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不在別處,當下即是全部」在王陽明身上學習當今立世之本

「生活不在別處,當下即是全部」在王陽明身上學習當今立世之本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縱觀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遭遇的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他的成長經歷,也為我們指出了人類心靈的無限可能性,甚至包括身體健康和改變命運。

孫中山為探索救國之路曾潛心研究王陽明的心學!

一個讓蔣介石最崇拜的人:心學大家王陽明,蔣曾三到陽明洞參悟!

少年毛澤東曾服膺王陽明,對《王陽明全集》、《傳習錄》逐句逐字做批註!

談論王陽明及其心學,固然是潮流使然,但能夠讓大眾保持持續不斷的熱情,在於陽明心學的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而且能夠讓人學習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那麼如此多的人在如此長的時間裡談論王陽明及其心學,到底,能夠學習到什麼呢?

1.「關注內心」

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何種體制,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王陽明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

2.「堅持自我」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

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不能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王陽明曾經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舉世困酣睡,而誰偶獨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驚。反謂醒者狂,群起環門爭……」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當年進士考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可見王陽明的處境之艱難。儘管如此,王陽明在壓抑自我、反省己過之後,堅信自己的學說精確、明澈。

3.「至善圓滿」

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談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說,「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

對於團體如企業來說,將善惡放在得失之上,將長遠利益、社會和諧和員工幸福放在短期利潤、破壞環境和血汗工廠之上,才能徹底擺脫投機市儈的陰影,成為真正改變世界的巨人。

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別人願意將自己的財富交由你來打理,是出於對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擁有財富的多少。

4.「智者坦蕩」

王陽明被貶,去龍場途中又遇追殺。逃過大難,卻清風海闊,不見一絲怨尤。在武夷山一野寺中,他題下《泛海》一詩:「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順境還是逆境,所有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雲一樣,風一來,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靜靜的大海上泛舟三萬里,那種痛快的感覺和我駕著錫杖、乘著天風,從高山之巔疾馳而下的感覺一樣。

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心中若無所滯,處事自然洒脫自如。

5.「不忘敬畏」

王陽明中年悟得「心即理」——「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體就是「良知」,「良知即天理」。 當然,最終還得靠「致良知」去「窮理」。

而在「致良知」的工夫中,就比較強調「敬」。

在強烈的貪慾激蕩下,人們忘了敬畏。敬畏一種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法則,敬畏活潑潑的新生命,就不會傷害到我們的身心。一切事敗,多出於輕慢,一切輕慢皆是少了敬畏。

6.「自由創新」

通過徹見本體後的無為觀照,欣然承認上天給予自身的命定東西,隨緣生死,一順天則。自作主宰,自在自如。

現代人因為受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的種種影響與約束,而忘記了自己的本心,陽明心學,可以讓我們通過「聽本心」而擺脫各種體系和機制的束縛而獲得自由。

此外,「心學的思維方式是活潑而自由的,在處理具體問題時擇善而用之,在節奏無比緊張的當代生活和工作中,能煥發出新的生機。」

7.「實踐精神」

王陽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讀書人的坐而論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廷杖四十、萬里流放貴州龍場驛,捨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亂,只手扶起明社稷,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難』,情感和思想在困厄抑鬱的劇烈矛盾中不斷突進,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難』。」這「百死千難」便是實踐。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如果你覺得諸事不順,疲憊不堪,身體也越來越差,卻成績甚微,也許你該將眼光投向自己的內心,去檢索心內的陋習,跨越自己的心坎。若能把心中之賊破掉,學業、家業、事業就會改觀,人生問題就能釜底抽薪地解決掉。

下面給大家分享王陽明的幾句經典語錄共勉。

1.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的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譯文:人必須經歷各種事情的考驗、鍛煉,才能夠立足社會,才能夠處變不驚,遇事泰然處理。

2.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譯文:朋友間的相處,互相謙讓才能有進步,友誼增進,如果兩人間一直作無謂誰好誰壞相比和互損對方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只有讓你們兩向容不下。

3.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譯文:善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擴充這種善念。惡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遏制這種惡念。

4.人只有許多精神,若專在容貌上用功,則於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譯文: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內心了。

5.悔悟是祛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葯發病。

譯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藥,貴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葯而生病了。

6.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葯。

譯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覺得煩躁不安,那麼就靜坐。就算不想看書,也必須去看。這是對症下藥,也是一種方法。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譯文:操守志向猶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兒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呢?

8.學本於立志,志立而學問之功已過半矣。

譯文:做學問的根本在於立志,志向一旦立定那麼做學問的功夫已經成功一半了。

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譯文:沒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為不知道。

10. 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譯文:唯有天下的至誠,方能確立天下的大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楚網 的精彩文章:

當最美荷花遇到15首經典詩詞,你怎能錯過如此雅趣?

TAG:文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