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防彈衣還擋不住步槍彈?別開玩笑了,全世界軍隊都在想辦法打穿它……

現代防彈衣還擋不住步槍彈?別開玩笑了,全世界軍隊都在想辦法打穿它……

今天來個超長的標題,因為關於步槍威力的段子真的是在中文網路世界裡傳得太流行了,以至於每次看到那些人不懂裝懂的告訴我,就算防彈衣擋住了7.62步槍彈,震也能震死我——說的好像卡拉什尼科夫其實是個氣功高手,能「隔山打牛」似的——的時候,我已經不想一個一個給它們科普了。

不過就算我在這兒科普了,相信以後只要出現步槍,防彈衣,子彈這類話題的時候,這些「內功步槍」愛好者還是會繼續出來給人家「科普」……但算了,該說咱還是要說。

首先要糾正幾個長期以來在中文網路上,莫名其妙傳播極廣的誤解。

子彈的動能很強,就算不擊穿防彈衣也能給人造成「內傷」?

這個話其實是有問題的,雖然說大口徑彈藥的槍口動能確實可怕,例如大口徑機槍彈的槍口動能可達1~2萬焦或更高,北約彈的槍口動能也可達到3362焦,卡拉什尼科夫的7.62但槍口動能也有2010焦……

相比之下,一個1千克的鎚子,如果被掄圓了達到30米/秒的速度砸到人身上,動能也不過450焦,而這幾乎肯定可以造成人受傷。

雖然動能數值看上去接近,但子彈和大鎚傷害機理是有區別的

古代真正使用的戰錘其實大多是這個樣子,其實也是靠讓裝甲變形,而不是直接靠單純的衝擊力殺傷目標的

但實際上,動能必須傳遞到目標身上,才能實現致傷。在軟質防彈衣時代,被子彈打中的時候防彈衣會發生嚴重變形,子彈的動能實際上仍會傳遞到人體身上,因此仍會造成人員受傷。所以這句話在軟質防彈衣時代確實是正確的。

但現在已是硬質防彈衣時代,子彈打在防彈衣的插板上的話,插板內壁幾乎不會變形,動能被插板所吸收,而不會傳遞到穿著者身上,或者說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傳遞。這樣其實是不會造成受傷的。

實際上古代用戰錘砸盔甲的原理也是一樣,如果鎚子不能把盔甲砸變形,那盔甲裡面的人受傷程度也就那麼回事了。

子彈在飛行過程中因為存速下降,威力也就會下降,因此會出現這樣的幸運兒,這位腦殼上卡了一發12.7毫米子彈……

所以,現代的硬質防彈衣如果不被擊穿,那麼子彈的那點動能也奈何不了穿著者。

防彈衣只能防手槍彈?

這都已經是多少年前的老梗了。事實上自從二戰中出現絲綢防破片服概念以來,人類的防護技術已經至少發展了四五代了。

從最早的裝甲鋼防彈衣和絲綢防破片服,進化到60年代越戰期間的尼龍防破片服,到上世紀80年代,主要防手槍彈的凱夫拉防彈衣、之後到凱夫拉防彈衣和鋼板的結合,再到新型防護纖維,陶瓷防彈板、高強度樹脂(塑料)防彈材料、鈦合金等等防彈材料的混合使用……

軟質防彈服只能抵禦一些威力較弱的子彈,能防止擊穿,但穿著者還是會受傷

當然現在防彈服裡面主要都是靠硬防彈板,它和軟質的纖維層相結合來發揮作用

可以說人體防護材料和坦克的裝甲一樣,已經告別了鋼裝甲時代,進入了多種材料、多種原理的複合防彈材料時代。尤其是諸如「迪尼瑪」等高強度工程塑料材料進入防彈材料領域,現代人體裝甲的價格、重量都又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事實上,即使是「簡單」的裝甲鋼,現在也不可小看。

最近,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2018 SHOT SHOW和最近的歐洲薩托里展上,展示了一種稱為LIFESAVER的新型防彈衣,這是一種前後兩片的簡易裝甲,有肩帶和腰帶,可以快速穿戴。

這種防彈衣的結構非常簡單,也比較有創新性,它的防護核心其實是前後2塊鋼板,但鋼板被裝在工程塑料外套內,兩者結合成整體。因此不必像一般的防彈插板一樣,插在軟質防彈衣外面使用,它本身就兼有軟硬質防彈功能,塑料外套本身具有放破片的功能,也就是說它的鋼板其實在遭到打擊後會碎裂,但只要後面的工程塑料沒有破,鋼板的碎片就不會打在人身上——實際上這意味著這個防彈衣還具備了防多發射擊的考慮。

萊茵金屬的鋼板防彈衣 Lifesaver的防彈效果與其前輩相比也算是有了巨大的進步,挨了19發.357口徑和10毫米馬格南才穿

.357算是手槍彈里的豪傑之一了……而且有伊斯特伍德代言的加成……

其基本結構就是兩塊裝在塑料俘彈層裡面的鋼板

這麼薄的鋼板能防AK普通彈的零距離射擊,也是不容易了

現代技術製造的鋼板防彈衣效果已經相當不錯

前輩……

當然考慮它是德國貨,所以前輩或許應該是這幾位……

其價格,在歐美生產的防彈衣裡面極為便宜:199美元——雖然還沒有前段時間在youtube上嚇到美國人的100美元國產陶瓷插板性價比那麼可怕,但也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德國產品,哪怕就兩塊鐵板,也得比中國的貴不是?

