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藍靛:古老的色彩體驗

藍靛:古老的色彩體驗

印染,讓本來簡單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讓單調的服飾有了色彩的體驗。在印染顏料中,除了礦物原料外,最早使用的生物染料應該數藍靛了。

「終朝采綠,不盈一掬,終朝采藍,不盈一襜。」是《詩經-小雅.采綠》中的句子,本來是描述一種思念的情緒,卻不知不覺告訴我人們另外一個秘密,就是那時候已經開始採集藍靛作為染料了。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實也是對藍染工藝中的一種現象的總結,只不過被《荀子.勸學篇》應用到勸柬學生中,「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學無止境,不要畏懼權威。不過也說明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對製作印染用的藍靛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規程。

東漢時期陳留《藍賦》序中說:「余就醫偃師,道經陳留,此境人皆以種藍染紺為業。」說明那時候北方甚至有大面積種植藍靛,並以印染為生了。

到了隋唐時期,藍靛和印染織品還成為商品出口到西亞、歐洲、東南亞和日本,換取大量稀罕物品和珠寶玉器呢。印染大師還東渡日本,專門傳授用藍靛染色的技術,並寫出專著《延喜式》。那時的藍靛染色已經形成了一項產業。

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對藍靛的認識更深刻。明代嘉靖年間纂修的《貴州通志-風土誌》中記載:「永寧州靛山在慕役司(今鎮寧),水迥山轉,其中深箐可種藍,藍有木藍,繆藍,耕久而益有收,山箐之中,積數百年之枯葉爛柯,刀耕火種,土尚暖,寒則不生,歲必異地而植。」說明當時在貴州種藍靛已經普遍盛行,且有了很好的經驗,並對藍靛的種類有了清楚的分類,並有固定的種植規律。到清代,貴州地方志對藍靛的記載更多。《貴陽府志》說:「黃平山多田少,山澗多植藍靛。」在小農經濟時代,藍靛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作物。至今在貴州的少數民族地區仍保持著種藍的習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小片藍地。像在荔波堯古那些村寨附近,常常會看到一排排的藍靛池,甚至成了一道風景線。還有專業種植和製作藍靛的靛農,已經將藍靛製作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收益項目。關鍵是信息流通不暢,直接出售藍靛的價格不高,傷害了群眾的利益。

今天是藍靛染色技術的發展,是古人始料未及的。最初的藍靛染色只是局限在揉染,即把藍靛葉和織物揉在一起,揉碎藍靛葉,讓汁液浸透織物,然後晾在空氣中轉化為靛藍。今天水族在印染藍色時,還在繼續著這樣的工序。後來人們發現了把布帛浸在藍靛葉發酵後澄清的溶液里染色,可以得到更多的顏色。這就是鮮葉發酵浸染法,是揉染的發揚光大。據說發酵浸染的發現也是一種偶然,是由於制好的染池浸染不及時,泡有葉子的染液自行發酵和氧化,變成泥狀的沉澱物,染出的顏色怪異,但又捨不得丟棄,才慢慢琢磨出了一套發酵染色法。《群芳譜》記載:至於秋月,煮熟染衣,只有小藍,「每擔用水一擔,將葉莖細切,鍋內煮數百沸,去渣盛汁於缸,每熟藍三停,用生藍一停,摘葉於瓦盆,手揉三沙藍,染工俱於生熟藍汁內斟酌」。可見,用藍靛染色雖然牢固,但過程繁瑣。

藍靛實為爵床科的馬藍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葉對生,干時黑綠色,倒卵狀橢圓形,以堪為藍靛,染青碧而得名。《四民月令》中提到「六月可種冬藍。冬藍,大藍也,八月用染也」。

在貴州的荔波、三都等地,用來製作藍靛的馬藍有多種,野生的也很多,當地統一都叫板藍根。但主要還是群眾自己種植的藍靛,亦稱板藍或南板藍,葉子比野生的板藍根要厚實,產的靛汁要多些。種植技術也比較簡單,少數用種子繁殖育苗,但絕大多數都是採用無性繁殖,即入冬前將藍靛的莖采割下來,捆成捆,放置在洞穴裡面,等冬天過後,直接將這些莖桿栽種到地里,就長出了新的藍靛。

藍靛不僅能用來染色,也可用來做葯。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草本》中,就曾將藍靛列為上品。「其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蟲歧,注鬼、蟄毒,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平澤。」後來,歷代編纂的本草及醫藥書籍也多有記載藍靛的功效。唐代陳藏器編著的《本草拾遺》中說:藍「敷熱瘡,解諸毒,滓敷小兒禿瘡熱腫」。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凡藍五種,辛苦、寒、無毒」,「止血、殺蟲、治噎膈」。在貴州三都、荔波一帶,都知道藍靛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效,特別是腮腺炎(當地稱為馬夾嘴或襯兒皇),用藍靛腳塗在患處,幾天就好了。

就算化學染料已經非常普及,今天的荔波、三都、平塘、獨山一帶的布依族、水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都仍然保持著栽培板藍用於製作藍靛傳統。具有文字活化石之稱的「水書」還專門有關於藍靛的記載。雖然生物染色有時不很牢固,會慢慢地掉色,但人們普遍相信自然來源的染色比化學工業製造的染色更安全。時至今日,當地的少數民族還一直沿襲著這一民族工藝,布依族也好,瑤族也罷,他們的土花布都是用藍靛著色染出的顏色。有的是先織成白布後直接染布,比如扎染、蠟染等,而更多的是將棉線先染色後再織成土花布。

藍靛製作主要有六道工藝流程。即:建池→採料→浸泡→濾渣→沉澱→出靛。

建池:選在水源良好的水溝邊建池。池的規格大小,根據家庭靛染多少而定。池形大多為圓形,口大底小,利於收回沉澱物,四周用石灰粉沙漿粉刷,要求滲透水,池的底部留有排水口便於下道工序的濾水。

採料:馬蘭春季種植,夏、秋尾(一般在8、9月份)採收新鮮莖葉置於建好的池裡備用。

浸泡:將鮮馬蘭整株投入建好的靛池浸泡5~6天,直至軟化腐爛(呈黑或藍色)為止。

濾渣:將浸泡好的葉莖,用特製的工具對著池內用力反覆攪拌,使得池內的水上下攪拌均勻,濾去渣質。同時,按照比例加生石灰再次攪拌約1-2小時左右即停。

沉澱:將攪制好的藍靛溶液(呈藍色泡沫)沉澱2—3天,待沉澱物完全沉澱到池底和池邊,排干水後呈深藍色的糊狀沉澱物。

出靛:將水排干後,用特製的木片或牛骨片作為出靛工具,刮下沉澱在池邊和底部的沉澱物(如刮不幹凈可反覆用少量的水沖洗),置放到小池子沉澱3天即得藍靛膏。

南方的藍靛製作工藝,是中國少數民族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不僅取決於其經濟價值的大小,同時還具有科研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的探討 的精彩文章:

TAG:生命的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