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詹姆斯·卡梅隆這些導演心中,科幻電影到底是什麼?

在詹姆斯·卡梅隆這些導演心中,科幻電影到底是什麼?

今天想來說說一部最新的紀錄片。

提起詹姆斯·卡梅隆,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泰坦尼克號》,這部1997年的作品不僅之後的十多年來霸佔影史票房冠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部愛情電影。

而在2010年之後,大家又更多的會談論起《阿凡達》,這部打開了3D世界大門的作品,成功接棒前者成了影史票房冠軍,那美輪美奐的場景和細緻入微的畫面,簡直不像是虛構的世界。

這部電影在上映取得成功後不久,卡梅隆就透露了要拍續集的想法,於是《阿凡達2》成了影迷心中的期待。

可是從2014年推遲到2016年,然後又延期到2018年,現在2018年到了,我們也知道今年是不可能在電影院看到這部作品。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大部分影迷都在以為他要拍攝一部《阿凡達2》的時候,他其實卻準備同時同時製作四部電影,《阿凡達》2、3、4、5。

今年,他除了把心思花在了《阿凡達》系列的製作上,還跟AMC 電視台一起推出了一部探索科幻電影的系列紀錄片——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稍微了解一些卡梅隆的影迷都知道,他本身就是一個科幻電影出身的導演。

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拍出了《終結者1》和《終結者2》這樣彪炳科幻電影史的作品,斯瓦辛格在裡面一部扮演反派,一部扮演好人的設定也是令人津津樂道。

同時他還導演了《異形2》,這一部跟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1》陰暗風格完全相反的作品,還有《深淵》,這部使用了大量電腦特技的科幻驚悚作品也是令很多人記憶深刻……

可以說,在當今的導演裡面,他是對科幻電影最有發言權的導演(之一)。

而這部紀錄片,就是他為自己心中的科幻做一個完完整整的總結。

當然,這個紀錄片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獨舞,更是整個科幻電影界的大閱兵,屬於科幻迷和電影迷的盛宴。

導演屆的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雷德利·斯科特、諾蘭兄弟、吉爾莫·德爾·托羅……演員屆的基努·里維斯、威爾·史密斯、西格妮·韋弗、施瓦辛格……

小說界的特德蔣,劉宇昆……還有各種好萊塢的資深科幻電影製作人、劇作家、科學家,還有一個是約翰·列儂的兒子……

這些人都是他的嘉賓和採訪對象,而通過這些不同角度的折射和融合,才真正可以窺見他的科幻觀點,窺見整個電影界對科幻的觀點。

這個紀錄片一共分為六集,每集四十分鐘左右,換算成電影的篇幅的話,相當於兩部電影的長度。

六集裡面每集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分別是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來、智能機器、時間旅行。

在裡面,通過選取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科幻電影和劇集,卡梅隆一邊對話科幻導演,一邊穿插著各個領域相關人員的點評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來深入探討科幻電影。

因為選取的切入點各不相同,大家不僅可以看到人類在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不斷發展和壯大起來的歷史關係,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科幻作品在這個現實世界所體現的意義。

他們沒有刻板的用枯燥的話語來講述那些乾巴巴的科幻理論,而是通過電影本身來解讀不同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核、想要刻畫的世界觀。

六個點,每一個點都會找到對應的作品來詳細的講解,每個點連起來,並且延伸下去,直接就把科幻的立體結構給構建了出來。

斯皮爾伯格對卡梅隆說,所有科幻作品(後面修正為最好的科幻作品)都是警示寓言,這句話可以說是這部紀錄片的鑰匙。

對於科幻電影製作者而言,「科幻到底是什麼」是非常值得探討的一件事,在裡面,好幾個講述著都用了這樣的一個形容——

科幻電影就是一幅畫布或者一張白紙,他們可以在這巨大的空間畫布上畫任何東西,隨意把自己的想像投入其中,從零開始創造一個社會。

同樣的,科幻作品的背景,宇宙本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畫布,他們可以書寫任何事,打破所有限制。

