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悲鴻:一匹不斷奔跑不知疲倦的馬

徐悲鴻:一匹不斷奔跑不知疲倦的馬

GIF

15

徐悲鴻:一匹不斷奔跑不知疲倦的馬

提起徐悲鴻,大家第一反應就是他畫的馬,他畫的馬是一絕,他就像一匹不知疲憊的馬,一直在往前奔跑,從來沒有停下腳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徐悲鴻和他畫的馬。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6歲時跟著父親讀四書五經,後來又學繪畫)。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的徐悲鴻,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

母親魯氏是位淳樸的勞動婦女。徐悲鴻9歲起正式從父習畫,每日午飯後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還能為鄉里人寫「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

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

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 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奔馬圖》

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群馬》

徐悲鴻的群馬,是徐悲鴻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馬取材於1940年克什米爾當地的駿馬,徐悲鴻當時見到此馬格外興奮,《群馬》靈感油然而生。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繪了兩匹背向觀眾的馬,後面又配一匹側向的馬,為了使畫面有變化,又在右邊畫了一匹低首覓食的馬。

《珍妮小姐畫像》

為畫家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作於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鴻時年44歲。此作品是徐悲鴻為了支持國內抗戰,而在南洋舉行義賣募捐時的作品。畫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廣東,為當時星洲名媛。在當時傳為佳話。此畫得到畫籌四萬新幣,為這一時期與南洋募捐中畫籌最多的一幅(總數為十一萬一千多元新幣),徐悲鴻本人也是非常滿意這幅作品,特意請攝影師為其和畫作拍照留念,後成為《悲鴻在星洲》一書的封面。

《九方皋》

九方皋故事記載於《列子》:伯樂暮年之向秦穆推薦九方皋找千里馬的故事。作品是一件非常完整和精彩的以線為主要表現手段和描繪方式的優秀的中國畫作品。

《田橫五百士》

這幅《田橫五百士》是徐悲鴻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記·田儋列傳》。田橫是秦末齊國舊王族,繼田儋之後為齊王。劉邦消滅群雄後,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逃亡到一個海島上。劉邦聽說田橫深得人心,恐日後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橫的罪,召他回來。正是有感於田橫等人"富貴不能淫,

《負傷之獅》

創作於1938年,當時日寇侵佔了大半個中國,國土淪喪,生靈塗炭,徐悲鴻怨憤難忍。他畫的負傷雄獅,回首蹺望,含著無限的深意。他在畫上題寫:「國難孔亟時與麟若先生同客重慶相顧不懌寫此以聊抒懷。」表現了作者愛國憂時的思想。這是一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畫作。中國被稱作東方的「睡獅」,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中國東北大部分國土雄獅。這頭雙目怒視的負傷雄獅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準備戰鬥、拼搏,蘊藏著堅強與力量。

威武不能屈"的"高節",著意選取了田橫與五百壯士惜別的戲劇性場景來表現。

《愚公移山圖》

作於1940年,1939至1940年,應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之邀,徐悲鴻赴印度舉辦畫展宣傳抗日,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油畫寫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卻是這幅《愚公移山圖》》國畫。其故事取材於《列子·湯問》中的一個神話傳說。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聽說下方公眾號有大量傳統文化乾貨,

你的朋友都關注了,你還不來看看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竹子定律」(說的真好)

TAG:佛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