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陳鴻壽名列「西泠八家」,說明篆刻成就自然是了得的。但現在文化市場上,影響巨大的卻是「曼生壺」,顯然,陳鴻壽(號曼生)是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曼生壺」的來歷是這樣的:陳鴻壽任溧陽知縣時,聽說宜興紫砂壺瀕於失傳,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之後,他常於公暇親至作坊,與制壺名家合作,親自奏刀,創製新樣又不失古意,並親自撰寫銘文,鐫刻銘詞,在砂壺上飾以文化意味濃厚的書法,很受時人重視,從此砂壺名聲大振,人稱其壺為「曼生壺」,為後世所珍,據說他曾設計十八款宜興新壺式樣,並請名家製作,就是著名的「曼生十八式」。據他的理論,一件上品茶壺需三位高手的參與,一是壺手,一是畫家,一是雕刻者。宜興砂壺自陳鴻壽開始,有了更加濃重的文化意味。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曼生壺)

上面是額外的內容,本文的重點當然還是陳鴻壽的篆刻。只是陳鴻壽天縱英才,他是詩、文、書、畫、印、壺俱精的大家,才華在多方面都非常顯著,篆刻只是他眾多成就中的一種。晚清另一位天才印人趙之謙在評定浙皖兩宗印人時,曾在」巨鹿魏氏「一印的邊款里說,「浙皖兩宗可數人,丁黃鄧蔣巴胡陳(曼生)」陳鴻壽是丁敬、黃易(丁敬的入室弟子)以外唯一被趙之謙指名道姓認可的印人,足見陳曼生的篆刻水平及歷史地位。

一、個人簡介

陳鴻壽(1768-1822),浙江錢塘(就是現在的浙江杭州)人,字子恭,號曼生、老曼、曼龔、曼公、恭壽、翼盦、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等。嘉慶辛酉(即1801年)拔貢(拔貢是科舉制度中由地方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清朝制度本來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期改為逢酉年一選,也就是十二年才有一次,優選者以小京官用,次選以教諭用。每府學二名,州、縣學各一名,由各省學政從生員中考選,保送入京,作為拔貢,再經過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縣或教職),之後曾任贛榆代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他是一位有政績的文人官吏,這在之前的其他印人里並不多見(藝術家多是仕途失意者),據說,他在贛榆時,曾」捕鹽梟,築橋樑「,清理積年陳案數百起,很有能吏風采。他在溧陽時首倡修縣誌、捐俸修建育嬰堂、發庫帑賑濟災民等,政聲甚佳,但終因各方面的原因,一生並未至更高官職。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陳鴻壽像及他的」曼生「印)

陳鴻壽喜漫遊,遍歷燕齊楚粵,故鄉錢塘更難忘懷,曾偕友蘇堤偶步、虎跑試茗、瑪瑙寺修禊、寶石山題詩,成就諸多名篇。他能書善畫,尤其是書法,篆、隸、行、草皆能,他的隸書清勁瀟洒,結體自由,穿插挪讓,相映成趣,在當時是一種創新的風格。他廣泛學習漢碑,尤其善於從漢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在用筆上形成了金石氣十足、結體奇特的個人面目,筆畫圓勁細插,如銀畫鐵鉤,意境蕭疏簡淡,雄渾瓷肆,奇崛老辣;在繪畫上他精於山水、花卉、蘭竹。山水介於明代姚綬與程燧之間,花卉蘭竹雖源自陳道復、李鱓,但不拘於宗法,而有瀟洒之趣,實為趙之謙的先驅。一生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陳鴻壽的繪畫和書法)

陳鴻壽篆刻成名較早,21歲時已有印名,篆刻師法丁敬、尤愛黃易,宗法秦漢。按有年款的作品計,存印最多的階段在26歲至40歲之間的十餘年間,這段時間他未任實職,所以有精力進行篆刻等藝術創作,41歲後有紀年的篆刻作品已極其少見,因多忙於政事,無暇篆藝。後來大致身體狀況不佳(待考),篆刻未得深入發展,55歲以風疾卒於任上。有專譜《種榆仙館印譜》傳世,另大部篆刻作品集入《西泠八家印譜》。

