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翻開貴州興義市的近代史,其中何姓家族的篇章有很多,當然最為出名的要數何應欽了。現今的興義泥凼鎮上,還完整地保留著何應欽的老宅。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1890年,何應欽出生於興義泥凼鎮山裡的一幢木結構中式房屋內,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見到的何家老宅。當年,它是何應欽跟其父母居住的地方。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何家的老宅位於泥凼鎮的街上,坐落於半山腰間,居高臨下,氣勢不凡。人們要進入何家的老宅,需要從臨馬路的正門,攀爬幾十級台級,才能進入何家的院落。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這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落,進門是前廳,兩側是廂房,據說從前是何家傭人居住的地方。正對面便是老宅的正廳,裡面有何應欽與他父母親居住過的房間。穿過正廳後,屋後還帶有一處後院,面積不大,現在僅保留有一口水井。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何家的老宅,按照貴州當地的建築特色,均是一樓一底,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兩層樓」。兩邊的廂房,在第二層上都建有木走廊,從走廊上可以俯視院落的天井。天井的地面用石板鋪設,加上房間建築使用的雕花木窗、石雕飾品,整個何家老宅相當有氣派,一點都不像泥凼山裡普通的民宅。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泥凼,位於興義市的南面,離開興義市區約有45公里的山路。這個地處雲貴高原山區的小鎮,以前曾被外界形容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加上山區自然條件的惡劣,從前的泥凼,跟雲貴高原許多山區小鎮一樣,是一處既封閉,又相對落後的地方。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整個泥凼鎮,大多數的民宅都是建在半山腰上,外界形容這裡是掛在山崖上的村落。泥凼所處的地方,正式興義較為普遍的峰林地帶,一座座圓錐形小山峰,遍布泥凼的周邊。這些山峰,均是上萬年前地殼隆起造成的。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其實何家並非是土生土長的泥凼人,也不是雲貴高原地區的先民。何家的祖籍是江西臨川人,清朝的咸豐年間,何家的祖上隨軍來到了興義,開始時是在一個叫「捧鮓鎮」居住,其祖先在鎮上做些小生意。有說何家的起家,是依靠販賣布匹,但泥凼的人卻說是靠馬幫運輸發財的。所以現在的何應欽故居內,還有馬廄和馱馬之物展出。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因為捧鮓鎮處在雲貴川三省的交通樞紐上,在過去是個相對富裕的地方,也經常招來盜匪的搶劫。何家的祖上覺得此地不宜久留,於是準備找一個地方重新安家。據說當年何家有一位相處甚好的風水先生,這位老先生奉何家之託,從捧鮓一路翻山越嶺,來到了現今的泥凼鎮。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傳說很有意思,這位風水先生來到泥凼後,竟然在半山腰挖出了一處泉水,頓時覺得這眼泉水是「龍眼」,感覺這塊地方是泥凼的風水寶地。風水先生是這樣告訴何家的:這處在半山腰的地方,背依大山,面前是連片的峰林,猶如千軍萬馬。在這個山腰間建房子,就像坐在太師椅上,指揮著對面的峰林。於是,何家的老宅,便落戶在這把「太師椅」上了。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何家的老宅後院里,依舊能見到當年這眼開挖的水井。當地百姓說,何家的這眼井,即使逢大旱之年,也不會幹枯。周邊的鄰居,大多數是依託這眼井水居家過日子的。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在何家落戶泥凼時,整個泥凼沒有一條對外聯繫的公路,人們去到四十五公里之外的興義城,只能依靠步行和騎馬。交通的不便,也給泥凼帶來了一些安靜,土匪少了,相對閉塞的環境也有利於人們專心致志從事農作。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何應欽就出生在現在人們見到的故居內,據說何母臨產時,自已拿了把剪刀,自己動手剪斷了臍帶。何應欽的出生,並沒有給何家帶來任何歡天喜地,因為在何應欽之前,已有兩位大哥了。何應欽排名老三,因而泥凼人也叫他「小三子」,只是「小三子」後來成為了國民黨的將軍。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在泥凼,還有一個傳說,就是「一槍打出個何將軍」。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何家因為條件好,何應欽七歲開始進入泥凼的私塾讀書。一天,放學回家的何應欽,來到父親居住的房間,翻出一把槍來。哪知一不小心扣動了扳機,一槍把木製的房頂打了個洞。闖了禍的何應欽,自知父親回家必遭一頓打。於是背起個小包,浪跡天涯吧。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就這樣,闖了禍的何應欽,隻身一人,從泥凼翻山越嶺,跑了45公里,來到了興義親戚家中投靠。1905年,何應欽在興義考上了當地最有名的筆山書院,也就是興義民族師範學院的前身。兩年後,再度考入了貴陽陸軍小學。自此,何應欽的一生,跟軍事掛上鉤了。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對於何應欽一生的評介,褒貶不一。當年他作為蔣介石最得力的助手,官至陸軍總司令、一級上將,號稱是蔣介石政府的「大管家」。也許是因為早年曾在日本留學的原因,歷史上的何應欽,跟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國民黨內定位為「親日派」。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1933年,何應欽在任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的時候,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何梅協定》,這兩份喪權辱國的停戰協定書,成為了他人生當中最大的污點。然而當抗戰勝利時,1945年的9月,何應欽在南京代表蔣介石政府,接受了日本政府的投降。這也是何應欽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事。現在的何家故居內,院子里還有用石刻的日軍投降書,以及何應欽接受日軍受降的巨幅照片。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何應欽自幼離開泥凼後,曾於1941年回泥凼省親,並居住於自家的老宅中。現在的何應欽故居里,還保留著當年何應欽回家後睡過的床,以及名為「居之也安」的題扁。也就在那個時候,泥凼才開始修路,修了一條通往興義的簡易公路。當地人說,這全靠何應欽。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1949年,何應欽隨蔣介石去了台灣,從此以後,何應欽再也沒有踏上回家的路。晚年的何應欽,遭到蔣介石的排斥,不再過問政事,轉而皈依基督,過著查經講道的日子。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晚年的何應欽,因為一生沒有子女,據說思鄉心切。他常跟潑墨畫大師張大千講述泥凼峰林的風光,張大千為之動容,憑想像畫了一幅《泥凼風景圖》,並在何應欽90歲生日時贈送給他。何應欽十分愛惜這幅畫,掛在自己的書房中時時觀摩,以慰思鄉之情。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一把「太師椅」,端坐在泥凼的大山裡數百年,終究沒有再次等到它的主人回歸,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遺憾事。

興義泥凼何應欽故居,大山深處的一張太師椅

小貼士

地址:興義市泥凼鎮泥倉路4號

門票:免費

建議參觀時間:2小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