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讀《神鵰俠侶》,我的激動猶勝往昔

重讀《神鵰俠侶》,我的激動猶勝往昔

1997版《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

01

楊過

很長一段日子以來,讀書學習的過程中,常感困惑和苦悶,生活工作頻遭挫折,更促其加深。一向以一個正人君子的標準來要求自身,卻越來越發現,在當今社會,這個標準顯得多麼迂腐可笑。積極、責任心和熱情也需要空間,但是多方努力仍然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同時,坐視熟悉的環境淪落頹敗,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禁不住意冷心灰。堅定的信念,竟然也動搖起來,一向認為,即算對環境無能為力,終究還可把握自身,可資自傲,是以,這種動搖是讓自己非常恐懼的事情,當希望日益泯滅,當熱情逐漸冷卻,有種飄忽無依的恐慌和憂悶。

在一個清晨,突覺豁然開朗。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從來世間事可以一分為二地對待,我何苦執迷若此?就讓上帝的仍歸上帝,撒旦的仍歸撒旦,想通之後反而覺得自己的困惑難以解釋,彷彿走火入魔。

在此背景下,讀完《神鵰俠侶》,赫然發覺,自己的動搖、反覆和堅定,和楊過經歷的那個階段如出一轍,這種情況下讀這部書,其間彷彿有無法解釋的巧合契合。正如走過青春回望青春,可以清晰梳理歲月的脈絡了,從逝去的時光里領悟到許多從前不懂的事情。

如今理解楊過這個人物,竟也是和自己成長的痕迹加以印證了。這不能不說是意外的收穫。

現在,我看,楊過其實是作為郭靖的補充出現的,是一個原則下的對立統一的兩面。郭靖是英雄,高風亮節萬人欽仰,但他活得太累,要付出太大的努力,作為個體存在的郭靖,其實已經消失,或者說,他的個性是以如此方式體現出來的,不管如何,就我們的眼睛而言,《神鵰俠侶》裡面的郭靖,實則是一個「大俠」的符號,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一宗旨的形象代言人,完全合乎傳統倫理道德中「君子」或曰「士」的標準,

人格可以說是完美的,但正因為完美,所以是常人不可期及的高度。而楊過,則一直作為一個鮮明的個體存在,強調自我意識,飛揚跳脫,灑落不羈,敢於傲視和挑戰社會世俗禮法,且具備一種不屈不撓的剛性和韌性,以及一種收放自如的靈活性。與郭靖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相比,楊過是在正義和邪惡之間搖擺反覆的,雖然一直以來,「正」是底子且是歸宿,但他「正」的根基既不如郭靖牢穩,也不像郭靖那樣剛毅,視之為人生最大目標,他區分善惡標準和行為方式不像郭靖那樣黑白分明,郭靖判定是非的界限是國家,自己的家庭是排在後位的,而楊過的界限是私人感情,民族大義在第二位(有時會佔到第一,而這種情況更多的是出於衝動),也沒有一貫的堅持,比如對金輪法王的態度。

楊過的狂狷,簡直是到了極致,而這個人物的可愛之處,絕大部分表現在這種不顧一切的偏執上,「西狂」的外號是最恰當的概括,而這一評語的獲得也代表了世俗對楊過的承認。

在從前,我對楊過持矛盾態度,有欣賞,也有不以為然,但是如今,我覺得已經能夠欣賞楊過的作為,那種視世俗於無物的勇氣,著實令人佩服。我且認為楊過是個體主義與集體主義的上佳結合。作為一個更貼近常人的英雄,在國家這個大前提下,能夠具備自由發展的個性,而由於正面因素把握著,他的偏執走不上邪路,逸不出「正」的範圍,這種結合,是常人可以達到的高度,郭靖式的「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一般人是太理想化了。必須承認的是,隨著人的成長,很難再用一種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自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循序漸進的修養過程,國家利益固然高於一切,但沒有個體幸福的支撐,也就失去了堅實穩固的基礎。

感喟於自己認識的轉變,但也篤定地認為這是一個進步的轉變,保持住理想更貼近現實,是合乎自己性格特點的發展道路。

02

楊過=小龍女+趙敏

小龍女和趙敏,是金庸筆下女主角中我最喜歡的人物。

這二位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極端,而我恰恰喜歡這個矛盾的兩極。正如全真劍法和玉女劍法,本來是敵對的,但雙劍合璧卻是天造地設契合無間,從而可以天下無敵。

進須可攻,是以需要趙敏般的機智勇決。金庸評趙敏說,並不喜歡她及周芷若,因為太有政治才能,但是這所謂的政治才能,對於入世來講,卻是不可不備。

趙敏是一個正邪兼備的人物,有正的一面(這是就明教一方而言,對於其原屬的蒙古族,趙敏算是叛徒,但此處是借用概念加以發揮,所以不拘泥於原情節),這是大的原則和基礎,而其邪的一面足以保護自身甚至反擊,這是值得肯定的。蓋君子與小人爭,差不多總是處於劣勢甚至淪於敗勢。正邪兼修以正為基以邪為輔是最佳辦法。周芷若如何能和趙敏相提並論?她其實已墮入魔道,邪的一面佔了上風。

