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捨我其誰——淺析蘇聯空降兵的重裝之路

捨我其誰——淺析蘇聯空降兵的重裝之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8090軍事獨家縱覽」,不代表全訊視野觀點

彈痕猶記得上學時歷史書中講到「布拉格事件」時提到的蘇聯空降奪取布拉格的行動,教科書一般的潛入、迅雷不及掩耳的要地奪取使得彈痕對蘇聯空降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可惜的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彈痕能接觸到有關蘇聯空降兵的資料不僅有限而且零散,幾經尋訪無果,促使彈痕決定自己梳理出蘇聯空降兵在二戰後的發展脈絡。

蘇聯空降兵最早組建於1930年,受制於當時蘇聯航空工業的發展,一直到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空降兵的規模和裝備水平都相當有限。除執行一些規模有限的敵後襲擾作戰外,並無太多出彩表現。西線盟軍在諾曼底和「市場花園行動」兩次大規模作戰行動中展示出空降兵無與倫比的戰略機動性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空降兵的先天性不足:受制於航空運載能力的限制,當時的空降兵本質上仍然是作為輕步兵使用,面對敵軍的裝甲目標時只能依靠自身攜帶的輕武器對抗。以美軍廣泛裝備的「巴祖卡」M1型火箭筒為例,其有效射程僅為100米,德軍裝甲目標可以輕鬆在自身射程內將其壓制,在這使得需要深入敵後作戰的空降兵總體作戰效能和敵後生存能力極其有限。

如何在現有的航空運載能力的限制下使空降兵在面對敵方裝甲目標時擁有在正常交戰距離上與之對抗的能力,成為了當時擺在各國空降兵面前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蘇聯很快想出了應對的辦法,這就是50年代中期開始投入服役的ASU-57自行反坦克火炮,這門火炮表現出了濃厚的蘇式風格:簡單,甚至簡陋,但是夠用。

該自行火炮全重3.4噸,主要武器為一門57毫米反坦克火炮,為衛國戰爭中ZIS-2反坦克火炮的發展型,主體車身為鋁合金製造,採用開放式戰鬥室,正面裝甲6毫米,動力為一台55馬力汽油機,最高時速45公里,最大行程250公里,該炮既可由運輸機進行空投,也可由米-6直升機進行空運。雖然這門炮火力貧弱,裝甲也就比沒有強一點(6毫米的最厚裝甲全威力步槍即使用普通彈也能在近距離輕易擊穿),但當時蘇軍的作戰對象已經由昔日的納粹德國編成了北約,57毫米的火炮雖然穿甲能力有限,但對付北約那一票薄皮大陷的坦克裝甲車已經足夠。最重要的是,它的出現使得空降兵擁有了可靠的機動伴隨反裝甲火力支援武器,這使得蘇聯空降兵在敵後作戰時不用在幾乎貼著敵方裝甲目標臉的距離上進行反擊。

20世紀50年代末,蘇聯20噸級的軍用運輸開始投入使用。空中運載能力的提高使得蘇聯空降兵很快淘汰了應急意味很強的ASU57,1959年ASU-85自行反坦克炮開始服役,並於1962年全面取代ASU-57成為蘇聯空降兵的主力裝備。

與前代ASU=57相比,由於在重量上的限制有了較大改善,ASU-85在性能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完全沒有了ASU-57上那種處處湊合的委屈感。該火炮系統採用PT-76水陸兩棲坦克的底盤,全封閉的戰鬥室能給乘員提供更為全面的防護,該火炮系統前裝甲板厚度45毫米,側裝甲厚度13毫米,車後、車頂和車底裝甲厚6毫米,基本達到了二戰時期中型坦克的裝甲防護水平,比起ASU-57那種近乎裸奔的防護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動力系統為一台YAMZ-206V型V形6缸柴油機,功率155千瓦,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車體兩側各有6個掛膠負重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沒有托帶輪。懸掛裝置為扭桿式懸掛,最前面和最後面的兩對負重輪有液壓減震器。最大公路速度45公里/時,公路行程360公里,過垂直牆高1.1米,越壕寬2.8米。主要武器為一門D-70型85毫米反坦克炮,車內共攜帶40發85毫米炮彈,射速6~7發/分,彈種有高速曳光穿甲彈、曳光穿甲彈、破片榴彈和煙幕彈等。其中,RP-367P次口徑高速曳光穿甲彈初速1150米/秒,在500米距離上60°著角時可以擊穿150毫米裝甲鋼板,而85毫米火炮不僅可以對付北約裝甲目標,也可對諸如碉堡之類的常規目標進行壓制。

