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猖獗之「帶狀皰疹病毒」
我們先來介紹下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
看看,這傢伙不就一小偷、強盜嗎?專偷細胞結構,佔為己有,繁殖後代,既然是強盜,那肯定是有劣行的!!!縱觀人類抗病毒歷史,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的,光18 世紀歐洲死於天花病毒的人數,在 1.5 億人以上,別說目前扔泛濫的艾滋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SARS輪狀病毒……說它們「猖獗」一點也不為過。不過繼天花病毒被人類清除後,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製藥物和疫苗,來幫助人類戰勝致病病毒。今兒講講我們神經科常見的「帶狀皰疹病毒」。
這要從媽媽講的故事說起,「那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早上,懵懂、活潑、好動,到處追狗,撒尿的我們,一下蔫了,發燒了,一天之內從頭開始,全身上下,起了一身皮疹,慢慢皮疹變成水泡,而且異常瘙癢,很容易被抓破。和我們一起玩遊戲的隔壁狗蛋、狗剩都有一樣的癥狀。經過媽媽無微不至,不眠不休的照顧,水泡逐漸結痂、脫痂,最後消退,連個疤痕都沒剩。」滿懷感恩的我們,問媽媽「這是什麼病?」媽媽說「水痘」。聽媽媽說起過自己起水痘小夥伴請舉手!!!
?
水痘: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從上面的故事大概可以看出,水痘的幾個特點:
1.易感人群:多發生於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95%普遍易感性。
2.傳染源:起水痘患兒或生帶狀皰疹的患者,水痘皮疹內含大量病毒。
3.傳播途徑:其通過呼吸道及結膜傳播,傳染性強。
4.癥狀:皰疹為皮膚黏膜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從頭面部開始,向心性分布。
5.治療:(1)隔離水痘患兒,到全部水泡結痂為止。(2)止癢,防止感染。(3)並發腦炎及肺炎要積極抗病毒治療。
6.預後: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疤痕,但並發皮膚細菌感染者會留疤痕。(所以媽媽的護理,尤其重要)。
7.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用於預防水痘。疫苗要注意兩點,(1)即使幼兒園,小學內接種率達到 100% 也無法阻止水痘爆發。其占病例總數的百分比有時甚至超過 50% 。(2)接種後時,疫苗的保護效果逐漸降低,第 1 年可達 100%,第 6 年降至 51%。目前主張第四年接種第二針。
貌似有點跑題了。水痘和神經內科關係貌似不大,我們接著往下看(下圖帶狀皰疹的圖解)。
病毒既然是「小偷」,那它肯定會藏。隱形感染或起過水痘的小夥伴們,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會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皮膚內複製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症、壞死,產生神經痛(下圖為帶狀皰疹的圖示)。
到「神經痛」了,就和我們科有關係了。帶狀皰疹神經痛在神經內科非常常見。
這種疼痛是醫學界極其難治的頑症之一,有「不死的癌症」之惡名。可想而知疼痛有難過。
1.流行病:50歲以上高發,男:女比例2.51:1(臨床上確實老頭多見)。多發生於三叉神經和肋間神經。 截止到2015中國帶狀皰疹≥60歲老年人口約2.21億。全球成人帶狀皰疹患者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病率在5%左右, 50歲及以上年齡組發病率在25%~50%。所以在中國有數以千萬的人在為這種「神經痛」困擾著。
2.免疫功能:器官移植第一年帶狀皰疹發病率高達80%。其它還有長期服用抗炎,免疫抑製劑、激素等藥物的病人,HIV感染者、睡眠差、抑鬱症、短時間消瘦明顯者等,都有可能誘發。
3. 臨床癥狀:(1)疼痛持續1個月以上,有的甚至達數十年; (2) 有明顯按神經支配區域分布的痛覺、觸覺異常, 局部或有色素沉著; (3) 疼痛的性質為閃電樣發作痛, 或持續性燒灼痛, 或自發性刀割樣, 或緊束樣疼痛等; (4) 患區內有明顯的如癢、抽動、蟻爬感、緊束感不適感; (5) 大多病人情緒抑鬱, 心理負擔沉重, 睡眠質量極差。
4.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主要以止痛,調節情緒,改善睡眠為主。
(1).局部治療,急性期抗病毒軟膏塗抹患處,疼痛時也可用非甾體類或辣椒素乳膏(我們先人是用墨汁的,缺醫少葯的年代確實有效)。
(2).神經修復治療(營養神經藥物)。
(3).疼痛治療儀。(康復科的設備,紅外線,光波治療,據說也是有效的)
(4).有文獻報道可選擇性地毀損傳導疼痛的神經。
(5).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加巴噴丁配合三環類抗抑鬱葯治療,(見過一個病人用了超過五種止痛藥),其它止痛用藥較複雜,這裡不贅述。
5.疫苗注射:葛蘭素史克(GSK)2016年已經向美國FDA提交批准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這款疫苗將用於防止50歲以上老人帶狀皰疹的發生。但是對60歲以上的人群有效率只有51.3%。(疫苗還研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寶寶的水痘」到「爺爺的帶狀皰疹」,在數十年里,猖獗的帶狀皰疹病毒一直跟隨我們,不離不棄。還好有我們的免疫系統幫助我們度過各種難關。
目前帶狀皰疹發病有年輕的趨勢。原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缺乏鍛煉、身體免疫力明顯下降等,有不良習慣的小夥伴要注意了 !
本文章只代表本人想法、工作生活經歷,若有醫學科普知識不正確,請及時聯繫小竹,部分圖片和視頻來源於網路,特此聲明。
感謝科室孔老師的技術支持。
※焦點!對於生活中的廢舊電池你是如何處理的
※來自RETA創始人云帆的一封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