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林少華的最後一課與象的失蹤

林少華的最後一課與象的失蹤

原標題:林少華的最後一課與象的失蹤


我仍然在這急功近利式的世界上依據急功近利式的記憶殘片,到處推銷電冰箱、電烤爐和咖啡機,我越是急功近利,產品越是賣得飛快。我們的產品宣傳所取得的成功甚至超過了我們不無樂觀的預想,我於是得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村上春樹《象的失蹤》


林少華的最後一課與象的失蹤


文/吳可彥


林少華不僅是《挪威的森林》等村上作品的譯者,還是一名擁有三十五年教師生涯的老師,2017年的冬天他上了最後一堂課,上完便告退休,在這堂課上他講了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象的失蹤》。

「最後一堂課是研究生課,可坐四五十人的教室里只坐了十人,十名研究生——八名女生,兩名男生。十人坐成一排,如加長的刪節號,又如空曠的荒野中孤獨穿行的動車組,是的,教室儼然荒野,三面牆、一面窗、天花板、地板,利利索索,了無裝飾。」


這是林少華老師對這最後一堂課的描述,我不禁想起《象的失蹤》的開頭,那是一篇關於大象的新聞報道:


「失蹤的不僅僅是大象,一直照料大象的男飼養員也一同無影無蹤,人們最後見到大象和飼養員是前天(即5月17日)傍晚5點多鐘,5個小學生來象舍寫生,5點多之前一直用蠟筆為大象畫像來著。這幾個小學生是大象的最後目擊者。」


以上兩段描述之間似乎有某種互文關係,林老師對應飼養員,講台對應大象,十名研究生對應五名寫生的小學生,小學生是最後的目擊者,研究生是最後的見證人。


《象的失蹤》收錄於短篇集《再襲麵包店》,裡面有這樣一個警告:「無論式樣多好的東西,都必須同周圍保持諧調,不然毫無意思,顏色的諧調、式樣的諧調、功能的諧調。」

文學與這個社會的關係相當不協調,文藝青年就是一群不打算和環境妥協的傢伙,林老師在最後一課希望學生不要把論文作為獲取學位的權宜之計,林老師專註語言專註文學,他是永遠的文藝青年,他退休了,希望他不會「失蹤」,希望文學不會「失蹤」。


《象的失蹤》的主人公「我」在一家大型電器公司廣告部工作,想做一些沒有廣告味的廣告,於是約了一位雜誌女編輯做「採訪」,採訪過後閑聊,「我」才不小心對她說出了大象失蹤的實情。


從各種跡象可以看出飼養在鎮上的這頭大象對「我」有特別的意義,「我」很喜歡大象,傍晚時常常爬到後山上透過象舍的通風口看象,象的失蹤使「我」已經戒掉三年的煙癮重新發作。


就在一個平凡無奇的傍晚,象舍已經關閉,飼養員給大象做一些清理工作,「我」透過通風口看見大象與周圍環境失去了平衡,直接地說是年老的大象忽然萎縮,從腳上的鐐銬中解脫。


「我」才是真正的最後目擊者,但是並沒有給警察打電話,因為沒有人會相信大象能忽然萎縮,甚至大象與飼養員有可能是直接萎縮到消失,象舍周圍沒有大象的腳印,象的失蹤是與環境失去平衡的結果。

「我往往感到周圍正在失去其固有的平衡,這也許是我的錯覺,也許是大象事件之後自己內部的某種平衡分崩離析,從而導致外部事物在我眼中顯得奇妙反常。」


目擊那種「失蹤」的確非常毀三觀,事發突然,超過現實的邊界,這是村上的象徵手法,那頭失蹤的大象代表了所有不合時宜的美好事物。


前不久一部拍攝手藝人的紀錄片感動許多人,在豆瓣得到8.9的高分,片中的各種手藝正在失蹤或者已經失蹤,紀錄片拍攝了傳統的造紙、羊皮筏子、油紙傘……卻因為拍得太過真實被26家電視台拒播。


許多人批評林少華的翻譯是給村上春樹化濃妝,認為林少華的翻譯讀起來拗口,不過林老師始終堅持林語堂對翻譯提出的三個標準:忠實、通順、美,而以美(傳神)為最高標準。

「美」是什麼?這個東西消耗了許多時間,翻譯的時間和閱讀的時間,忠實和通順就夠了,這樣才能和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協調。


「我仍然在這急功近利式的世界上依據急功近利式的記憶殘片,到處推銷電冰箱、電烤爐和咖啡機,我越是急功近利,產品越是賣得飛快。我們的產品宣傳所取得的成功甚至超過了我們不無樂觀的預想,我於是得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這是村上的反諷,也是村上的無奈,這篇小說的末尾十分悲觀,「大象和飼養員徹底失蹤,再不可能返回這裡。」


而村上在處女作《且聽風吟》的開篇是這樣寫的,「那時大象將會重返平原,而我將用更為美妙的語言描述這個世界。」


兩相比較令人傷感,寫《且聽風吟》的村上不到三十歲,還相信大象會回來,寫《象的失蹤》時村上三十六歲,大象回不來了,還能用美妙的語言描述這個世界嗎?


村上的語言越來越具有批判性,《奇鳥行狀錄》中與社會的暴力意識作戰,《海邊的卡夫卡》中挑戰深入骨髓的醜惡人性,到了最新的《刺殺騎士團長》,筆端直指邪惡的軍國歷史。


村上把現實以及各種可能性都告訴我們了,多讀村上春樹的書就不用害怕失蹤,因為他筆下有許多人物活在「失蹤」的狀態下,在孤獨中過得好好的。


所以,失蹤就失蹤吧,一個內心充實的人不需要和這個世界協調!


(全文完)



作者簡介


吳可彥1990年生,出版有長篇青春懸疑小說《星期八》,短篇小說集《八度空間》。



本期編輯:小站


投稿郵箱:2479791180@QQ.COM


關於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