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書編纂的官方典籍
張玉書(1644-1711),江蘇丹徒人,字素存,號潤浦。他從中進士步入仕途,到官至相位,歷經五十餘載,被譽為「太平宰相」,其個人行跡生動反映了康熙朝政治、經濟、文化繁榮發展的盛況。他先後參與官方文獻編纂活動近二十次,擔任過許多重要典籍的總裁、總閱或總校官,用其知識淵博的特長和修書的理念,指導各類官方文獻的編纂,為順治和康熙兩朝的文治,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仕宦生涯與編纂典籍相始終
張玉書所生活的時代主要在清康熙朝,而康熙朝正好是清代官修圖書事業的大發展時期,這就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說張玉書在康熙朝為官五十年,其仕宦生涯幾乎與編纂書之相始終。他曾利用職務的便利和康熙皇帝的器重,參與了許多康熙朝官方文獻的編纂。他還數次向康熙皇帝提出纂修書籍的建議,成為康熙朝官修書籍乃至文化政策積極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張玉書順治十八年(1661)中進士,入選庶吉士,後授職翰林院編修,此後又歷任左、右庶子,充任日講起居注官。康熙十九年(1680),他因在乾清宮進講理學,回答得體,得到康熙帝賞識,經部議加給詹事府詹事頭銜,加升一級。第二年,又升為內閣學士,充任經筵講官。不久遷職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二十六年(1684),升為刑部尚書,又調任兵部尚書。二十九年(1687),授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翰林院編修的職責之一是修纂史書;起居注官的職掌,有「侍班扈從」和「記注」兩種,張玉書在任編修和起居注官期間,就參與過修太宗、世祖兩朝實錄與康熙朝起居注。康熙六年(1667)纂修《世祖實錄》、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太宗實錄》張玉書都參加了。根據《聖祖實錄》的記載,張玉書不僅以漢人纂修官的身份參與了《世祖實錄》的纂修,還代表實錄館臣上謝表。在張玉書以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期間,他不僅參加了編寫《康熙朝起居注》,還參加了《日講四書解義》的撰寫。
擔任官修書的總裁等官職
隨著職務的升遷,張玉書開始擔任官修書的副總裁、總裁、總閱、總校等官職。據實錄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命內閣學士徐元文為《明史》監修總裁官。掌院學士葉方藹、右庶子張玉書為總裁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大學士勒德洪等奉敕撰第一部方略——《平定三逆方略》,記述紀平定三藩事,張玉書任副總裁官。
《御制清文鑒》是康熙十二年(1673)敕諭翰林院學術傅達禮開始編纂的一部滿語字典,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才最後成書。在該書的參修中,張玉書以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身份擔任總裁官。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張玉書被任命為《三朝國史》副總裁;七月,補徐元文缺任總裁。康熙四十年(1701),張玉書建議康熙帝修纂《平定朔漠方略》,並任總裁,纂成《親征平定朔漠方略》。他又「官司寇,總裁律例,更定輕重之比」,擔任了《大清律例》總裁官。
康熙四十三年(1704)至五十年(1711)間,張玉書以大學士職領修《佩文韻府》,以元陰時夫《韻府群玉》與明凌稚隆《五車韻瑞》為基礎,匯抄類書中有關材料增補而成。此書編纂張玉書出力甚多,「《佩文韻府》則公親自采輯,補原纂所未備」。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帝命張玉書、查慎行等編纂《佩文齋詠物詩選》,彙集漢魏六朝至明代詠天文、地理、人事、蟲魚、鳥獸、草木之詩作,為歷代詠物詩總集,該書康熙四十六年(1707)成書。
康熙四十九年(1710)至五十五年(1716),康熙帝又命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康熙字典》,張玉書擔任總閱官。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康熙帝還曾命張玉書臨時代替陳廷敬校閱《朱子全書》。
另在丁傳靖的《張文貞公年譜》中,還有這樣的記載:「《三朝國史》《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平定朔漠方略》《政治典訓》《治河方略》,公俱奉命為總裁官」。丁傳靖編張氏年譜所依據的史料是王掞所撰《文貞公行述》。王掞與張玉書同朝為官,對康熙朝修書活動十分熟悉,所記可信度不用質疑。
取得成就的根基在鎮江打下
在張玉書所編書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類書《佩文韻府》和字書《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是清代官修大型詞藻典故辭典之一,專供文人作詩時選取詞藻和尋找典故,以便押韻對句之用的工具書。在編輯《佩文韻府》的過程中,張玉書親自采輯經史,花了很多精力。此書從康熙四十三年(1704)開始編寫,到康熙五十年(1711)完成。書的正集分為444卷,單字約10000,引錄詩文詞藻典故約140萬條。《佩文韻府》所收之詞,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們查閱古代詞語、成語和典故出處的極為重要的工具書,對於語言學習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編撰的又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此書康熙四十九年(1710)開始編撰,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完成,歷時六年。在六年的時間裡,他們對傳統字書進行了大規模的集中整理,吸收了歷代字書編纂的經驗,字典採用部首分類法,按筆畫排列單字,字典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分別排列214個部首,並按韻母、聲調以及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共收錄漢字47035,內容引用了古代詩文以追溯字源,同時還註明了歷代的用法以佐證其變遷。《康熙字典》問世後,社會影響巨大。它的文字、音義、書證被廣泛引用,它的體例也成為了後世出版字書的藍本,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是當時中國收錄漢字最多的古代字典。
張玉書為什麼能在編纂書的領域取得傑出的成就,與其家學的傳承和個人的才華是分不開的。他的父親張九徵,字湘曉,「博學厲行,精《春秋三傳》,尤邃於史」。受家學淵源影響,張玉書也長於史學,「總裁《明史》,多秉承家學焉」。張玉書的聰慧在鎮江也是出了名的,「讀書過目成誦」,從小就養成了博聞強記的本領,長大後「學問淵雅,風度嶷然」,又在翰林院十餘年,博覽群籍,久經錘鍊,為其在編纂官方典籍文獻上展示才華打下了根基。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