或入丸散,可外用,體弱及孕婦忌服。葯見硝石礬石散、大黃硝石湯。

14

即鉛粉、鋁白。用鉛加工製成的鹼式碳酸鉛。甘、辛、寒、有毒,歸腎經,具消積殺蟲,解毒生肌之功。內服1.5~2.5分,或入丸散,可外用,臟腑虛寒及孕婦忌服。內服宜量少,暫用、慎用。葯見甘草粉蜜湯。

考《金匱要略》原文,「毒藥不止」及方後「取二升,去渣,內粉蜜……溫服一升,差即止」。粉似當指鉛粉,不指米粉。

15

土瓜根

又叫王瓜根、山苦瓜、土花粉等名,葫蘆科植物王瓜的根。

苦、寒,歸大腸、胃經,具瀉熱生津,破血消瘀之功。煎服3~9克,鮮者可用50~100 克,或入散劑,可外用,脾胃虛寒及孕婦慎服。葯見土瓜根散。

16

紫 參

又叫牡蒙。蓼科植物石生蓼的根莖。苦辛,寒,歸肺、胃、大腸、小腸經。具破血止血,通竅止嗽,利大小便之功。煎服3~9 克,或入丸散,可外用。葯見紫參湯。

17

狼 牙

又叫狼牙草、生狼牙、牙子等名。《本經》曰:「生川穀、味苦寒,主邪氣熱氣,疥搔惡瘡創痔,去白蟲」。歸心、腎經,煎服適量,可外用。葯見九痛丸、狼牙湯。

狼牙藥物已缺,陰中蝕爛者,《金匱要略語譯》謂:「內服加味逍遙散或龍膽瀉肝湯。」《金匱要略講稿》云:「用加減蛇床子苦參湯…….煎水先熏後洗」,可酌用。

18

蒲 灰

又叫香蒲、蒲黃草、水蠟燭等名,香蒲科植物長包香蒲、狹葉香蒲、寬葉香蒲或其同屬多種植物全草。

其甘、辛,歸肝、心、腎、肺、胃經,具涼血消癰,利尿通淋之功。煎服3~9克,或入丸散,可外用。葯見蒲灰散。

如無香蒲全草,可用香蒲花即蒲黃代之,所以《金匱要略淺述》說:「蒲灰即蒲黃粉」。

19

新 絳

又叫緋帛,茜草汁剛染色尚未洗滌使用的絲織物。故《本經》茜草條說:「可以染絳」。

苦、寒、歸肝、肺、胃經,具活血破血,通絡止痛之功。煎服適量。葯見旋覆花湯。

《金匱方歌括》說:「陶弘景曰:絳、茜草也。」因此無新絳時,可用新鮮茜草代之。

20

戎 鹽

又叫胡鹽、羌鹽、青鹽等名,鹵化物類礦物石鹽的結晶。

咸、寒,歸心、腎、膀胱經,具涼血明目,助腎益精之功。煎服1.5~2.5克,或入丸散,可外用。葯見茯苓戎鹽湯。

此外,《金匱要略》所載烏扇即射干,薯芋即山藥,?蟲即土鱉,虻蟲即牛蚊子,礬石即明礬,澤漆即五朵雲,瓜蒂即甜瓜把,王不留行即麥蘭菜的種子,乾漆即漆桶用剩之漆腳,蜀漆即常山的嫩枝葉,其性味功用,亦不可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健脾祛濕治療慢性腎炎、尿毒症,減少透析不是夢!
口舌總是生瘡潰瘍,別總用「上火」來敷衍!太醫世家送來一方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