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圍著卡達挖運河,沙特是要徹底封鎖卡達?

圍著卡達挖運河,沙特是要徹底封鎖卡達?

塞勒瓦運河雖在一定程度上劍指卡達,但在更大程度上是沙特基於自身經濟轉型與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

沙烏地阿拉伯地圖。

文| 鈕松

就在沙卡斷交危機屆滿一周年且和解希望依然渺茫之際,沙特的一項運河開鑿招標計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扛過斷交危機,用運河封鎖卡達已難奏效

人類開鑿運河古已有之,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其目標分別是連接地中海與紅海、大西洋與太平洋,這極大地縮短了當時國際航運的航程,促進了人類社會在海路交通上的聯繫愈發緊密。但沙特的塞勒瓦運河計劃卻有所不同,這條規劃中的運河寬度為200米,深度為15-20米,長度為60公里,運河位於沙特境內,絕大部分航段距離沙卡邊界僅為一公里。

換言之,沙特的塞勒瓦運河幾乎是沙卡陸地邊界的整體複製,其落成之後在地理上最為直觀的結果便是,卡達將從三面環海、一面與沙特陸路相連的半島國家徹底變成四面環海的「島嶼」。這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聯想,認為沙特的運河計劃其矛頭主要是針對卡達,目標就是通過地理上的隔絕和地貌上的劇變來對卡達構成巨大的心理威懾,以促成卡達的對沙妥協和卡達危機的最終解決。

這種觀點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既過分誇大了地理要素對於當代國際關係的影響,也忽視了沙特自身的經濟發展內在動力和邏輯。

對於卡達這樣的國家而言,儘管其大量的生活物資依賴於從西亞阿拉伯國家進口,並且這些物資往往通過陸路經由沙烏地阿拉伯輸往卡達,但在斷交危機爆發以後,沙特對沙卡邊界進行嚴密封鎖。卡達在海合會中一貫與沙特分歧眾多,此次斷交危機恰好為卡達進口物資輸入路徑的改變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卡達航空公司飛機。 圖/新華社

人類社會早已經進入航空時代,試圖通過開鑿一條河來鎖住一個國也不太可能,因此,斷交危機以來,伊朗和土耳其順勢加大了對卡達生活物質的空運和海運力度。儘管伊土兩國的卡達空運最初有著抗擊沙特陸路封鎖的目的,但從長遠看,這種應急式的回擊方式正在成為卡達獲取進口物資的新常態。遭遇強力陸路邊界封鎖與經濟制裁的卡達不僅沒有對沙屈服,反而從對陸路交通的過分依賴中「金蟬脫殼」。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沙特的陸路封鎖對卡達這樣的小型石油富國已經是成效不彰,再耗費28億里亞爾巨資通過開鑿塞勒瓦運河來孤立與打擊卡達,便顯得令人費解了。

發展旅遊經濟或是塞勒瓦運河的動因

沙特當前正在進行塞勒瓦運河的招標工作,目前已收到五家外國企業的投標書。招標截止後,沙特將在90天內公布招標結果,該運河的預計工期為一年。

從沙特官方的聲明來看,開鑿該運河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目的:一是要在運河兩岸打造多處旅遊休閑度假區,通過修建遊艇碼頭和水上運動設施來吸引遊客,並在運河沿線修建新的港口以為貿易活動提供便利;二是要在運河與沙卡邊界之間僅一公里的狹長地帶內擇址修建一座新的軍事基地和一處核廢料填埋設施。

這兩種不同領域的規劃背後,實則反映了沙特政府內部對於如何精準定位規劃中的運河及其周邊地區的功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卡達多哈拍攝的濱海路。 圖/新華社

當前,沙特在薩拉曼王儲的大力推進下,以《2030年願景》為沙特邁向後石油時代的總體行動綱領,目前已在諸多領域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沙特的政治、社會和經濟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就經濟而言,沙特長期以來只頒發工作、學習、探親、朝覲等方面的簽證,目前已正式頒發旅遊簽證,初步放開了旅遊市場。塞勒瓦運河地處安全局勢相對安定的海灣,毗鄰卡達、阿聯酋和巴林等海合會國家,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容易吸引海灣和各國遊客便利前往。

雖然運河完工後,在危機持續狀態下會從地理上加劇對卡貿易的阻隔,但從長遠看,運河也可能會成為沙卡和解之後經貿合作的橋頭堡。

相較於運河的經濟職能,沙特在運河區靠近卡達一側的軍事基地和核廢料填埋設施規劃便與前者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會產生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沙特以開鑿運河為契機,植入軍事與核能議題對卡達實施新恐嚇,但其可行性微乎其微。美國不可能容忍沙特在沙卡邊界建立軍事基地,卡達更不可能坐視核廢料出現在卧榻之側,這對於運河區的旅遊經濟也會有致命的威脅。

總體而言,塞勒瓦運河雖在一定程度上劍指卡達,但在更大程度上是沙特基於自身經濟轉型與發展需求的必然選擇。

鈕松(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對等貿易」不能成為美國發動關稅戰的理由
環保局長指使,作案者戴頭盔……臨汾監測造假窩案堪比諜戰劇

TAG:新京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