這個防彈衣的防護力有什麼水平呢?

據萊茵金屬公司自己的廣告,它能防零距離發射的7.62*39毫米軟鋼彈(720±10米/秒,典型AK步槍的初速是710米/秒)而在YOUTUBE上,有人把它套在一頭豬身上,然後零距離用.357馬格努母手槍去打,然後豬當然活蹦亂跳沒啥事——.357馬格南可是在傳說故事中很有地位的穿透力強的手槍,畢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代言。

而經過測試,使用10毫米馬格南手槍和.357馬格南卡賓槍在10碼和50碼距離上各射擊10發,在卡賓槍打到第9發的時候,在防彈板邊緣開始出現擊穿。

這對於全部結構就只有一塊薄薄鋼板的防彈衣來說——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性能了。

僅僅是一塊鋼板加工程塑料,結構可以說在現代防彈衣中是最簡單的了,這個防護效能都已經達到這個水平……那麼高級的軍用防彈衣又如何呢?

事實上,在阿富汗戰場上,已經有美軍士兵被7.62毫米北約彈在不到10米距離上連續擊中十幾發,而並未受重傷的事例了。

美軍現在還是非常重視防彈衣配置的,據一些美軍的回憶,一些諸如機槍射手之類比較容易挨子彈的哥們,會在身上套2件,甚至更多防彈衣……

入侵格瑞那達的時候美軍配備的軟質防彈衣和凱夫拉頭盔已經收到了相當的成果,至少能讓手榴彈破片在大部分情況下不能造成嚴重傷亡

事實上,在現代防護技術大發展的前提下,網上經常有人胡扯的「防彈衣只能防手槍,你讓AK打上試試」這類的說法,早就過時了。

這方面當然又不得不提,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市場上大部分現代防彈衣及材料的生產國。

這事兒吧……真的不能差幾年,要知道中國引進迪尼瑪塑料生產技術也不過是2010年前後的事情呢,再之前我們主要用芳綸(凱夫拉屬於芳綸的一種)和鋼板。

目前為止,我軍公開的外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個人裝甲系統,應該是蘇丹維和部隊穿的那一套,這套系統在維和行動實戰中也受到了考驗。

在南蘇丹維和行動中,我軍一輛92B步兵戰車被82毫米迫擊炮彈直接命中,炮彈穿透頂蓋落入載員艙,車內當時乘坐7人,其中兩名戰士被迫擊炮爆炸的氣浪掀起撞擊車體導致頭胸部首創犧牲,其餘5人因為防彈衣的保護效果出色,多為輕傷。

這一事件中,雖然出現了2人犧牲的情況,但也應該看到,重型防彈服保護了5名士兵的生命。

目前,對於各國軍方而言,對手的重型個人裝甲都已經開始成為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美軍之前為了應對阿富汗戰場上經常面對射程不足的問題,以及M4卡賓槍威力不足的問題,搞了一陣「替代步槍」競型,打算用一種7.62毫米北約彈步槍來裝備部隊——但是這個項目在2017年就草草收場,沒有任何結果,因為事實證明,7.62毫米北約彈面對新型個人裝甲,也並沒什麼特別的效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陸軍已經開始進行新一代步槍研究,據稱新型步槍的膛壓將達到M256坦克炮的同等水平,發射6.5毫米馬格南子彈,能在600米距離上擊穿任何現有的單兵裝甲。

我軍南蘇丹維和的這套防彈服在危急關頭已經挽救了子弟兵的生命,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防彈材料生產國,未來戰爭中我軍士兵配發有效對抗現有大部分子彈近距離射擊的防彈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此外,新槍還採用了塑料彈殼埋頭彈技術,可以減輕子彈重量。

只是這個「洋躍進」式的新方案,最後的結局到底如何——至少筆者不久前和某國內院校的幾位朋友交流,他們對此也非常不看好——塑料彈殼技術國內早有跟進,但實驗結果認為現階段還不可能取代金屬彈殼,強行取代的話,重量未必輕,而性能還不如金屬彈殼,除非美國人還有什麼保密的「黑科技」。

不過話又說回來,防彈衣其實也有它的限制條件,主要就是現代戰場上單兵負荷已經接近25千克的上限,防彈衣已經很難有進一步增長重量的餘地,而且現代防彈衣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後,其厚度比之前的防彈衣有很大上升,這導致士兵的戰術動作都已經變得彆扭,即使不增加重量,繼續增厚也不可能了。

未來美軍要裝備T-45B動力裝甲……(霧)

美軍在2018年特種作戰裝備展上展示的外骨骼裝甲

所以子彈只要有較小幅度的改進,近距離上也是能擊穿防彈衣的——最近公開的中國DBP-12式5.8毫米鎢芯穿甲彈看來就是有這樣的考慮。據稱,它可能在50米距離上能擊穿任何現役防彈衣——雖然這和美國人計劃中600米擊穿的概念相比還是有點差距——但美國人這不是自己其實也沒搞出來呢么啊?

那麼未來呢?或許未來單兵裝甲和火力的進一步增強,將終於把士兵推向當年《星船傘兵》里設想的,大家都鑽進動力裝甲的時代了……

歡迎關注

以及到風聞社區繼續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洲火車總站 的精彩文章:

看,這坦克頭上頂了個球

TAG:亞洲火車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