在宇宙中,他們可以把一切變得美麗,他們喜歡其中幻想的一面,他們認為科幻可能是打開視野的最佳方式了。

對於通往未知的廳堂,科幻就像潤滑油,使得門更容易打開,因為未來從定義上就是無限的,那麼科幻的無限就理所當然了。

而正因為我們討論的是科幻作品,因為沒有限制,那麼任何種族、性別、教派、膚色的人都有機會。

當然,在這些大導演眼裡,科幻也不是毫無邏輯的空想,比如雷德利·斯科就特舉了一個例子表明他對科幻電影的態度。

在《火星救援》里,他通過馬特·達蒙之口說,「我要用科學把這破事兒解決了」。

他們拍電影也好,構思劇本也好,都是基於科學的態度來表達的,他們完全不覺得科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者是暢想家們用來預測未來的方式。

在他們心中,科幻從不是用於預測未來的,它關注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和我們想要去的方向。

那些優秀的科幻作品,總會質疑以及挑戰我們的信仰,我們是什麼、是什麼成為人類、什麼會讓我們動搖、或者讓我們害怕……

很可能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就是一個科幻的世界,只是我們可能已身處黑暗的未來但卻全然未知。

所以對於看科幻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我很喜歡的一個比喻就是《黑客帝國》——科幻作品只是提供了一粒紅色藥丸給我們。

這顆藥丸讓我們讓我們進入到這些作品的世界裡面之時,可以徹底底底的見識這兔子洞到底有多深,有多麼的與眾不同。

在這部紀錄片里,最讓我欽佩的一點是,卡梅隆在裡面表達觀點的時候是非常直接,不會說有所顧忌就停止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達到不同觀點的碰撞。

比如在面對著《環太平洋》導演的時候,他說《環太平洋》是一部中規中矩的科幻作品,機器人和巨型怪獸,科幻作品大抵如此。

他認為糟糕的電影只借鑒前作,優秀的電影則會連接到真實的經歷,把人性中競爭、好鬥的一面,與慈悲、感同身受的一面對立起來,單純評價善或惡,這種想法是荒唐的,因為我們人類一直都兩者兼具。

好的科幻電影是那些頌揚人類的潛能的作品,透過虛構的場景轉換成對於未來前景的嚴肅思考。

這樣看來,連超級英雄電影比如《黑暗騎士崛起》,卡梅隆和諾蘭都說這實際上也是一部科幻作品。

因為它屬於一種反烏托邦式未來的體驗,講述了未來的很多可能性。

科幻作品的世界觀設定是它如此迷人的重要原因,因此相比起故事和人物來,很多科幻導演們對於整個世界觀的架構更加痴迷。

在電影里,他們必須一點一滴的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並不存在的真實世界,這是非常困難的,也是要花很長時間的。

而且只有把他們腦中那種異常非凡而獨特的事物,以一種非常有親切感的方式表現出來,才能令人信服,所以他們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這上面。

這點來看,很多科幻小說作者也如出一轍,比如大劉,很多人都說大劉寫人比較符號化,我想,這也許是因為他更注重對世界的刻畫、對未來的描繪,人物很多時候只是他們去觀察這個宇宙的一個視角。

網上那個很火的爭論,怎麼評價劉慈欣不喜歡漫威電影,原因就在這裡,他不喜歡漫威很正常,因為這與他的協作理念完全相反——

一個注重世界,一個注重人物。

所以我們也能理解一心一意構建《阿凡達》世界的詹姆斯?卡梅隆,也曾經發表過他不喜歡漫威電影的觀點(當然這完全不影響其他人對漫威的喜愛,就像不影響《環太平洋》照樣有自己的粉絲)。

除了探討科幻作品本身,在裡面他們也分享了自己跟科幻的故事和拍電影的趣聞。

比如對很多導演都影響至深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卡梅隆就說,他在這部電影剛上映的幾年內看了十八遍,而且都是在電影院看的。

