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車夫住店
清朝陽信縣距城五六里的地方有個叫蔡店的村子,蔡店臨近官道。其中蔡店有個老翁,便和自己的兒子在大路旁開了家旅店,專供過往的行人必要時候留宿。當時有四個趕馬車販運貨物的車夫,經常在老翁家的旅店裡留宿。
話說某日這四個車夫臨近傍晚時分又來到老翁的旅店裡投宿,可那天非常不巧,旅店的房間竟然都住滿了。那四個車夫經常留宿於此,基本上已經都認識了。當時天色已晚,車夫們便懇求老翁給他們隨便歇腳的地方就行,條件不用太好只要有個能躺下休息的地兒就行了。老翁沒轍,畢竟都是老熟客了,而且那四個人出門在外的也不容易,所以他只好醒著頭皮想想給他們找個什麼住處好呢。
這想來想去還真有個可以讓他們睡個舒服覺的地方,只是那四個車夫敢不敢去就不一定了。於是老翁就先把情況跟那四個人說明了,那四個人也並無什麼異議於是在老翁的引領下就去了那個地方。那麼到底是什麼地方呢?原來啊是老翁兒媳婦的靈堂近處的一個房間。老翁的兒媳婦前不久才不幸去世,他兒子這兩天外出購置棺材去了。
靈堂搭設在老翁兒子的家裡,在靈堂的近旁有一間可供四個人同時睡覺的連鋪房間。那四個人經常外出,見得事兒多了去了,膽子早就練習出來了。他們毫不猶豫的住了進去,還為老翁的善意之舉感恩戴德了一番。於是就這樣四個車夫趕了一天的車了也累了,便草草的入睡休息了。因為明天還要急著趕路呢。
但四個人剛睡著吧,其中有個客人可能身體素質好所以還沒有沉睡,這時候只聽見房間外有啪啪作響的聲音。那個人睡的朦朦朧朧的,這時被這種異響立馬沒了困意,於是他抬起頭四處搜尋到底響聲發自哪裡?這不看不當緊一看還真就嚇了一跳,借著朦朧可辨的月光那個車夫看到卧室外靈堂的床上老翁的兒媳婦竟然坐了起來,並且慢慢的便四個車夫居住的卧室走了過來。
那個醒著的車夫可能膽子小一些,見狀也忘了喊醒其他的同伴而是又裝睡了起來。這時老翁的兒媳婦慢慢的走進了四個車夫居住的卧室,來到床鋪前俯身一一的向睡著的那三個車夫吹起。醒著的車夫擔心她也會向自己吹起,於是用被子蓋住了頭。等老翁的兒媳婦過來向那個車夫吹起時,一看沒什麼反應於是就慢慢的有離開回到了靈堂的床位上。這時那個車夫才想起來喊自己的同伴了,但那三個同伴根本沒什麼反應。
那個車夫已經等不及了,還是奔命要緊。於是趕緊胡亂尋找自己的衣服,但剛穿上上衣那邊老翁的兒媳婦又來了個回馬槍,嚇得那個車夫又蒙頭裝睡。等老翁的兒媳走後,那個車夫慌裡慌張的穿上褲子就發瘋似的往外跑。連鞋子都沒有穿,邊跑邊大喊求救。但卻沒有一個人出來,而老翁的兒媳被驚動於是對那個車夫緊追不捨。那個車夫看老翁的兒子緊追不捨,也沒個人出來救救他於是拚命的往城裡的方向跑去。
跑到城東差一步就到城門口時正好有個廟,當時廟裡該聲聲的穿出木魚聲。車夫想找到了救命稻草一樣,趕緊使出全身的力氣敲門。可廟裡的和尚不知道門外虛實,只是在門縫裡往外看沒有立馬開門。但老翁的兒子已經越來越近了,最後車夫無奈只好躲到了廟門外一棵柳樹身後。老翁兒媳從左邊抓車夫,車夫就往右邊躲,從右邊抓就往左邊躲。如此反覆很長時間,雙方也都精疲力盡了都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但過了一會兒,老翁的兒子突然向車夫撲了過來。
車夫見狀嚇得一下倒在了地上,而老翁的兒媳抱著樹一動不動。這時廟裡的和尚可能也看明白了虛實於是趕緊打開廟門把車夫拖到了廟裡。經過及時的搶救,昏死過去的車夫被救了過來。第二天天蒙蒙亮時,和尚們往外看老翁的兒媳婦還在那裡。於是趕緊報了官,縣令趕到命衙役使勁掰了半天才把那個老翁的兒媳婦的屍體從樹上扣下來。
縣令經過了解,大致了解了一些情況後便命衙役去了老翁旅店處查實情況。衙役們到了旅店時人們正為兒媳婦的屍體不翼而飛和死了客人喧嚷不休呢。後來老翁跟著衙役便去了縣城把兒媳婦的屍體抬了回去,那個幸免於難的車夫本來四個人如今只有他一人活了下來。他含淚對縣官說,他們四人一同出來,如今就剩他一個讓他如何交待?最後縣官給他開了個證明信,給了他一些盤纏打發他回了家。
這個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第二篇,題目叫:屍變。看似一個有頭無尾的故事,實則所宣揚和褒貶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所反應出的當時的一些社會風氣。宣揚因果報應的和尚也有害怕的時候,出了人命案縣官草草結案,因為肇事者是一具屍體,他也懶得去詳查了。
TAG:青年詩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