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趣」.「淺絳」.「余固不能獨飽也」.沈周

「理趣」.「淺絳」.「余固不能獨飽也」.沈周

沈周《廬山高圖》

名動天下的中國古代畫家,大凡出仕不第,或因政治受挫,於仕途心灰意冷之後,而寄情于山水,最終留下「淺絳」畫卷。如黃公望。然而,自身各方面條件優越,本可一展抱負卻不願意出世為官的,一生「理趣」於林泉者少之又少。

吳門畫派之首沈周,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沈周 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當代畫史認為:沈周是吳門畫派之旗幟,一代宗師,為明代畫壇巨峰。也有人認為,沈周是寫意花鳥畫的真正開啟者。

明代張丑說:「夷考宣和、明昌(沈周)」「畫品以理趣為主」「往往手題他人畫筆,為應酬之具」。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上說,沈周畫風:「近元人,山水為尤」。沈周最具特色的生活言論是「余固不能獨飽也」。

從張丑等人對沈周的評價以及沈周處世之道來看。至少我們可以得到如下歷史信息。一是沈周繪畫思想以「理趣為主」;二是沈周繪畫的風格「近元人,山水為尤」;三是「余固不能獨飽也」,故「往往手題他人畫筆,為應酬之具」。這些信息歸納起來,可以概括沈周的藝術觀和人生觀。一是,沈周的藝術觀是重視「理趣」。風格近似於元代繪畫風格,尤其是山水畫則是他追求「元人山水」「理趣」的外在表現。二沈周提倡「余固不能獨飽也」,是他樸實自然的人性本源。這或許也是沈周心中的「理」。

沈周《空林積雨圖》

「理」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籌。《莊子》說理是「天理」、「萬物之理」。「天理」指自然之理。「萬物之理」指事物變化之理。明代理學家們強調「萬物皆有理」,畫家主張窮理盡性。趣呢,顯然「趣」是主觀的觀念。畫家提出的窮理目的,還是盡性。盡性就是盡性情,盡情「趣」。從本源上說,性情、情趣、趣味,都是「理趣」的範疇,是美術作品中內涵的一種精神氣質和狀態。

沈周《京江送遠圖》

「理趣」,不是靠臨摹幾幅名畫臨摹出來的。是在長期的不斷深化的對事物「窮理盡性」的活動中形成的。當靈魂到肉體真正融入大自然的「理趣」二字時,「匠氣」「火氣」「躁氣」「人間煙火氣」,也就不在情趣之中了。顯然,「理趣」,是沈周一切繪畫活動的基點。

元人山水是什麼風格呢。倪贊,強調「意筆草草」。黃公望筆墨,「簡遠意邁」。吳鎮「墨色清、靜、幽、靈、淡」。王蒙「蒼鬱深秀,滿而不悶」。從元四家的作品風格看。強調寫意、理趣是元人畫家普遍性的共識。

沈周《仿大痴山水圖》

沈周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理趣」之路呢。有人說沈周40歲之前,師杜瓊,而杜瓊師王蒙。40歲之後,畫法嚴謹深秀,用筆蒼勁沉著,墨色濃厚,氣韻雄逸。我認為,一些人說沈周出生書香門第,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的提法,有點欠妥。中國封建社會,固化的教育模式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就是說只有通過科舉,也就是現在的「應試教育」,才能出人頭地。從沈周的一生不仕看,他沒有絲毫科舉的意願。怎麼能說他受到那種「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良好的家教呢。如果說他在幼年時代受祖上的影響,恐怕是對繪畫耳熟而已。應該說在更多的時間裡,祖輩、父輩對沈周的田園興趣是一种放縱。也正是這种放縱,使沈周對應試科舉制度的興趣蕩然無存。其實,教育孩子,最關鍵就是基礎教育。就像現在人教育孩子,從(有的從幼兒園開始)小學開始,就掐死孩子的童真的念頭,死死將孩子綁在應試教育的戰車上。如果看不住,孩子一旦野了,興趣不在學習上,日後肯定無法適應應試教育制度,甚至被現代社會所拋棄。沈周自小就情系田園,極有可能,是長輩放縱了他。沈周的天性沒有受到任何束縛,反而自由自在的發展,對「理趣」的愛好,與日俱曾,最終轉化到淡泊的「元人山水畫」上。遠離應試教育制度,也就「一生不仕」了。關於這一點,從沈周早期的作品可以端倪。他早年作品,以盈尺小品為主,以田園生活中的恬適自在,自得其樂為主題。筆者以為,他早期作品,不是嚴肅的藝術創作,而是自由自在的玩耍取樂的結果。是發自肺腑的興趣、興緻、理趣。這是沈周作品「理趣」的起源。

沈周《東庄圖冊》

有人說,沈周師王蒙。其實沈周和王蒙根本就不是同一時期的人。王蒙比沈周大100多歲。沈周生於1427年,王蒙生於1308年。可見他們並無實際上的師徒關係。一些人說沈周師王蒙,實際上是一種隔代師承。而且這個隔代師承,也是因為客觀環境所局限。沈周所生活的地方,是王蒙作品流傳最多的地方。沈周隔代師承王蒙,是客觀必然的結果。王蒙的筆意,對他的成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後人從他山水畫中觀察到的細密幽深的風格,有王蒙的筆意。這也是他成為「細沈」的原由。

四十歲以後,沈周「理趣」視野愈加開闊,他博取眾長,瀏覽宋元各家,繼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的水墨淺絳體系。兼學南宋名家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剛柔相濟,最終一改王蒙細筆風格,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渾。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後人據此,又稱之為「粗沈」。

縱觀沈周筆意和風格的變化,無論是「細沈」還是「粗沈」,均與他早期放縱起來的田園志趣密切相關。也與他「余固不能獨飽也」的豁達胸懷,密切相關。其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渾的淺絳山水,本源是對《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的融會貫通。沈周走出一條不同於應試教育的繪畫之路。

丹青居士

2018.6.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畫人生 的精彩文章:

品山水畫者.品道也

TAG:詩畫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