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文:呂世宏

《金瓶梅詞話》被發現以後,對金瓶梅作者的考證為之一變,王世貞說逐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蘭陵笑笑生研究熱。《金瓶梅詞話》在我省介休發現,不是因為晉商或者山西鄉土文人收藏了這個古玩,而是因為《金瓶梅》一書保存了大量的山西文化,深得山西人偏愛。

山西介休發現萬曆《金瓶梅詞話》孤本,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說服力的事件。《金瓶梅詞話》在山西保存下來,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山西是《金瓶梅詞話》的出土地。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金瓶梅詞話 呂世宏


《金瓶梅詞話》的發現改變了《金瓶梅》研究的歷史

1931年之前,我國學界對《金瓶梅詞話》所知不多。歷史上《金瓶梅》有過幾種不同的版本系列:一是萬曆早期的手抄本,已失傳;二是詞話本,即發現於介休的明萬曆年間刊刻的《金瓶梅詞話》;三是明崇禎年間刊刻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該本最著名的是發現於平遙、現保存在北京的版本;四是清代《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

清代以來,我國主要流傳《繡像金瓶梅》和張竹坡批評版《金瓶梅》。《繡像金瓶梅》經過眾多愛好者的整理加工,方言體系已被打破,被譽為北方官話版。而張竹坡版《金瓶梅》經過幾代人的加工整理,已經嚴重山東化。介休《金瓶梅詞話》的出世,可謂石破天驚,對金學界震動很大,對《金瓶梅》作者研究意義重大。《金瓶梅詞話》出現以來,才有「土白」一說,才有蘭陵笑笑生一說,才有吳晗等否定王世貞一說。

目前存世的原版《金瓶梅詞話》有3部,介休發現的今藏於台灣,後來發現藏日本兩部。介休《金瓶梅詞話》的發現,也推動了日本《金瓶梅詞話》的發現。日本《金瓶梅詞話》分別發現於1941年和1962年,其來路成謎。

關於日本藏本,金學專家梅節寫道:日本兩本詞話,一藏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一藏德山毛利氏棲息堂。慈眼堂本在1941年被發現。100回,分裝16冊,缺封面扉頁,內文缺5頁。戰後日本出版界曾計劃將之影印,但慈眼堂本鼠患破損嚴重,且保存不善有湮漶。棲息堂本1962年發現,100回,分裝18冊,亦缺封面扉頁,內文中缺3頁。兩東土本是素潔原刻本,無點改批語。可能自寶永前傳到日本,也沉埋兩百多年,沒有人看過。像中國一樣,日本流行的也是竹坡本。

另外京都大學圖書館有殘本23回,完整者7回,發現較中土本早,但並未被引起注意。1963年,日本大安株式會社以棲息堂本為主,採用慈眼堂496個單面頁出版「配本」。兩本仍湊不全,94回採用中土本兩個單面頁。所以日本大安本是個百衲本。實際上,現今存世3個詞話本,沒有一個是完本。

筆者認為,日本的兩部原版《金瓶梅詞話》,存在民國時期日本學者從大陸獲得的可能性。

其一,1931年介休版發現的時候,學界就與古玩界展開了一場爭奪,因為古玩界要賣給日本,說明日本學界很欣賞《金瓶梅詞話》。

其二,日本侵略戰爭期間,在山西有搶奪圖書的歷史,「柴德彰,清末河津籍。長於詩賦,閻敬銘門生,藏書萬冊,悉被日人掠去……日人侵興縣,占康田基家,火燒康氏霞蔭堂所藏,歷七日七夜始焚盡」。日本藏本寫有「天海藏」三字,說明來自中國藏書家。

中國內地是否還有詞話本古籍,存在的可能性很小,從這個意義上說,海外藏本值得關注。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金瓶梅詞話 呂世宏


《金瓶梅詞話》得以在介休保存下來是因為《金瓶梅詞話》保存了地方民俗

《金瓶梅詞話》里保留了大量的山西民俗文化,特別是介休尼姑宣卷活動。《金瓶梅詞話》里還保留了大量的山西物產記載,書中的商業模式與晉商的商業活動十分近似,這些是山西《金瓶梅詞話》沒有被毀掉的重要原因。在《金瓶梅》中,有關商家的描寫,如書中多處出現的「錢鋪」「錢莊」「銀鋪」,即有晉商的影子,而數十處山西「潞綢」的記載,則不折不扣是晉商原創的生意了。北京宋志強發現清嘉慶《大清會典事例》卷709載:「晉省織造綢綾,潞最工,是謂潞綢。康熙六年題准謂大潞綢,汾、澤州等差之,謂小潞綢。大綢上供官府之用,下資小民之用小潞綢。無誤矣。」《金瓶梅》里日常生活常用潞綢,可能即為本州製造的民用產品,足以證明《金瓶梅》與汾州關係密切。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金瓶梅詞話》得以保存還因為山西人對詞話語言偏愛

