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和華為一樣站在聯想的對立面

他和華為一樣站在聯想的對立面

兩年前,君臨在美的收購德國機器人霸主庫卡大戲正式落幕後,寫過:

《步步緊逼,看美的如何吃下德國機器人霸主》。

文中,我們曾說過:

「許多年以後,人們回顧中國企業的對外收購史,這必將是一件足以和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吉利收購沃爾沃並列的三大經典案例之一。」

在交代那起經典案例前,君臨分享了一個視頻。

視頻中,中國乒乓球隊的老朋友,曾經世界排名第一選手:德國人提姆·波爾,與庫卡生產的機器人來了一場人機大戰。

你猜怎麼著,波爾靠著擦邊、擦網,還利用機器人無法跳躍的特點,勉強取勝。

不過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繼AlphaGo之後,人類頂尖水平的運動員再一次被機器虐的顏面掃地。

出場的機器人,嚴格意義上說,只是一個機械手臂。

身手如此敏捷,在工業製造、醫學治療、娛樂服務、軍事、半導體製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領域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儘管它們的形態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接受指令,精確地定位到三維(或二維)空間上的某一點進行作業。

能持續工作,效率高,精準率也更高,而且是一次投入,長期回報。

種種優點,讓機械手臂滲透率快的驚人。

光2017年一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1萬台(國家統計局口徑),同比大增81%

產業盛宴已開,A股各路豪傑聚義於此。

之前我們就介紹過號稱「小發那科」的埃斯頓(002747),德高望重的老司機新松機器人(300024),在減速器上有所突破的中大力德(002896)。

今天,君臨就來聊聊靠注塑機起家的機械手臂新秀:拓斯達(300607)。

1

半路出家的拓斯達,成立初期,客戶集中在注塑行業。

所謂的注塑,是一種工業產品生產造型的方法,產品通常使用橡膠注塑和塑料注塑。

就是平時使用的各種形狀塑料,通過注塑就可以定型成產品,比如塑料水杯、塑料碗等。

作為上游設備商,拓斯達是典型的客戶需求驅動性公司,因為客戶自身的行業就是千差萬別。

有生產化肥的、預包裝食品、五金件、保險杠、溜冰鞋、八寶粥勺子、油箱蓋子、牙刷等等。

產品五花八門、需求千奇百怪。

而且,注塑客戶的需求會隨著時代而變化,今天要注個圓形、明天注方形;今天要個自動化供料,明天要個水電氣配套。

拓斯達的技術和市場人員不是久坐辦公室的小白臉,而是長期奮戰在一線。

只有在一線「滾了一身泥巴」,才能深刻理解並響應客戶需求。

一名客戶曾略帶憤慨的告訴拓斯達:

如今的年輕人,一點苦都吃不得,動不動就撂挑子,剛培訓好一個關鍵設備操作員,上崗沒幾天,就嫌機器雜訊大,跑了,幾千萬的設備只能曬太陽;流水線上的工人,流動率更大,年輕人之間甚至稱呼在廠子里幹了三個月以上的人為「廠狗」。

帶著滿身泥巴,拓斯達感受到了客戶們對「機器換人」的極度渴求。

憑藉自主研發和行業穩定的客戶資源,拓斯達開始投放機械手產品,並在2014年研製出了多關節機器人。

隨著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升級,下游領域已經擴展到了五金加工、玻璃精雕、碼垛組裝等多個勞動密集型的製造環節。

目前,拓斯達業務主要分為機器人板塊(直角坐標機器人和多關節機器人應用及成套裝備)和注塑板塊(注塑機輔機設備、注塑自動供料及水電氣系統)這兩大基本板塊。

雖然機器人板塊不是發家之寶,但截至2017上半年,機械手業務佔比高達29%,已成為了主營業務之一,毛利率更是高達49%。

2017年報,拓斯達不再單獨披露機械手產品收入和毛利率,產品品名調整為「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營收4.35億,毛利率依然高達39.24%。

對比同處產業鏈下游的:

機器人(300024),「工業機器人」毛利率為30.04%;

埃斯頓(002724),「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系統」毛利率29.63%。

一枝獨秀的毛利率水平,想必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2

進入拓斯達的機器人世界之前,要先說說注塑設備這個立業之基。

畢竟沒有注塑業務,就沒有後來的機器人。

首先明確一點,拓斯達乾的,是注塑設備,主要裝配在注塑機上,是屬於注塑機的輔助設備及周邊設備。

所以,注塑設備取決於注塑機械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

注塑機械行業需求,非常龐大。

據美國Freedonia公司數據預測,2020年全球塑料加工機械市場將達到372億美元,而光注塑機的市場規模就能達到261億美元左右。

世界塑料機械的三大品種依次是注塑機、擠出機及吹塑機,其產值合集占塑料機械總產值的80%以上,其中光注塑機這一項,就佔據了40%的主導地位。

從全球產業格局看,自2001年以來,我國塑料機械的產量就一直霸佔著世界第一的寶座。

從「十一五」到「十二五」,中國塑料機械企業工業總產值從2006年得221.33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571億元,工業銷售產值也從216億元增長到了528億元。