1968年的「布拉格事件」中,ASU-85作為當時蘇聯空降兵的主力裝備參與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干預行動。擁有坦克外形的ASU-85對當地抗議人群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懾:卓越的機動性能使得其不費吹灰之力就壓平了抗議者用公交車構築的路障,全封閉的戰鬥室使得抗議者手中的燃燒瓶失去了用武之地。駕著ASU-85在布拉格一路火花帶閃電與抗議者談笑風生的形象成了蘇聯空降兵留在世人眼中的第一印象,也成了蘇聯空降兵作為勳章達人勃列日涅夫四處揮舞的大棒的開端,無論在剛果的叢林還是東歐的平原都有他們留下的足跡。

儘管在布拉格表現得無比拉風,但ASU-85也很快也由昨日的小甜甜變成了今日的牛夫人,60年代中後期便開始退役。雖然ASU-85能為空降兵部隊提供更為有效和全面的伴隨火力支援,但空降兵總體上仍然是一支輕步兵,在戰術機動上依舊沒有擺脫交通基本靠走的境地,當然,因為電台的普及不用通信基本靠吼就是了。作為一支有著追求的空降兵部隊,蘇聯空降兵的目標是實現全軍機械化。同時,蘇聯在制定與北約的作戰計劃中,會先期使用戰術核武器對北約地面目標進行打擊,地面裝甲目標隨即進行衝擊。在這樣的戰役背景下,徒步作戰的空降兵在奪取關鍵地域後不僅無力配合機械化部隊進行攻擊,而且在核沾染地域的生存能力也成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70年代中期開始投產服役的40噸級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使得蘇聯空降兵的運力水平得到了極大改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入役的BMD-1就是這種全軍機械化要求下的產物,該車源自陸軍步兵戰車選型失敗的914工程,其低矮的外形、發動機後置的設計使得空降兵與陸軍一樣對它並不感冒,但鋁合金結構帶來的全車7.5噸的重量使得空降兵最終選定可該型號,畢竟雖然伊爾-76運力有了質的提高,但是空降兵畢竟是空降兵,對重量該斤斤計較還得斤斤計較。該車車體採用焊接結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車長在駕駛員左後側,前機槍手在駕駛員右後側,有2個潛望式瞄準鏡供2挺7.62mm機槍瞄準,機槍和瞄準鏡用四聯桿機構連接,2挺前機槍分別位於車輛前部兩側。炮塔前部兩側各有1個半圓形的艙蓋,總體布局與БМP-1步兵戰車類似。為保證能有效打擊北約裝甲目標,該車採用一門73mm的2A28低膛壓、短後坐滑膛炮,備彈40發,由位於炮手右後方的自動裝彈機裝彈。彈種為定裝式尾翼穩定破甲彈,初速400m/s;採用火箭增程彈時直射距離為800m,最大射程1300m。火炮俯仰和炮塔驅動均採用電操縱,同時保留了手動操作。主炮右的7.62mm並列機槍,備彈2000發。為了不至於面對北約主戰坦克時手足無措,該車炮塔上方還設有賽格(Sagger)反坦克導彈的單軌發射架,除發射架上1發待發彈外,炮塔內還有2發,用裝填軌通過炮塔頂部前的裝填孔進行再裝彈。導彈的發射操縱裝置在炮手座位的下方,由炮手用控制手柄控制導彈飛行,射程為500~3000m。動力為一台300馬力6V水冷柴油機,傳動裝置為手操縱的機械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為適應西歐河網密布的地形條件,該車可水陸兩用,水上行駛時用車體後部的2個噴水推進器推進。車體後部載員艙可搭載載員6人,1個向前開啟的頂艙門供車內乘員出入。為保證該車在核沾染區域的作戰能力,車內的標準設備有陀螺羅盤、發動機預熱裝置、煙幕施放裝置、三防裝置、以溴化乙烯為滅火劑的中央滅火系統以及空投用的定位系統和無線電信號裝置。

隨著BMD-1的服役,蘇聯空降兵終於走上了全軍機械化的重裝之路。然而這自戰後重建以來便以北約為主要假想敵的空降兵部隊在完成了夢寐以求的機械化轉型後的第一個作戰對象卻是他們所完全陌生的阿富汗,隨著蘇聯的悄然解體,繼承自蘇聯空降兵的俄羅斯空降兵部隊在歷次行動中依然表現搶眼,但其規模和裝備水平卻再難重現昔日紅色帝國時期的輝煌。

後記:原創不易,各位鐵粉覺得彈痕寫得不錯的,鼓勵一下作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訊視野 的精彩文章:

TAG:全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