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阿里,最西藏:鬼斧神工札達土林;千古之謎古格遺址
當落日的餘暉灑滿山脊
我已奔跑在遠方廣袤的大地上
行而思
on the way
西藏的神往,世界第三極的苦寒,世界屋脊之屋脊的神秘……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年少時的遙想竟一朝如願,那恍若天邊的地方,一駐足便是5個春秋,一離開便開始想念。打開塵封的相冊,神山聖湖躍入眼帘,5年的足跡浮於腦海。
西藏往西,便是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那是世界屋脊的屋脊,綿延3萬平方公里的蒼茫高原,寥寥幾萬人,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地區。生命,在此處渺小、脆弱而頑強。
這片土地令人敬畏,歷史與傳說,瀰漫在高原凜冽的寒風中;千古之謎,在蒼茫大地上逡巡徘徊。
滄桑巨變——札達土林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褪去的歷史背後,又藏著多少滄桑和回憶?
在岡仁波齊的南側,斷層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瑪旁雍錯和拉昂錯湖盆。在蜿蜒的象泉河谷,昔日沉積在湖底的岩層,不同色調、層理結構和奇異造型,靜靜矗立在峽谷,任時光風化剝蝕。
遠眺土林,滿眼金碧輝煌,光影遊離迷幻,無邊無涯,蔚然壯觀。
穿行於土林間,溝壑縱橫,恢弘的佛塔、森嚴的城樓、莊嚴的廟宇……惟妙惟肖,天工巧奪,道不盡的奇觀舉世無雙。
愁雲慘淡萬里凝,獵獵風聲鎖土城。即便被烏雲重重圍困,土林依舊光彩熠熠,氣吞山河。
遠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歷千萬年地質變遷,水位線遞減,逐漸沖磨出"建築物"惟妙惟肖的形狀與層高,這片土地歷經數十萬年風雨的侵蝕和時間的雕琢打磨。
風雲變幻無有時。雨晴後的土林,輪廓昭然,儀態萬千,嵌入藍天白雲間,陷入亘古的沉靜。
日落時分,明麗的晚霞賦予土林生命的靈光,寂寥的村落與大地共染一色。
然而,在距今大約1100年前,同樣的金色餘暉中,佇立著的卻是強盛一時的古格王國的輝煌宮殿和宏偉寺院。
王朝遺夢——古格遺址
對於古迹,我總是敬畏審慎的。面對殘垣遺址,唯恐自身的淺識拙論玷污了古迹的神聖。屏息止語,慨然一嘆,便是對歷史最虔誠的致敬。
在象泉河南岸,土林環繞之間,曾恢弘700餘年的古格王朝靜立於此,承天攬月,傲視蒼茫。
沒落的吐蕃後裔逃離札達,依山建廟,掘土築牆,岩洞苦修,以土林為盾,繁衍生息,承襲十餘世,擁有十萬人之眾。然而,這樣的龐然大國竟然一朝灰飛煙滅,十萬之眾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千古之謎。
修葺後的古格王朝遺址,依然斷壁殘垣,滿目凄然,殘缺的城堡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竟已辨不清何為城牆,何為土林。700餘年燦爛文化成千古滄桑,在茫茫土林間演繹悲壯、凄美。
拾級而上,洞穴、佛塔、碉樓、廟宇、王宮有序布局,依山迭砌,直逼長空,氣勢恢弘。古格的居住條件森嚴,自下而上,棲居奴隸、平民、僧侶和達官顯貴、王室貴胄。
王宮總是高高在上,彰顯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權威。戰火摧毀了城堡,黃沙淹沒了豪傑,今時今日,那些屹立山巔的王宮遺址依然向世人展示著王室的強權。
土林,已是古格王朝的天然屏障,為防禦外敵,逃離至此的沒落吐蕃王族後裔更將王宮建於陡峭之山,在逼仄山體內修築暗道,在迂迴暗道中鑿洞採光,強築工事。
滄桑巨變,備受摧殘,遺址內唯有寺廟保存完好。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迴殿依舊供遊客參觀,廟宇軒昂,廟內壁畫精美,沉睡幾個世紀依然光彩照人。透過斑駁的壁畫,尚可窺視昔日古格王朝的強盛。
這片土地上的歷史太過撲朔迷離,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竟然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
而在古格都城遺址北面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有一個著名的"乾屍洞",據說,那便是戰亂中古格子民的葬身之地。
國破山河在。這片輝煌一時的河谷,承載了厚重的歷史,為古老的象雄文化揮灑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起源於象雄王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宣舞便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持續發展並完整傳承,至今,仍在高原上一場一場地演繹。
帶上靈魂去旅行
※《西部世界》本季第十集提前觀劇現場
※「炫父」有新招,格拉蘇蒂七零年代腕錶致敬父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