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米股票值不值得買?

小米股票值不值得買?

小米股票馬上就要在港股上市了。作為科技媒體,我們也測試了不少小米的產品。突然想聊聊即將上市的小米的股票值不值得買。

投資和評測其實有些相似,都是了解一個產品/一家公司之後再給出評價的過程。

首先,

看看小米的估值

即將在港股上市的小米,原本有相當大的把握衝擊 1000 億美元,不過最近兩天小米推遲上市,並把估值下調到 550 億到 700 億美元,也就是大約 3200 人民幣到 4500 億人民幣。

這是什麼概念呢?樂視的巔峰時期市值 1500 億人民幣;新能源和汽車的比亞迪,港股和 A 股的總市值大約 2000 億;和雷總「小賭」過一次的格力,市值大約 3000 億左右。而 BAT 中市值最大的騰訊,去年巔峰到達了 40000 億(注意,四個零)。

雖然一般情況下,「估值」會比市值偏高一些,但是當我把這幾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市值列出來的時候,多少可能還是和你想像中的畫面有一些出入。比如一家幾乎不涉及硬體的互聯網公司(騰訊),市值竟然是一家做實業、重資產製造業(格力)的十幾倍;而小米的目標估值竟然是一家涉及新能源和電動車企業(比亞迪)市值的一兩倍還多。

該不該看好小米?

市盈率里有真相

利潤是資本市場無法左右的客觀事實,你今年掙了多少就是多少,但如何把這些掙來的錢量化成為看好(或不看好)的標準呢?答案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的含義是,如果我投資了一家公司,按照公司最近一年贏利能力,我需要「多少年」把投資的本錢掙回來。這個「多少年」就是市盈率。比如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 20 倍,就是說投資它之後,我 20 年可以收回本錢。

另一個相對好記的規則是,你願意為了賺 1 塊錢而付出多少錢?如果市盈率 20 倍,相當於每年付出 20 元賺來 1 塊錢(實際的投資周期複雜得多,只是為了便於理解);所以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越好。

市盈率的計算公式是:

市盈率 = 每股市場價格 ÷ 每年每股的盈利

市盈率 = 市值(股價) ÷ 每年盈利

如果有兩家公司的贏利能力一樣,但是一個所處的是即將爆發的新能源市場,一個所處的是一個已經十年沒有增長的夕陽行業。那麼資本市場對兩家公司回本年數的期望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市盈率雖然反映的是投資回報所需要的年數,但是本質上反映的是資本市場對你所在行業未來的看好程度。

比如蘋果去年一不小心掙了接近 500 億美元,三星掙了 360 億美元。同樣是和科技產品沾邊,蘋果是一家面向消費者的創新性硬體公司,只要蘋果未來能持續的創造好的硬體,那麼這就一直會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而三星掙的大部分錢,都是作為供應鏈上游賣儲存、賣內存賺的錢,三星能賺多少,不光要看自己能生產多少,還要看蘋果這樣的下游廠商能賣出去多少。所以市盈率參考的就更偏向於傳統行業,只有 11 倍市盈率。而谷歌和騰訊這樣的軟體公司,現在每年賺的錢不多,但是投資者非常看好谷歌和騰訊所在的互聯網行業的成長性。

比如哪一天,騰訊突然宣布微信十元會員,可以看對方是否已讀信息,可能瞬間就會帶來數十億的現金,所以哪怕每年的利潤並不高,但是他們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是 32 倍。

適應了資本市場這種以「利潤*行業成長性」的估值的思維方式,我們來審視下小米 —— 綜合硬體利潤率不超過 5% 的小米,賺錢嗎?

根據小米招股書來看,拋開財務統計方法和小米上市股東權益變動,2017 年是小米最賺錢的一年。總收入 1146 億,凈利潤 53.62 億。超過 98% 的 A 股上市公司,比順豐、中興、比亞迪等公司都要高。

按照 3200~4500 億元的估值,以及 53.62 億的凈利潤,小米的市盈率 高達 60~84 倍。

作為對比,在目前的硬體行業中,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市盈率約為 13 倍,剛剛經歷大裁員的惠普的市盈率有 6 倍;而拿到了美國空調市場第一的海爾則是 18 倍。

再看看互聯網行業,用錢創造快樂的騰訊市盈率是 43 倍,阿里巴巴的市盈率是 48 倍,不斷探索人工智慧領域的 Google 則是 21 倍。

如果小米作為一家硬體公司,依靠手機和智能家居的硬體盈利,那麼市盈率應該很低,才比較正常,如果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那麼市盈率可以放寬鬆。

而小米 53.62 億元的凈利潤,主要來自小米的三個業務:手機業務佔比 70.3% ,智能家居(米家)占 20.5% ,互聯網營收占 8.6% 。從收入的結構和收入貢獻來比較,小米依然偏向於傳統的硬體公司。而這樣的市盈率,顯然過高了。

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過高,說明要麼是它的股價太高,要麼是盈利能力太差。

市盈率過高,

會有什麼後果?

