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一品大官原來以為是那樣的,現實卻是這樣的

這個一品大官原來以為是那樣的,現實卻是這樣的

現在人們總是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來形容自己的想像和實際的情況之間的區別。其實,這種感覺歷來就有,並不是什麼離奇的事情。話說晚清的時候,有一個叫作柏葰的大學士,他無宰相之名,看起來也沒有宰相之權,但他卻有的是宰相之才。正是由於當時沒有設立宰相這個官職,才讓他沒有宰相之名。但他擔任的內閣大學士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行使著宰相的權力。就像李鴻章雖為文華殿大學士,卻被人們視為丞相,每當人們見到李鴻章時都要規規矩矩地喊一聲李相國一樣。當朝的文武官員都把柏葰視為當朝的宰相。

柏葰一生仕途平坦,甚是得意。但是當他從一品升為正一品時,也就是達到他的人生高峰的時候,還沒有坐上幾天就被捲入到一場大案中去。這場大案還是在他當任主考官的一場順天鄉試時的事情。在那次鄉試中,有一個叫平齡的弔兒郎當的公子哥們,他並未參加本次考試,被當時有的人看見他跑到外面去看京劇小調。結果在放榜的時候,這個叫平齡的公子卻在榜上被列為第七名,這令很多考生憤憤不平,就不停地打報告向朝廷反映實際情況,直指考試不公,舞弊嚴重。咸豐皇帝得知這一情況後,怒氣衝天,立即判主考官柏葰斬立決。因為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主考官本應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刑罰傳達下來後,柏葰還不當一回事,他讓自己的兒子回去給他準備好鋪蓋行李。還說他最多是判為流放到外地,他權當作作出一趟遠門。因為他自信以為他的官位很高,再說自己的確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收受賄賂,咸豐皇帝只是一時在氣頭上,才把他判為死刑。真正到了上殺場的時候,皇上還是會考慮他的情況把他最多改為流放外地。但他卻等到了臨上殺場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得到咸豐皇帝的回心轉意。柏葰還是被砍頭示眾。

其實,咸豐皇帝在對於柏葰處罰的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過思想鬥爭,但經過反覆考慮後,還是決定把柏葰殺一儆百。此事過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官場的考風大大改觀,徇私舞弊現象很少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歲月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為何下令:「不許任何人奔喪。」
他在科舉考試的卷面上寫的八個大字,被皇上欽點為狀元

TAG:千年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