二、印學貢獻

陳鴻壽在印學上的貢獻就只列兩條:

1、強化宗法秦漢,使浙派宗漢的面目更加明顯。陳鴻壽篆刻在20多歲作品已經能嫻熟奏刀,其作品蒼勁老到,不假摹擬,有自然天成之姿,在丁敬、黃易、奚岡浙宗諸老的法乳浸淫之下,較早窺得堂奧。此後,他的作品對於秦漢印式的借鑒顯示出獨立的探索性格。在由蔣仁、黃易的樸拙含蓄走向後期的明快蒼勁的風格轉變中線中,陳鴻壽起著過渡、承轉的作用。

據阮元(時任浙江巡撫,陳鴻壽曾跟隨作幕。)在《定香亭筆談》里記載:「秋堂(陳豫鍾)專宗丁龍泓,兼及秦漢,曼生則專宗秦漢,旁及龍泓。」可見陳鴻壽是想取法高古,更有開創的。正是這個原因,形成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他的篆刻風格更近黃易,只是黃易用刀平和,而陳鴻壽用刀恣肆,擅長運氣發力,下刀富有激情,縱橫矯健,獨具雄強英爽之氣慨,氣息直接秦漢;另一方面也因此困於秦漢面目,終致無所突破,浙派到了陳鴻壽手上,開始趨於程式。

2、崇尚天趣。由於性格原因,陳鴻壽在藝術方面提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而時見天趣「,故其詩文書畫篆刻「皆以資勝」(傅抱石語)。顯然,他是想在篆刻中表達自己的「天趣」的,甚至認為不必十分工緻認真,如果在這條路上再行發展,他可能會成為寫意派的大師,可惜一方面刀法困於浙派的切刀,取法限於秦漢,他最終在篆刻上沒有突破性發展。在這一點上,比他大25歲的徽宗篆刻家鄧石如的成就要比他大得多。

陳鴻壽中年之後忙於政務,嘉慶6年的拔貢其實是人生轉折點,並不成功的宦海遊歷耽誤了他的藝術才華。僅從這一點來說,他跟後來的趙之謙倒是十分相仿。同樣是浙江杭州人,同樣在江西任官,同樣才華橫溢,同樣逝於任上,同樣宦海無名。

三、篆刻作品

因為有專譜傳世,所以陳鴻壽的作品傳世還是較多的,我們暫取一些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列出,印蛻為了方便瀏覽,略有放大,希不致影響學習。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報曾印信)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初盦)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不可一日無此君)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寶成私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蒼雪軒藏本)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陳鴻壽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陳)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德和私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德清許氏陔華堂藏書)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第一才人第一花)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范崇階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朵雲)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尚樂齋)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江湖漁長)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江郎)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江郎山館)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臼研齋)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老曼)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盧昌祚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邁盦)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曼生)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梅盦)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南宮第一)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琴書詩畫巢)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繞屋梅花三十樹)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聲仲父)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孫古雲鑒藏書畫之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我生之初歲在癸丑)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苕花館印)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團扇詩人)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問梅消息)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西泠釣徒)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延年)

印人傳:「西泠八家」之六——陳鴻壽

(小鷗波館)

正是因為陳鴻壽將浙派完全固化下來,而且有了較突出的個人面目,甚至有人認為,陳鴻壽已經獨開一個派別,就叫「曼派」,但究其印風面目,還是在浙派「有個性的漢印」基礎上的生髮,刀法也基本以浙派的切刀為主,不論刀法篆法並不具備強烈的獨特面目,因此我們還是把他放在較為公認的」西泠八家「之中。

(【印人傳】之25,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28課:伍子胥挖眼懸門,跟「玉」部有關聯的故事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丁敬「嶺上白雲」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