又比如斯皮爾伯格,他說自己最初對科幻有興趣,是在他六七歲的時候,他父親用一個硬紙筒造了一個直徑五厘米的反射望遠鏡,他第一次看到了天體,看到了被土星環圍繞著的土星。

他的父親還有一次把他帶到了新澤西州的某處小山坡上,在那裡有幾百人躺在野餐凳子上,一起仰望著天空,看流星滑落,當時他就在想,如果有機會一定拍一部科幻電影。

後來他真的成了導演,他直接把這個神奇的體驗放在了《第三類接觸》里。

再比如《銀翼殺手》電影里的最後那首詩,一直就流傳著演員自己寫的說法,雷德利證實了這點,他還說,當時在片場的他聽完這首詩,他都快熱淚盈眶了。

而影片的最後複製人羅伊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雷德利也給了肯定的答覆(看的時候我突然想,幸好卡梅隆沒問他主角是不是複製人的問題,不然斯科特回去又要跟哈里森·福特吵了)……

而跟諾蘭,他們則談了很多關於時間旅行的問題。

誠然,沒有人會不對過去和未來感到好奇,所以時間旅行才會如此迷人。

諾蘭說,人們總是問他為什麼對時間感興趣,他說因為我們一直活在時間裡,我們似乎是想要抓住每分每秒,我們絕望的想要抓住當下的現實,但它總會流逝……

於是他常常會忍不住去想,要是我們能抓住時間、要是我們嫩個扭轉那一刻、要是我們可以回到過去那一刻,會怎麼樣?

所以在拍攝《星際穿越》的時候,對於時間相對性的理論,他拜訪了許多業界頂尖專家,這也是整個拍攝過程最讓他著迷的部分。

談到最後,他們甚至還發了一個腦洞,我們是不是在一部已經排好的電影里,膠片早就在某個地方卷好了?

我們可以隨意快進或倒退,但結局永不改變。這樣看來,我們豈不都是時間線上的傀儡?雖然這有些宿命論的意味,卻真的非常迷人。

拍過這麼多科幻電影,對「是否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討論也是這些導演的關注點。

斯皮爾伯格說,他其實非常願意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他覺得自己有資格親眼看到UFO,他拍過《E.T.》、拍過《第三類接觸》、拍過這麼多科幻電影,他一直盼著能看見一次UFO,但他就是從沒見過。

卡梅隆打趣道,因為外界一直傳言說斯皮爾伯格是外星人入侵的先鋒,幾十年來,他拍了這麼多科幻電影,就是一直有意放鬆人類的警惕。

所以外星人才會躲著他,因為外星人也不希望傳言成真(哈哈)。

斯皮爾伯格非常無奈的說,他遇到過上百號人說自己見過UFO,他會躲開鯊魚,但他並不想躲著UFO啊……

而談到為什麼科幻電影里的很多外星人都很醜陋,斯皮爾伯格又說,他不想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傢伙,一出場就讓觀眾齊聲發出「哦……」這樣的聲音。

他們要的是一個完全全新的奇異生物,而不是一個萌萌的寵物(這對於國內的很多劣質科幻電影來說,真是大大的諷刺)……

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其實也都只說了這部紀錄片的一些我感到有趣的地方。

當然它講的完全不只是這些,在裡面更多的還是對於不同作品的解讀,比如對《降臨》裡面不同溝通方式的延伸討論,比如對哥斯拉和異形的發展過程的討論,比如對《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影響力的討論……實在太多料了。

全部六集裡面,每一集都乾貨滿滿,從上古的科幻作品到最新的科幻電影,都全面的覆蓋了起來。

可以說把裡面提到的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看完,基本上就可以成為一個資深科幻專家了。

這麼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對於熱愛電影、熱愛科幻的人來說,絕對不容錯過。

那麼作為粉絲的我們,還不在看世界盃之餘,跟隨卡梅隆的鏡頭,暢遊在這科幻的海洋里……

(完)

我還有以下科幻的文章推薦與你——

=======我,二維碼君=======

=======你,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葉掉落在樹上 的精彩文章:

TAG:秋葉掉落在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