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造像藝術溯源
GIF
來這裡找尋,與你同樣高品味的1%的孤獨者
(長按可複製)
中國禪意雕刻原創品牌-禪意人文雕刻朝聖者
倦勤秒刃藝術館-關注中西方不一樣的文明和藝術
倦勤軒
中國禪意雕刻原創品牌
佛教造像般分為佛像、菩薩像、高僧像等數類,而彌勒造像具有彌勒菩薩,彌勒佛、化現布袋和尚的形態,是具有三大部類豐富造型的佛教造像。
彌勒造像可知的形式至少有如下數種:
交腳菩薩、倚坐佛像,倚坐菩薩、半跏思惟菩薩、布袋和尚形象、立姿佛像,結跏趺坐佛像、立菩薩像,彌勒上生、彌勒下生及上生與下生的組合像,遊戲坐姿的布袋高僧形象。
在古印度,佛像起源於西北部的犍陀野地區,其佛像造型樸素,身著僧衣,而菩薩造型則有如貴族,華美雍容。其頭上束髮,身上飾有項圈、臂釧、腕鐲等等瓔珞珠寶,布帛繞體,形容莊嚴。犍陀羅雕像之中彌勒菩薩十分具有代表性。
中國出現彌勒造像,在文獻中最早的記載是在十六國符秦時期。《釋道安傳》記載:「符堅遣使送外國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結珠彌勒像、金縷銹像、織成像,各一張。」
唐代以後,各式各樣的彌勒均讓位於中國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
相傳五代後梁時,奉化岳林寺出了一位僧人,法名契此,自號「長汀子」,身矮腹大,笑口常開,常以杖荷一布袋,凡所需用具,皆貯於袋中,且有18小兒與之在街頭市肆追逐嬉戲,常有神奇舉動,人稱之為「布袋和尚」。
以布袋形象塑造彌勒,逐漸成了中國佛教的象徵,不僅中國所有寺院這樣做,而且在東南亞、朝鮮、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凡有佛教信仰的地方,都可以見到布袋和尚笑容可掬的形象。
布袋彌勒的造像,如此普及,長盛不衰,受人喜愛,不是偶然的。它相當充分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笑口常開,顯示了積極樂觀,無憂無慮,和藹可親。大肚皤腹,顯示了大度寬容,與人為善。而這種態度寄託於彌勒佛像中,成為禪佛勸善文化的重要形象載體。彌勒佛造像由於其親切和善的外形,以及豐富的禪意內涵,衍生出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造像形式,逐步成為收藏家鍾愛的題材之一。
公眾號文中作品及圖片,均為倦勤軒原創雕刻製作&拍攝供圖。
文字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權益影響,請及時告知酌改,感謝!
TAG:倦勤軒文玩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