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洲宇航員為何學中文?想當神舟副駕駛

歐洲宇航員為何學中文?想當神舟副駕駛

【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

為什麼歐洲的宇航員們在學習中文?因為他們已經到中國訓練,還想當神舟飛船的副駕駛。

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27日採訪了一位德國宇航員馬提亞斯?毛瑞爾,他去年曾在山東煙台訓練兩周,對此印象深刻。

美國和俄羅斯不再是僅有的太空強國,中國正成為新興勢力,BBC寫道。

「如此美好和放鬆,我漂浮在救生筏上,看著天空,只要再來一些音樂,就像是真的在夏威夷度假一樣,」毛瑞爾這樣形容他的海上生存訓練。

馬提亞斯?毛瑞爾(Matthias Maurer)是歐洲空間局(ESA) 德國宇航員,他和同伴薩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去年在山東煙台和中國宇航員一起訓練兩個了星期,他們對此印象深刻。

「難忘的經歷,」毛瑞爾說,「我們一起訓練,和中國宇航員住在同一棟樓里,分享同樣的食物,感覺就像一個家庭。這與我在休斯頓的體驗完全不同,在那裡我租一間公寓,每天只在兩三個小時的培訓時間和同事在一起。」

儘管其他航天機構也會開展特殊活動進行團建,幫助宇航員培養合作精神,但中國採取的方式更為徹底。

德國宇航員馬提亞斯?毛瑞爾(www.spacefacts.de網站圖)

「中國宇航員甚至在一起度假,他們彼此之間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樣,」毛瑞爾說,「當我們住在那裡的時候,感覺被這個大家庭十分熱情地接納了。」

中新網2017年10月曾報道,中國航天員葉光富曾在2016年6月赴義大利撒丁島,參加由歐洲航天員中心組織的洞穴訓練。第二次與國際同行一起受訓,他與同組的德國航天員馬提亞斯·毛瑞爾相處融洽。

「我倆是一個乘組,經常在一起吃飯、散步、探討業務。不僅是馬蒂亞斯,許多歐洲航天員都表示願與中國進一步交流合作,並且希望在來中國執行任務。」葉光富舉例說,不少歐洲航天員計劃來中國學習中文。

在煙台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研討會上,兩名參加訓練的歐洲航天員均使用中文發表感言,他們的中文水平令楊利偉感到驚訝。

歐洲航天員中心訓練專家斯蒂芬尼·吉斯特介紹,「學習中文已成為歐洲航天員的重要任務,幾位航天員學習中文三四年了。」

2003年,神舟飛船將中國首位宇航員送入太空。「神舟」基於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技術,外形完全相似。儘管聯盟號的技術自太空時代伊始就開始使用,但神舟在21世紀更有意義。

「我對這些尺寸感到驚訝,」毛瑞爾說。「它的直徑比聯盟號要大,而且大得多。他們對俄羅斯的硬體設備有非常透徹的理解,知道哪些部分好用,哪些地方可以改進。」

「空間這麼大,我們甚至有充氣橡皮艇,這是在聯盟號上沒有的,」毛瑞爾說,「在俄羅斯的海上生存訓練中,你必須跳進水裡,那裡沒有船——天氣非常寒冷,所以要困難得多。」

而且,神舟號返回艙的空間可以讓宇航員輕鬆地脫掉宇航服,換上救生服。

毛瑞爾最近才獲得了宇航員的資格,不過他在2012年就開始與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有聯繫,2013年他受邀參觀了北京訓練中心,接觸了模擬設備。2016年,中國宇航員也圓滿完成了歐洲空間局的洞穴訓練。

毛瑞爾和他的同伴義大利女宇航員克里斯托佛蕾蒂、法國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Thomas Pesquet)都在學習中文。「我學得不錯,但還需改進,」毛瑞爾說,「我的名字翻成中文意思是『天堂之馬』」。

義大利宇航員薩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YouTube網站)

美國是不會在太空與中國合作的,即使「國際空間站(ISS)」項目也不行。但歐洲空間局在需要把宇航員送入太空時為自己保留了多個選項。

中國的全尺寸空間站將於2023年啟用,今年他們還將登陸月球背面,歐洲空間局在與美國和俄羅斯保持關係的同時,與中國這個新興太空強國開展合作是明智之舉。

「歐洲空間局有23個成員國,所以我們知道如何將合作夥伴凝聚到一起,」毛瑞爾說,「我們會說多種語言,我們多元文化意識,因此我們是把中國帶入國際太空大家庭的完美粘合劑。」

最近,中國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簽署協議,承諾開放國際空間站。

「世界上任何一個想讓宇航員上太空的國家都可以通過聯合國與中國取得聯繫,並有可能進入太空,這令我印象深刻,」毛瑞爾說,「不僅是歐洲人,目前可能還沒有宇航員計劃的發展中國家現在也可以。」

歐洲目前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未來幾個月內,歐洲空間局的宇航員將在中國模擬倉進行訓練。

毛瑞爾希望2020年完成他的首次太空飛行,隨後爭取成為2023年首批飛往中國國際空間站的外國宇航員。

在未來的任務中,歐洲宇航員們還想爭取副駕駛的位置。

「在聯盟號,左邊的座位是副駕駛座,」毛瑞爾說,「所以我們跟中國人說,我們好好商量,我們很想要左邊的座位。」

「結果他們說,『哦,好的,沒問題』,我們覺得,這也太容易了吧……」他繼續說,「結果在神舟號上,右邊的座位才是副駕駛。」

毛瑞爾與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由於美國現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國宇航局目前不太可能與中國在太空公開合作。然而,從長遠來看,隨著美國和中國都考慮重返月球,並進行火星探索,在太空上人類最終還是要合作的。

毛瑞爾說,「一旦我們把目光投向地球軌道之外的月球或火星,我們就需要在這個星球上團結所有合作夥伴,因為今後的任務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昂貴,我們需要最好的技術。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帶進大家庭,在月球上建立研究站——夥伴越多越好。」

2015年5月,中歐簽署協議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明確2015年至2017年中歐參與對方的航天員訓練活動。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通過訓練可以進一步加深中歐雙方相互理解,為未來開展航天員國際合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日本一男子因心煩在新幹線列車砍人 致1死2重傷
英媒上海分社社長:10年前,兩年西方工作經驗相當於在中國干5年,但現在…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