塑料機械已經成為了航空航天、國防、石化、海洋、電子、光電通訊、建築材料、包裝、電氣、凄惻及交通、農業、輕工業等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重要技術裝備。

毫不誇張的說,每個行業都離不開它,不愁沒市場。

但2001年我國就產量登頂的行業,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行門檻低。

目前,全國大概有1000家以上塑料機械生產企業,其中400多家企業是生產注塑機周邊輔助設備的,行業極度分散。

大多數國內企業只具備提供部分產品的能力,有能力參與大型項目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比較少,主要競爭者都是國外的廠商以及少數國內廠商。

下圖是目前的競爭格局。

可見,隨著製造升級,國內企業技術不斷的完善,憑著價格優勢,國內設備佔有率正在逐年提升。

湧現出諸如拓斯達、海天國際等一批優秀企業。

拓斯達的注塑設備在業界,還有不少亮點。

一是技術領先同行,比如三機一體、模溫機、冷水機和自動吸料機的技術,客戶口碑非常好。

二是研發主攻自動化方向,其自動化供料及水電系統就是一個好例子。

這個系統可以通過將注塑機輔機設備、水電氣管線等進行合理設計、布局、鏈接,直接為客戶提供注塑機生產線的整廠自動供料、供水、供電、工期方案。

也就是說,拓斯達直接設計了一個為其他公司提供自動化服務的系統,並且將這個系統分成了自動化供料系統和水電氣系統。

將過去的適用範圍較窄的專用設備模塊化、通用化,市場不就更廣了么。

所以我們在年報里看到,營收規模2個多億的「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毛利率達45.34%,市場競爭力可見一斑。

等等,所謂自動化......這不就是機器人要乾的事么。

3

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去一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銷量高速增長。

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主要是受制於減速器核心零件部件的供應。

君臨在過去關於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分析中,不止一次提到過,整個行業分上中下游。

上游核心零部件,技術密集,進入門檻高,國內企業少;

中游本體製造,技術含量低,國內企業扎堆,但集中在中低端;

下游系統集成,門檻更低。

總體來說,大量的國產廠商在狹小的中低端市場競爭, 競爭激烈,利潤微薄。

能在A股上市的機器人產業鏈公司,一般都具備本體製造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少部分公司在核心零部件有所突破。

匯川技術的伺服電機,市佔率位居國產品牌第一;中大力德的RV減速器,剛斬獲勃朗特3萬台大訂單。

但拓斯達,屬於前者。

現在廣泛流傳這樣一種觀點:

「外資企業放棄了低端的電子終端產品,轉向了附加值更高的核心零部件,從上游拿到了掌控行業命運的鑰匙」。

商業世界如此複雜,君臨不敢妄言此觀點謬誤,但起碼有些偏頗。

我們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系統集成,到底有沒有價值?

按照錢學森在《論系統工程》中的定義:「『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劃、研究、設計、製造、試驗和使用的科學方法,是一種對所有『系統』都具有普遍意義的科學方法。

也就是說,完成一個系統,尤其是大而複雜的系統,不是簡單之事,而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

太抽象,舉個例子:

蘋果和特斯拉,就是典型的系統集成公司。

蘋果手機和特斯拉電動車,就是選用了這個星球上最優秀的零部件,然後天才般的將他們「系統集成」在一起。

拿iPhone來說,裡面有三星的鋰電池、Mektron的線路板、瑞聲的聲學件、伯恩的玻璃蓋板、英飛凌的射頻晶元、京東方的的面板等等。

其中的過程和細節之巧妙,值得大書特書,在這裡,我們暫且不提。

他們的最終產品,廣受市場歡迎,用戶粘性,潛在用戶的培養能力都異常出色。

有了客戶基礎,實現價值,那是早晚的事。

到此,我們可以回答:系統集成顯然有價值,而且還十分誘人。

分析到這層,我們再來細看拓斯達的機器人業務。

4

競爭者眾,拓斯達機器人業務毛利還那麼高,當然有特色。

先看技術。

首先關注投入到研發上的錢和人。

2013年-2017年,拓斯達研發費用複合增長率56%,尤其是機器人業務爆發的2017年,研發費用同比翻倍。

還引進及培養了眾多行業工程師、工藝工程師及軟體工程師, 2017年研發人員佔比超30%。

目前,拓斯達取得國家授權專利98項、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83項、軟體著作權10項、外觀專利4項。

六大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均處於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

