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無常」,布施「福報」
這個「龍」會厭惡龍趣,天眾也「不喜天樂」,他覺得天上沒什麼好享樂的,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呢?應該有啦,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例如你已經吃得很飽的時候,還有好吃的又送上來了,你會說「吃不下了!」真的吃不下嗎?「喔也好,再吃一個」,就一直吃到吞不進去,吃到都站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再要你吃,「不要啦,吃不下了啊…」又再給你吃,「喔,真的吃不下了!」不行!再吃,一定要吃,既然來了就不醉不歸!這下子你就會厭惡了!
「天眾」是有福報!但是你記得,在這個三界內紅塵中享受福報有一個特質,享受完畢要休息。為什麼要休息呢?因為紅塵世界的任何東西都是有限,「花無百日好,天無百日晴」,假如每天都是這樣陽光普照,你也膩了,就是有風雲變化那才美啊!但問題是,那麼美的風雲變化你不會欣賞,不懂得欣賞。下雨的時候,小孩子最喜歡跑出去淋雨,因為他平常都是在沒有雨的情況之下遊戲,現在下雨了,他覺得好好玩哦!你留意到沒?這個「變化」才是「常態」啊,但是,沒信心的人他怕變化,小孩子有足夠的信心,他愛變化!
那你要知道「變化」是什麼?在我們這個世間,變化才是永恆!所以我們說無常的名字叫作永恆。你仔細想想,你有什麼永恆的嗎?沒有!永恆的名字就叫作無常,只有無常是永恆的,你所要的一切享受與福報都很短暫。有個小朋友說他喜歡吃冰淇淋,每天給他三碗都沒問題,這樣吃了一個月就問媽媽「能不能不吃冰淇淋啊?」為什麼?這就是無常!所以你所有的「享受」就是「無常」哪!當然,那當下的享受你是很滿意的。有的人喜歡看電影,一部電影連續給他看三次,看到第三次,他就在裡面睡覺了,為什麼呢?就是無常嘛!你可能會說「我們人生不可能如此…」,是沒錯,但是,要知道那本來就是無常,你必須要正視「無常」的存在。
所以,「龍眾」為什麼會「厭惡龍趣」?「天眾」為什麼會「不享天樂」?因為他確實了解,叫作「聞法信解」。這些都是有大福報的,比你人間的福報好得多了,他會懂得厭惡他的福報,那你能厭惡嗎?不可能!你會積累福報。所以,在原始的教法里告訴你,這些「福報」都是「毒蛇」,怎麼毒啊?當它失去的時候就是毒,因為你的瞋心就起來了。你擁有的時候當然很高興,可是當它失去的時候,你就不高興了,所以它是毒蛇啊!
你有沒有可能把你很喜歡的、很名貴的東西給別人,就說「我這個送給你」?告訴你,不是你送不出去,那個要接受的人也會覺得奇怪(這麼好的東西,你為什麼要給我呢?)「誒,奇怪,就送給你不行嗎?」(你才奇怪哩,你為什麼把這麼好的東西要給我?)這就是「世間」啊!這就是「人間」哪!所以,那個「信」是很重要,你沒有信,就沒有辦法。而那個「信」的真正建立是在無常上面,「無常」並不是對人心的不信,無常是環境的無常,人與人之間是無明,不是無常!環境因緣是「無常」,而人心是「無明」。所以中國人講:「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人心與無明之間的關係。因為人心有無明,所以你對於「道」就看不到,它很微細。
那麼,周遭種種環境都是「無常」!你會說「那個人無常,給他好處就一個謝謝,他得到好處,就忘了你是誰」那是無常,但從人心本質來講它是無明,可是反應給對方的這個部分就叫作無常!當你這樣認知以後,你對於你所有的一切福報都可以布施,你假如沒有這種認知,你就會以擁有為滿足,那你不可能布施。所以,你要懂得真正無常的存在,不是你的病苦或者痛苦的時候才叫作無常,是你在有福報時就要認識無常!這個時候,你就會把最好的送出去,當你不能把最好的送出去,表示你不認識「無常」。
當然,你有福報,吃好一點不是罪過,最好的東西,你能用到不是罪過,因為你有福報才用得到。可是你能不能把最好的給別人呢?這就是關鍵。如果你就開始炫耀了,就沒有無常感了,所以你不會厭惡三界,講厭惡不太好,是知曉、通達三界的無常,因此就會放棄「三界」的所有一切福報。而且你擁有福報只是一個「相」,你能不能把福報的體留著,把相給布施呢?
例如,我現在有五百塊錢,這五百塊是我的福報,是「相」啊,那我把這五百塊福報的「體」留著,這五百塊就布施給人家,這個時候,這五百塊那個福報的「因」種下去了,同時,這五百塊福報的「體」又跑過來了,那你的五百塊就變成兩個五百塊哦!如果這個時候是以「歡喜心」給的話,那就又有一個歡喜心的「體」來了哦!你以「憐憫心」布施給窮人的話,那個憐憫心的福報也會再現前的。所以,「一個布施,功德無量無邊」就是這樣呈現的。
如果你看不到這些,就說五百塊夠我們兩個吃了,就把那福報給吃掉了,就不在了哦!因為那是你的,當然可以用啊,把它用完很正常嘛,「前輩子修了,這輩子享受」,那你沒有看到本體,只看到相。假如你能看到本體,把這個體留著,這個相給出去,「給」的同時那個「因」又產生了,你又加了五百啊!所以「無常」要看得到,看得到你就會一直增加你的善根因緣,這就是「智能」,那般若智慧的能力就一直起來。所以看起來這裡是簡單的講說「聞法信解,厭惡龍趣」,但它的意義可不是你所講表面的文字而已,這個才是佛法啊。
擷自《勝熱婆羅門》
※修行,還是回到最基礎的地方把「功夫」做好
※菩提道上很孤獨,但又很精彩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