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信中國》:穿越時空,用封封泣血信箋對話歷史

《信中國》:穿越時空,用封封泣血信箋對話歷史

原標題:《信中國》:穿越時空,用封封泣血信箋對話歷史


來源中國軍網


央視大型節目《信中國》自3月9日播出以來,共展出了46封共產黨人的書信。在根植中國文化底蘊的情境中,通過書信連接時空,再現了人性的光輝與信仰的力量,詮釋著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6月18日,《信中國》在端午節迎來收官之夜,回顧整季《信中國》,封封真實家書講述的是一個個不同的英雄形象,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共產黨人,《信中國》至始至終講述的正是近百年來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故事。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他們情真意切的封封書信,用文字構建「影像志」,讓觀眾看到了更加真實、鮮活、充滿情感的共產黨人:他們無私無畏、情深意切,他們有理想、有信念,他們愛生活、愛家人,他們愛國家、愛人民。


在70年前的戰場上,本來早應函達問候,奈何戰在緊要前方,雙親大人,若我難歸,請必保重玉體;家中的妻,若我難回,望勿以我為念;親愛的兒,不要忘記,未曾停止愛你。正是這樣一封封浸染著英靈血跡,承載著濃厚家國情懷的書信,用不加修飾、最溫和也最爆裂的手段,闖入了人們的心靈,使每一個在看過該節目的革命軍人,心中都激蕩起一股濃如火、烈如酒的愛國情懷,就是這一封封飽含著愛國情、顧家情的書信,到如今仍然閃耀著現實意義的光芒,從精神根源上為改革注入了堅韌悠長的動力。



血肉之軀堵槍口,為革命事業而獻身的黃繼光,正氣凜然、慷慨赴死、從容就義,「不立功不下戰場」,短短的幾個字,映照出一個為扶大廈之將傾、救萬民於水火中,不惜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的錚錚好漢形象;將紅妝換作戎裝,毅然毀家紓難的趙一曼,「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母親死後,我的孩子要代替母親繼續鬥爭」,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用以死殉國代替千萬虛言,為那個還存在麻木、困惑、愚昧的時代,上了一堂最熾烈、振聾發聵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大課。

感謝《信中國》,再一次把我們拉回到那段救國存亡的歲月,舒展了一封封歷經烽火狼煙、歷史戰火的信件,講述了一群頂天立地的豪傑,一群為了扶大廈之將傾、救民族於危亡而奮不顧身、披肝瀝膽、死而後已的英烈。他們硬生生地用頭顱把暗無天日的穹頂給撞出了一片藍天,頭破血流,最後只能留下一封封被血跡浸染的書信,昭示後人來傾訴衷腸。



一封書信,一段歷史,掩卷沉思,這些革命英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信件,情深意切、歷久彌新、飽含期待,在這其中有熱血將領的沙場絕筆,也有夫妻戀人的鴻雁傳書,更有父母兄長的深切教誨,傾注著那一個特殊的時代中革命軍人所面對的慘烈和肩負的使命擔當。革命的烽火雖然狼煙不再,但是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卻依舊在路上。


當改革的巨艦駛入深水區,向固化利益的傳統藩籬宣布最後決戰的時候,可能面臨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難,但每一名中國人都應當讓心臟最大程度地跳動起來,讓血脈賁張起來,讓力量激蕩起來,拿出壯士扼腕、背水一戰的鋼鐵血性,以最無畏的姿態,盪清橫亘在改革面前的所有阻力,為改革注入了最為根源、最為持久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挂帥出征,哪敢怠訓忘戰——任務部隊和平積弊減少的啟示
你最想去的地方,有沒有這些哨所?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