《金瓶梅詞話》的方言與山西方言十分接近,許多日常用語和對話模式充斥期間,汾州人讀起來更是十分親切,這是《金瓶梅詞話》孤本得以在介休和平遙長期保存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金瓶梅詞話》更接近于山西土白,西北大學教授李魯歌最早關注到《金瓶梅詞話》里的大量山西方言。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地方文史愛好者收藏了《金瓶梅詞話》

國內知名的圖書收藏家以江浙居多,為什麼他們沒有收藏《金瓶梅詞話》?可能的原因是,詞話本未經整理和校勘,不大適合於一般讀者閱讀,自然淘汰了。清代《繡像金瓶梅》圖文並茂,成為讀者厚愛。

一般來說,商人是不喜歡讀書的,晉商也不例外,商人為了裝門面收集一些圖書,沒有記載說明晉商收藏了過時的《金瓶梅詞話》。所以將山西保存《金瓶梅詞話》簡單歸結為晉商財大氣粗收藏天下是不夠的。如果《金瓶梅詞話》是晉商的藏品,那麼一定是一件高價古玩,收藏界豈能沒有記載?豈能讓這麼一件寶貝流傳在某位不懂奇貨可居的老先生手裡?

民國山西著名學者常贊春曾有這樣記載:「明代吾晉多顯宦,故藏書多有。清中葉以來,則洪洞董氏,介休白氏、曹氏,祁縣孫氏,太谷曹氏、孫氏,均以雄資好事,特設書庫儲藏。」如果《金瓶梅詞話》是哪位顯宦的獨家藏品,如此奇貨可居,也不應該在文獻中失載。

所以,介休版《金瓶梅詞話》應該是地方文化愛好者私家存留下來的。全書刷印質量好,保存也好。該本的特點是有硃筆的校改和評語(屬不同筆跡),全書朱墨燦然,雖有個別墨改,仍可分辨清楚底本原字和後人改字。可見,《金瓶梅詞話》經過收藏者的認真校勘,收藏者是兩位有一定文化修養的文人。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根據民間調查,《金瓶梅詞話》是介休書商在介休大靳村一位老先生處收回來的,後北京來人收走。大靳村村子不大,也沒什麼著名商人,乃地方文人老先生保存。

介休和平遙今屬山西晉中,但明清時期同屬汾州府,兩縣皆與汾州府郭下汾陽縣接壤。兩部珍貴稀缺的明版《金瓶梅》為何都在古汾州舊地發現?恐怕不是偶然,蘭陵笑笑生可能深藏其間。

據史料分析,康熙二十六年,即公元1687年,禁毀小說書目開出150餘種;康熙五十三年,則復頒諭:「私行造賣刷印者,系官革職,軍民杖一百,流三千里。賣者杖一百,看者杖一百。」清乾隆、嘉慶兩朝以來,《金瓶梅》的版本在坊間刊布,是以極其秘密的方式進行的。當局為防止其流布,採取了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政策,其中包括以成本價收購坊間所藏的版片書本,或號召坊間自行銷毀,顯宦和巨賈大概不會冒此大風險而收藏禁書。《金瓶梅詞話》能在山西介休保存下來,應該是出於地方文人的厚愛。

另外,山西發現的崇禎版《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也是國內珍貴版本之一,雖然此版善本還有好幾本,但是平遙發現的保存比較好。發現地點在離城7公里的洪堡村。

相傳,平遙洪堡村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洪堡寨。其創建者是當時在朝的一位官員,名叫郝普渡。據說其告老還鄉之後,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並在此定居,逐漸形成自成一體的洪堡村。幾百年前,村子四面都有護城河。現在古堡周圍,還有殘存的夯土寨牆。據說居民多為耕讀傳家,雖無高官權貴,但也不乏識文斷字、能寫會算之人。傳說堡西二里外的東郭村村東南建有一支文峰筆,西門對面所修照壁為硯台,堡內文風皆得益於此。由此看來,平遙善本也是地方文人保存下來的。

文:呂世宏

《金瓶梅詞話》發現於山西介休意味著什麼?作者是山西人?


相關鏈接

《金瓶梅詞話》簡介

《金瓶梅詞話》是《金瓶梅》現存最早的版本系統。

《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兩個系統:

一為現存最早的有萬曆四十五年(1617)東吳弄珠客及欣欣子序的《金瓶梅詞話》,一百回,所謂「詞話」是指書中插有大量的詩詞曲賦和韻文,這個本子及其傳刻本,統稱詞話本。

一為崇禎年間刊行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又稱《原本金瓶梅》,故一般稱這個本子及其傳刻本為崇禎本。清康熙年間張竹坡對崇禎本加以評點,推出《第一奇書金瓶梅》。這就是張竹坡的批評本。流行非常廣。清同治年間,蔣敦復刪削《第一奇書金瓶梅》不潔文字而成的《繪圖真本金瓶梅》,民國五年由存寶齋印行,成為《金瓶梅》的第一部刪節本。齊魯書社出版了崇禎本《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