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效溝通的心理密碼
近日,我聽了宋慧君老師的一個關於《破解高效溝通的心理密碼》的心理學講座,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感覺,因此我要與更多的好朋友們分享。
宋老師是開心卡索心理技術創始人,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客座講師,美國專業催眠治療師,宋老師是名副其實的專家。
所謂專家是指學術、技藝等方面有專門技能和專業知識全面的人;特別精通某一學科或某項技藝的有較高造詣的專業人士。
宋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析了常人對心理學的誤解:
1、心理學被神化,把學心理學的人看成神仙,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2、心理學就是算命的,把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士看成算命先生,占卜吉凶禍福。
3、心理學被應用於商業的銷售中,腦白金的廣告就是採用心理戰術的成功案例,這也是一種營售策略。
4、把心理學看成是只有在患有焦慮證、孤獨症、強迫症、抑鬱症時才去看的心理醫生。
甚至有些人認為心理諮詢師能看透人心。
其實,心理學應用很廣泛:應用於教育、婚姻家庭、企業管理、法律、經濟等領域。
現在單講心理學與教育學結合後發生的奇效。
我們只知道四兩可撥千斤,而
心理學+教育=一兩撥千斤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正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所云:「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身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意思是說,從變化的角度看,那麼天地萬物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從不變的角度看,那麼萬物又是永恆不變的。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教育模式也必須升級。
宋老師列舉了教育模式的四種類型:
一、控制型
二、獎勵型
三、表揚型
四、賦能型
從以上列舉的教育模式類型,我們不難看出,只有賦能型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模式,也應該是教育升級的模式。
賦能型教育模式才能讓孩子相信自身的價值;遇到問題時,才能主動尋找解決的方法,這才是家長真正想要的。
講到這裡,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模式是賦能型的,那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法就至關重要。
現代溝通困惑:
1
越禁止越喜歡做
2
越要求越不喜歡做
3
越對抗越不解決問題
4
越喋喋不休越聽不進去
5
越講道理越沒效果
6
越衝動越破壞
7
越針尖對麥芒越兩敗俱傷
8
越是強化悅留不住好行為
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和我一樣,也曾經對上述溝通產生過困惑,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的專家宋老師當場送給每一位聽課者高效溝通的錦囊:
1
正向表達
例如:您想讓孩子上學不遲到,那就直接告訴他:按時到校,不要說,你別遲到啦!再如:您想讓孩子上學認真聽講,就千萬不要說:上課認真聽講,不要搞小動作,別溜號之類的話。
2
雙重約束
例如:家長與孩子約定做一件事,要進行雙向選擇,一旦選擇了,要相互約束。
3
製造點頭
人們在處理信息時有一定的慣性,那麼我們應在與孩子溝通時,有意識設計一些讓孩子點頭回答「是」的問題。
4
關注積極
例如:孩子做事比較慢,您可以說:為什麼你做的不那麼快,你仍舊堅持呢?
語言的重新建構
(1)雖然……但是……
(2)至少/起碼
(3)從……中,我看到……
(4)我不確定……但我確定……
比如:期末複習階段,您可以跟孩子這樣說:「我不確定你能考出優秀成績,但我能確定這個階段你很努力。」
5
表裡如一
表達包括語言文字,語音語調和肢體語言,所佔比例為語言文字佔7%,語音語調佔38%,肢體語言佔55%。
有時,我們在表達時要力求做到表裡如一,不能嘴上說:「孩子你棒」,但表情沒讓孩子感受到。可以給孩子一個熱情的擁抱和親吻,讓他感受到。
6
調整情緒度
人在衝動時是具有破壞性的,衝動時做出的決定也是最有殺傷力的。
做到是應該的,做不到就不行的
焦慮
指責
做到是難得的,做不到是正常的
平靜
鼓勵
我們會發現當兩個人爭吵時,大發雷霆的樣子是異常相似。
7
積極暫停(慢一步反應)
國慶閱兵方隊的戰士們的動作是那樣整齊劃一,但如果讓他們共同通過一座橋,這種同頻共振會導致這座橋倒塌的。當兩個人情緒激動時,有智慧的一方應選擇不說話,打破同頻,這樣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8
詳略得當(略在要求,詳在能量)
我們給孩子賦能時應是建設性的行為,包括未來、正向、解決,與之相反的是破壞性的行為,包括過去、負向、抱怨。
總而言之,我們要不斷提升自身能量,才能把正向的能量賦予孩子,這樣才能建立一種高效溝通的教育模式,讓我們為之努力!
總而言之,我們要不斷提升自身能量,才能把正向的能量賦予孩子,這樣才能建立一種高效溝通的教育模式,讓我們為之努力!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困惑的問題,可以掃以下二維碼,給聞君老師留言,她會給您滿意的答覆。
TAG:聞君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