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可以使人積極奮發向上

佛教在「否定」人生的一切之後,使人不再盲目地貪戀、追求,如此才能「積極」地為人群服務,再度地「肯定」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佛教說人的身體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勸人不要「處處為我」,而要「我為人人」,因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麼功名利祿要來何用?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刻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勸人要「少欲知足」,並沒有要人逃避責任。佛教要人「鐵肩擔道義」,不能做獨善其身的「自了漢」。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最好的說明。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前面已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和濟世活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地、不厭其煩地勸人改邪歸正。

如此,「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理將不復存在,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這就是一個充滿著愛與同情、公理與正義的人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慧律法師:佛教要有大格局
阿彌陀佛全體是當人自性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