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軍為何不敵英軍?武器裝備不行是次要,注意看細節

清軍為何不敵英軍?武器裝備不行是次要,注意看細節

公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拉開了序幕,同年的7月,清軍和英軍在廈門幹了一仗,清軍死了9個人。

從這9個人的檔案中,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些信息:這些士兵多從22-59歲不等;大多娶妻生子,母親也健在,但少有父親的記錄。或許他們的父親就是已經過世的綠營士兵,他們的孩子繼承了他們的崗位。這個崗位是終生的,假如沒有意外比如突如其來的戰鬥,一般他們會安逸地當兵到死。

清朝的士兵有個特點,一般都是拖家帶口,住在軍營里或者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軍營不開伙,士兵在家裡吃飯,有時候操練沒時間回去吃的話,家屬就會送飯過去,順便看著自己的男人在訓練。另外操場旁邊還有很多無聊的人旁觀,也就有著許多的小生意在經營。所以所謂的訓練場幾乎就成了一個城市的小中心。

著名的文學家老舍回憶自己的父親,一位正紅旗看守皇城的旗兵時如是說道:「上班的時候上班,下班的時候回家看花、劈柴、刷水缸,一輩子沒和人打架鬥嘴,比誰都老實,但也沒人欺負他,因為他畢竟可是帶著腰牌的旗兵。」

士兵們每個月的錢糧也不算太多,大概1.5-2兩銀子不等,另外一年還有4石不到的糧食。當然了,這是八旗兵的標準,綠營兵的估計還要少些。所以為了維持生計,他們在當兵之餘還會順便干點其他的差事,比如種田、幫工、做個小生意啥的。當然了,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干其他差事兒的時候順便當個兵。雖說他們的收入並不太高,但畢竟是旱澇保收的鐵飯碗,所以還是有不少人願意花錢買個兵額。

浙江定海知縣姚懷祥的幕僚王慶庄便曾透露說,在當地駐防的士兵,大半是當地的瓦匠、木匠、修腳剃頭匠以及幫傭。花銀洋三四十元,買充入伍。平時正常生活,到了訓練的時候去一趟就行了,有時候實在忙不開的話,請人替一下也行。

至於軍官,一般有兩種來源:一是行伍出身,憑戰功晉陞上來的,沒有戰功但懂人情世故的,也能成;二是武舉出身,武舉和文舉一樣的考試流程,另外還分內外兩場,外場考騎馬射箭之類的武藝,內場則考歷來的一些兵書兵法。但這對於習武之人來說,頗有些難度,所以到嘉慶朝時就改為只默寫《武經七書》幾百字就成。而在武場方面,只要拉得開硬功就行了。

古代打仗,對於軍官的要求確實不高,只要你敢帶頭衝到前面就行了。只可惜熱兵器時代已經來了,很多東西也是需要作出改變的。

我們還有個傳統一直不太好,那就是一向不大看得起軍人,所以在有清一朝,軍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高。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軍隊往往都是由文臣所統管的,這些人就算看過幾本兵書,但大都沒有軍營的經驗,所以這些人帶起來的隊伍,素質可想而知。左宗棠那時還只是個落選的書生,擔任督撫的幕僚,就敢對前來說情的總兵喊一聲「滾出去」,氣得該總兵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求後人讀書有出息者方可祭拜自己。

另外,前面我們說了,當時文臣的地位比武將的要高,而且因為有地方管理的資源,所以油水也足。但在斂財方面,武將卻是絲毫不讓,比如吃空餉、剋扣軍餉等等,甚至有時還會幹點禍害社會的事情用來補貼費用,畢竟手裡有一票武裝力量啊。比如駐紮在地方上的軍隊,都會有緝拿盜匪之責,可現實中卻往往是兵匪一家親。

比如林則徐在廣州整頓地方出了名之後,有人專門來向他請教方法,你猜他怎麼說?他說:「雖諸葛武侯來,亦只是束手無策。所謂整頓,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抓幾個典型應付了事而已。」

正是因為清軍如此腐敗,所以發生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一仗,註定就是個失敗的戰役。最後果不其然,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丟了香港。

可惜的是,我們對歷史的態度全放在了人的身上,除了給他們扣遺臭萬年和名垂青史的帽子之外,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國家的實力其實也就在原地踏步,忽略了曾經有這麼一支軍隊,每天不是務工務農,就是提籠架鳥,欺行霸市,什麼都干,就是沒有最基本最靠譜的軍事訓練。

人家的洋槍洋炮技術在日益提升的時候,我們還在所謂的《武經七書》中,或者是在虛構的《武穆遺書》中尋找古老的軍事戰略,相信一道靈符就可刀槍不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小神童,19歲便成了元朝首位漢人狀元,40年宦海生涯卻一貧如洗
一代捻軍領袖,人稱小閻王,在清軍圍追堵截下跳水而逃,不知所終

TAG:媛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