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夏季養心真的有道理嗎?養心應該怎麼養,真的不能吃冰的嗎?

夏季養心真的有道理嗎?養心應該怎麼養,真的不能吃冰的嗎?

一切養生理念,都從觀察人體運行規律與環境變化特點而來。夏季氣候炎熱,對人體主要的影響是心浮氣躁。浮是什麼意思?古代醫家把脈時,有一種脈象叫做浮脈,是指這個脈很輕,手指一搭上去就有明顯感覺,屬於表證的一種。躁是什麼意思?就是不安分好動。心是人體一切能量的來源,心浮氣躁,就是人體的能量,從體內開始大量向體表擴散,所以才會有浮的感覺。氣隨能量走,浮在表面的東西,最活潑好動,因此才會氣躁。

能量為什麼要往體表走呢?是因為要為五臟六腑降溫,維持其正常的溫度。我們知道,自然界的規律是,能量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擴散。人體的規律也是一樣。夏天的氣溫升高,環境中的能量流向人體,導致人體的溫度相應升高,這是我們感覺很熱的原因。溫度升高對人體不利,按照重要性原則,人體首先要保護心肝脾肺腎等生命器官,因此身體要給這些器官降溫,所以體內有大量水液氣化以吸收能量,這些氣化的水液往外走,至體表時就變成了汗液。一出汗就感覺要涼快一些,是因為汗液把多餘的能量帶出來了。

從生理學角度看,出汗是由汗腺細胞分泌的汗液。所謂腺,一個月肉邊,一個泉,泉就是出水的地方。腺體,就是身體可以分泌液體的地方。一般認為,人身上有八大腺體。汗腺並不屬於這一類。本來出汗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生理過程,但是體內的水必須固有一定的比例,身體才能維持正常的活動,汗出多了對身體有害。在溫度極高的環境下,出汗降溫的速度,可能趕不上身體升溫的速度,所以夏天一是要補水,二是要避免在高溫環境下活動,這是最基本的防暑策略。

夏季養心真的有道理嗎?養心應該怎麼養,真的不能吃冰的嗎?

心浮氣躁,原本是身體為了應對高溫環境,採取一系列自保措施後帶來的連鎖反應,但既然出現了這個反應,說明身體應付得有些吃力,最好能給一些幫助。怎麼幫助呢,最好就是幫助身體降溫。因此我們夏天喜歡游泳,喜歡吃冰的,喜歡呆在空調房,這些均有明顯的作用。不過,心浮氣躁,不光是生理的變化,也導致了心理上的變化。夏季養心,不只是說要養心臟,還要養心神。讓心靜下來是養心神的最好辦法。除此之外,有證據表明,午休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子午養生覺的科學性。

一般養生觀念認為,吃冰的食物於身體不利。原因在於要良好消化冰的食物,身體需用自身的能量來加熱它。有些人夏天吃了冰的食物,會肚子痛或者腹瀉,這都是消化不良,可能是因為腸胃本身能量就不足。有些人感覺肚子里像有一團火,非得吃點冰的才舒服,這種情況吃點冰的也無妨,但不能貪多。其實比較健康的吃冰方式,是小口吃,並且在嘴裡含一會,既取了涼意降了溫,又不至於傷了腸胃。根據觀察分析,不少人的病根,是在夏天過熱時,比如劇烈運動後,吃了太多冰鎮造成的。有些人喝冰飲料的時候,一口冰飲料下去,額頭上馬上有呈線狀的酸麻感覺,這可能是身體受損在排出寒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小孩生病主因是積食,青壯年生病是過度消耗,中老年人病因是情緒
從小孩身上學到的人體規律與養生細節,每一條都很有用,接地氣!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