2017年建立的機器人視覺研發團隊,目前已經掌握了機器人視覺演算法,對視覺要求比較高或大批量流水線作業的行業當中,機器人產品競爭力預計將加強。

除自主研發,還入股了其長期合作夥伴:武漢久同智能,掌握了伺服電機核心技術。

研發上的一系列努力,是毛利率提升的第一要因:成本

掌握了技術,不少模塊、零部件可以能夠擺脫進口依賴,實現自產,製造成本自然就下來了。

就拿拓斯達推出的「一年回本自動化解決方案」來說,裡面的主打產品:直角坐標機器人,運轉速度快、效率高、性價比高。

你想,幫摳門的資本家們省成本,多麼大的誘惑,難怪銷售異常火爆。

5

接著,我們再來看銷售。

關於這點,要先回顧其歷年的收入來源。

拓斯達的產品服務廣泛應用於3C(計算機、通訊和消費電子產品)、家電、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等領域。

2013年到2014年,公司在3C行業銷售佔比高達40%,最高;但2015年到2016上半年,由於汽車零部件、家用電氣行業銷售佔比大幅提升,公司立馬調整戰略,降低3C行業佔比。

下遊客戶銷售的大幅變化,清晰的表明:拓斯達是個精明的下游投機者

下遊行業的輪動性,要求公司及時調整產品戰略,防範行業集中風險。

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做到精明的及時調整戰略呢?

還不是靠那些駐紮在一線,「滾了一身泥巴」的銷售和技術們。

拓斯達的營銷模式是「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直銷收入保持在90%以上。

生產設備的直銷模式,要求緊密跟蹤客戶的需求,銷售和售前技術,吃住在客戶家,陪客戶嘮嗑、聽客戶抱怨。

獲取訂單的模式一確定,整個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明確了。

拓斯達採取的是「貿易、技術、工藝」策略,「貿技工」,和聯想的「貿工技」一字之差,但比聯想更看重技術。

把「貿技工」看成三角形,具體使命如下:

底邊以區域銷售工程師為主,進行大範圍的客戶搜索;

左邊是行業工程師,分為3C、汽車、家電等領域;

右邊是工藝工程師,包括注塑、達摩、裝配、噴塗、精雕等。

三種工程師協同工作,全方位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區域銷售工程師挖掘客戶,帶動行業工程師出方案,工藝工程師則進行配合。

簡單點說,就是密切響應客戶需求,定製化生產銷售。

拓斯達主要競爭對手,其實很多。

機械手企業伯朗特,多關節機器人本體製造商埃斯頓、新時達、系統集成新松機器人。

單看機器人產品本身,可能拓斯達的不如埃斯頓的機械手靈活,不如新松機器人的產品線豐富。

但他們,既不懂注塑行業,也沒有客戶積累,白手起家,談何容易。

以直銷為主的銷售模式,是毛利率提升的第二要因:定製帶來的產品溢價。

誰能先幫客戶排憂解難,提升效率,多打三五斗糧食,分你一斗又何妨,這算盤,老闆們都會打。

6

2017年報顯示,拓斯達實現營收7.64億元,同比增長76.51%,歸母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77.92%,扣非歸母凈利1.26 億元,同比大增103.68%。

近五年,收入和歸母凈利潤複合年均增長率分別為53%和41%。

以目前的機器人業務體量和整體凈利潤,拓斯達已經逐步進入國內機器人公司的第一陣營。

2017年的業績大增,主要由機器人業務貢獻,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目前機器人產能十分緊張。

IPO募資後,我們來看看它的花錢計劃。

2.78億用於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0.51億元用於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技術研發中信建設項目。

可以看出,拓斯達這是「All in 機器人」。

2018年1月,新廠房基本完工,相關產能可以逐步釋放,產能壓力緩解。

外延方面,拓斯達拿下了野田智能

聽名字,就知道是個日系公司。

號稱「機器人王國」的日本,擁有完整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每個環節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世界知名的機器人公司更是數不勝數。

但野田的主營業務,可不是機器人,他是造超聲波焊接設備的。

他的拿手絕活,就是超聲波焊接,應用於汽車行業、醫療行業、布輔料行業,主要用於汽車製造行業。

作為汽車零部件設備供應商,下游產品主要是運用於大眾、廣州本田、江陵福特、長城哈佛等多款整車品牌的零部件廠。

說到這裡,你也許看出點什麼了。

拓斯達的機器人業務,可以和野田分享下遊客戶。

「貿技工」的鐵三角訂單獲取模式,可以拿下注塑客戶,一樣可以拿下汽車零部件客戶。

要知道,汽車製造業,依然是機器人應用的最大下遊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臨 的精彩文章:

美國連續四次想置他於死地,卻全部以失敗收場
老闆「跑路」,華帝藉機上位正當時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