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江月-辛棄疾

西江月-辛棄疾

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彷彿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平常的景物,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幹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夜間知了的鳴叫聲不同於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每一句拆開看都是一幅景象,鄉村的喧鬧卻顯得更平淡真實,令人心內異常平靜。所以特別喜歡古詩詞,短短几個字,一幅生動的景象已躍於眼前,那種彷彿觸手可及、參與其中的感覺特別美妙。

背景:

這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此詞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辛棄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幹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回到上饒帶湖家居,並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過著悠閑置散的退隱生活。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這首詞即為其中之一。

由此可看出詞人心胸之廣闊,官至封疆大吏,被貶後還能怡然自得,與民同樂,試問之前的許多詩人詞人(杜甫,蘇軾等),哪一個被貶後,不是憂心忡忡,心內鬱悶?即便現在,一省大員哪一個不是走的小心翼翼,受之於罪後大多勞動改造了(之前軍中徐姓軍官,被查後也被病故了),即便降職免職的,消息也沒了。詞人心態豁達,不追逐名利,亦不嫌棄糟糠,還曾有段時間學陶淵明躬耕于田,門前種五柳,退隱歸田之意顯然。

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而與他同生於濟南的李清照,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寫出的詞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謝謝讚美,謝謝讚美,謝謝讚美!

接受批評,共同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天九月 的精彩文章:

TAG:那天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