毫無疑問,按照目前的估值來說,小米的市盈率太高了。不僅遠遠高出硬體行業的市盈率,也高於證監會設立的市盈率紅線 —— 23 倍。

市盈率太高,說明它的估值/市值太高,如果市場同時又不看好它,就容易導致上市之初就跌破發行價(俗稱破發)。

Facebook 上市第二天就破發了,這一破發就一蹶不振了,直到 2013 年 8 月,股價才回暖到 38 美元。

搜狗在上市之初,講了一個「把 AI 當作未來發展方向」的故事;但幾個與故事配套的產品:一隻答題機器狗,一款語音轉文字 App,一個搜狗翻譯,在資本市場眼裡純屬餅太大,沒攤熟。導致搜狗以 13 美元/股的價格正式上市後,第一天就下落到 12.5 美元,跌破了發行價。

問題來了,超高的市盈率,一定等於「破發」嗎?當然不是。

市盈率高從來不是問題,如果你講的故事對於資本來說足夠有誘惑力,那麼就能夠撐起高估值和高市盈率。

小米講的故事

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在小米的故事書里,有 3 個重要的章節。

第一,打開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用國內同樣的用戶運營方式,培養高忠誠度的「海外米粉」,並通過「小米之家」繼續搶佔三四線市場。

第二,消費物聯網戰略。通過生態鏈投資、參股模式布局了 90 多家消費 IoT(物聯網)產品的企業,連接設備超過 1 億台,初步形成了壟斷優勢。要物聯網的風口

第三,是用戶數據深度挖掘。除了客戶的消費類數據外,小米還可通過智能終端記錄客戶的設備使用數據,從而對用戶需求進行深度管理。

意思是,要銷量,要物聯網的風口,要用戶基數,挖掘其潛在的商業機會。

再翻譯一下,就是用性價比搶佔更多的手機用戶,更多的米家用戶。有了用戶基數,就和騰訊一樣,用戶了巨大流量。

這樣的故事講的通么?

還記得小米的另一個身份么?中國第三大電商。

如雷軍所說,小米的確是全球罕見,涉及電商(中國第三)/智能機(中國前三)/互聯網 的公司。

基於硬體免費的

互聯網公司

小米擁有電商流量、智能機的銷量,還有互聯網(米家/MIUI)的龐大用戶的根源,更多的源於極低的硬體利潤率,或者說感動人心的產品價格。歷史上通過性價比硬體獲得龐大用戶基數不僅有先例,而且大家應該非常熟悉 —— 樂視。

通過二級市場的股票質押等金融手段,樂視曾經募集了大量的資金(連同供應商)投入了在了智能機、電視行業,用極低的價格成本,做到了相當的性價比。這一度對小米造成了非常大衝擊。甚至在彼此發布會上經常相互致敬。 在 2016 年,樂視手機銷量達到了 2000 萬,獲得了互聯網電視銷量的第一。截止到 2016 年市盈率甚至也達到了「騰訊*蘋果」的市盈率,高達 100 多倍。

至於後面,發生了什麼,「下周回國」的梗還猶在耳邊。

小米會成為

下一個樂視么?

性價比是一把雙刃劍,現在的小米,用銷量無數次證明,這是獲取用戶最快的方式,但是過去的樂視,也證明了性價比也是最沒有忠誠度的方式。所以,小米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本質上就在回答,小米是否通過性價比籠絡大量用戶的同時,建立起行業的壁壘,讓用戶難以離開。

想成為小米的股東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 你離得開小米的產品么?哪些離的開,哪些離不開?

在這裡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在很多期視頻中,大家應該知道我的家裡幾乎全套米家的產品,總額應該是過萬。尤其是小愛音響的出現,用語音控制將家電全部連在了一起,我也許因為 iOS 完整的雲服務被捆綁在蘋果的樹蔭之下,但是家中的不少電器,已經悄然印上了小米的 logo。從掃地機器人到凈化器、馬桶蓋、凈水器,小米旗下投資的生態鏈已經成為諸多領域的獨角獸。

從手機 MIUI 的高口碑和米加的高用戶粘性,小米的確在重要的物聯網風口上獲得了樂視沒有沉澱下來的用戶粘性。這種用戶粘性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也許真的能做到樂視當年一直期望實現的夢想:生態化反。

用戶數據化反?

是陽謀也是窘境

騰訊和谷歌都是為用戶提供了了無可取代的互聯網服務。而蘋果則是用頂級的用戶體驗,售賣硬體,獲得豐厚的硬體利潤。而小米正在試圖走一條,免費的硬體獲得用戶,通過用戶的數據挖掘新的盈利方式,注意,這個故事一定不能講成軟體盈利,因為,一旦變成用軟體盈利,那麼小米立馬回被判斷成互聯網公司,而互聯網公司又無法享受小米期望的高估值。 而如何通過用戶數據挖掘出新的盈利方式?

這才是那個最核心的問題,小米如何用不掙錢的硬體獲取了用戶,但又如何不通過互聯網服務的方式,來盈利呢?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但是必須要回答。

買產品可以用信仰

但是買股票需要理性

最近我有一句口頭禪:當你感性的時候,並不意味著你善良或者理想主義,反而意味著你既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知道如何理性思考。用這句話送給每一個希望成為小米股東的同學,如果你希望和小米一起成長,那麼用著便宜的硬體,已經是對它最好的支持。但是當你決定用自己的真金白銀買的股票做投資,那麼你必須想明白,無論怎麼樣的新物種,獨角獸,講著怎樣的故事,一旦上市,沒有情懷、眼淚,也沒有感動和星辰大海。懸在它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只有盈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否科技FView 的精彩文章:

魅族再次調整架構:李楠重新掌管市場營銷,楊柘轉至 CSO
黃章的爆料,魅族的明天

TAG:愛否科技F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