退須可守,是以需要小龍女般的恬淡謙退。小龍女的天真無邪不通世務,在現實世界中怕會處處碰壁,是以小龍女其實不能見容於俗世。但人很難長期維持趙敏的凌厲攻勢,亦需給進取心準備一點後路(這後路不包括郭靖式殺身成仁)。對於我們,未必真的歸隱不問世事,但是即算身處繁華都市,那份古井不波通透寂靜的心境,亦應是我們修習的另一內容。且以趙敏那樣熱切的性子,也需要小龍女萬年玄冰般的冷來中和,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楊過恰是摒卻二人之短兼具二人之長的人物。在諸般險境中勝出百折不撓叱吒江湖心志彌堅,而又能息卻塵心相伴意中人隱居沉沉古墓,這份修為,由不得人不佩服。

03

相信

自遙遠的少年時代至今,一直感動於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但是不管怎樣,我都保持著一份清醒,認為那是一種極美的幻象,它僅僅存在於書中,僅僅是作者構思的情節,之所以如此這般地打動我們,實在是因為如此奇麗的愛情是我們永遠的渴望,同時卻又是永遠難以觸及的夢想。

而永遠的本身,即是無法企及的距離。

但是現在,我終於相信。相信這種愛情曾經有、有、會有。

重讀《神鵰俠侶》,我的激動猶勝往昔。因我是攜十餘年滄桑而讀,以更深更廣的人生體驗而讀。我從前在書中領略到的,今番前來印證,從前不曾領悟到的,今番有新的收穫。

04

結局

相比郭靖黃蓉在襄陽城破後殉城而死的壯烈之舉,從前,對於楊過和小龍女隱居古墓不問世事的態度不無微詞。熱血沸騰壯志凌雲的少年時代,要麼黑要麼白,要麼是要麼非。想郭靖對楊過言傳身教「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道理,但楊過除卻等待小龍女的十六年內頗有俠舉,其餘均屬平常,並不合乎心目中俠的規範,達不到我的期望,所以遺憾。

但是今天,對這樣的結局,已經有了商榷餘地。

郭靖黃蓉,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那樣的高風亮節,大智大勇,常人不及。如果基於重英雄惜英雄的立場,這樣的結局實在是讓人扼腕痛惜。理想中,英雄人物,應該是功成名就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如果事敗,先圖保全自身再圖後算是否算得上兵家上策?死亡對於英雄,多麼冰冷。禁不住想,如果郭黃二人從襄陽城難中逃脫,日後江湖的格局是否改寫?

而楊龍二人,知其不可為而不再為,大勢已然如此,迎風而上已然無用,且先握緊手中的,作為籌碼來爭取日後再度開局,是另外一種機智靈活的作法。試看《倚天屠龍記》中黃衫美女出面化解江湖紛爭,便是好的說明。

處理事情其實沒有一定之規,作為參與者,個人的性格決定命運。作為旁觀者,我希望自己能夠站在多個角度來考慮問題。

05

黃蓉

和《射鵰英雄傳》對照看,黃蓉前後簡直判若兩人。從前一直怪責金庸為了烘托楊過,竟對可愛的蓉兒「痛下殺手」,但現在,感慨地發現,這種轉變,也許有突兀的一面,但是即算是在真實的生活中,它也是可能的。賈寶玉曾經恨恨地道,女孩兒是珍珠,女人就成了魚眼。對黃蓉,不忍用「魚眼」來形容,但是的確心存惋惜和恐懼。

《射鵰》中的黃蓉,其實和少時的楊過有著很大的相似,兩組對照(少時的黃蓉和少時的楊過,少時的黃蓉和婚後的黃蓉)讓人感到成長中不斷重複的悲劇意味,也讓人想到自身,曾經你我也是如此成長,但你我終於改變至此。

低徊感嘆,由黃蓉的轉變可以引發很多話,然而不想再說。

06

尹志平

從前,對這個人物,我極端痛恨。也由此遷怒金庸,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今天,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分析,我非常佩服金庸的勇氣。既描寫了正派人士不能抵制的心魔,同時,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對世俗觀念的一個更有力的打擊,雖然這種打擊是雙刃劍,對楊過和小龍女來說非常殘忍,但是,也更加表明了兩人的真心,從反面把兩人烘托得更加偉大。

07

武功

要看過金庸的書才知道,原來武功可以如此練法,如此美法,如此用法。

朱子柳的一陽書指,雖和《笑傲江湖》中禿筆翁的武功如出一轍,但就形象而言,禿筆翁自比不上朱子柳的儒雅倜儻,所以兩種功法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楊過的美女拳法,單其出典已經讓人心曠神怡,威力倒在其次;雙劍合璧於旖旎中微含惆悵,因林朝英創此劍法時將一番深情掩在爭強好勝之下,與王重陽本也是一對璧人,卻竟然鴛盟難諧,誠是憾事;絕情谷中楊過將嵇康的詩句化入武功,想嵇康地下有知,也當嘆為知音。

而獨孤求敗的練劍法,實在有著大的哲理在裡面,從紫薇軟劍到玄鐵重劍到木劍到無劍的這個過程,也正是人生進階的過程。

而我最欣賞的是在山洪和海潮中練劍的這種構思,較諸從毒蟲猛獸身上悟得武學原理更有一份美感,無論是獲得奇功秘笈,還是高人指點,終歸面對的還是人,相比自然,人終究是太狹隘了,而師法自然,那真是將天地生生之氣化入胸中,既成其高,也成其大,如此練就的,不只劍法,還有胸襟氣度。

-鏈接-

東宋世界漫遊指南

我們為什麼要創造一個武俠新世界

創造一個世界需要多少年

金屬罌粟 | 東宋世界第1屆年度徵文頒獎

山間 | 東宋第二屆年度徵文第三期今日開啟

江湖這個夢想,就是要一起做才有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江湖 的精彩文章:

TAG:黑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