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去了一趟朝鮮,發現那邊的小朋友都不愛笑

我去了一趟朝鮮,發現那邊的小朋友都不愛笑

朝鮮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

朝鮮人過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

我帶著這些疑問,

踏上了朝鮮四日游之旅。

朝鮮,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有點「神秘」的地方,即使我們在物理距離上隔得並不遠。

最近因為金正恩的兩次訪華,中朝關係持續升溫,旅遊市場也隨之放開。好幾家大型在線旅遊網站和旅行社都重啟了朝鮮團體旅遊商品的銷售,部分地區還有直飛平壤的包機旅遊,去朝鮮旅遊不僅變得可行,還挺方便。

朝鮮不開放自由行,只能跟團前往。去年8月,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在中朝邊境城市丹東報名了朝鮮四日游,踏上了平壤、開城、妙香山之旅。

不能帶移動硬碟、吃住「頂級」酒店、參觀「最好看的」節目表演,去朝鮮旅遊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初見平壤:這是一個單調的國家

集合那天,我來到丹東火車站。導遊給我們講了注意事項,主要內容是:

1、不可以單獨行動,不可以脫團,不可以接觸朝鮮路人,不能對軍人拍照。

2、從丹東去平壤的火車上不允許拍窗外的景色。

3、出關後,不能再說「金三胖」「韓國」之類的詞,要恭敬地尊稱「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將軍,金正恩元帥,南朝鮮」。

這趟卧鋪列車是很普通的中國綠皮火車硬卧

10點多,火車緩緩啟動,沿著大橋跨過鴨綠江,8分鐘後,就到達了朝鮮邊境城市新義州。在這裡,火車停車兩小時辦理入關手續,並檢查行李。

朝鮮有一些奇妙的行李規定,比如不能帶移動硬碟,不能帶焦距超過200mm的長焦鏡頭,電腦可以帶但電腦里不能有關於日、韓、美的電影等內容,不能帶違禁書籍

不過隨著去朝鮮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朝方軍人上車後,對我們的行李只是象徵性地開包檢查。他們胸前佩戴著傳說中印有金日成和金正恩頭像的紅色徽章。

每個朝鮮人都會佩戴徽章,徽章由學校或單位發放,不能自行購買

12點多,火車終於又緩緩啟動,正式開啟了前往平壤的旅程。

一開始,車廂里的人都比較拘謹,只能貪婪地看著窗外的農田和村莊。過了一會便漸漸放鬆下來,拿出手機拍照,反正也沒有巡邏的朝方人員。

窗外的人們或走路、或騎自行車,穿梭在鄉間小道上。而大部分時候,是無盡的原野,麥田、玉米地和遠方層疊起伏的山巒。田野間、村子外還有一些標語,據同團的一位會朝語的妹子說,寫的大多是「偉大領袖」「自給自足」「自力更生」之類的標語。

5個小時過後,窗外出現了柏油馬路和汽車,人變得越來越多,著名的爛尾樓——柳京飯店出現了視野之中,很快,火車就停在了平壤火車站。

爛尾樓——柳京飯店

平壤火車站

平壤火車站

朝鮮的兩位(因為她們要互相監督)中文地接導遊帶我們走出車站,坐上空調大巴。在對我們表示歡迎之後,便帶我們參觀了兩個景點:凱旋門(比巴黎凱旋門還高)和朝中友誼塔。

實際上,後面幾天的「參觀景點」都表明,這是一場「朝鮮愛國主義之旅」。

市內的大部分景點,導遊只給我們停車十分鐘,根本沒什麼機會在室外站定的情況下拍平壤的街道、建築、人民。於是,敞亮的車窗成了我們窺視外部世界的載體,畢竟,來這裡旅遊的幾乎所有人,真正感興趣的,是這裡的社會制度、人民生活,而不是那些景點吧。

平壤的建築造型單一、配色毫無規劃,基本都是在我們看來早已過時的大型筒子樓。大部分的外牆已經褪色或剝落,在這陰沉的天氣里,顯得毫無生命力。

和這些建築一樣了無生趣的,是人們的表情。他們似乎失去了喜怒哀樂的能力,像是被攝魂怪吸取了靈魂一般,絲毫沒有表現出神采飛揚和朝氣蓬勃。與其說是壓抑,倒不如說是徹底的單調。似乎無法從任何方面窺視到他們的情緒起伏。

朝鮮公交車

路上騎車的人面無表情

朝鮮地鐵站

匆匆一瞥朝鮮的街景後,我們便來到了吃晚飯的餐廳。在朝鮮的旅行團都享有高級外賓的待遇,無論吃、住、行都是最高配置。四日游的每一餐幾乎都會換花樣,從普通的飯菜、到朝鮮特色「十一碗」、朝鮮火鍋、朝鮮米酒,應有盡有。

我們去的大多數飯店都是這個裝修風格

朝鮮特色「十一碗」

晚飯後,我們驅車前往酒店。夜幕降臨的平壤,被黑暗吞噬,主幹道上那孤零零的路燈,功率之小,根本無法把馬路照得通亮,而大部分地方,是徹底的漆黑一片。然而此刻,三八線對面的韓國,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NASA拍的朝鮮和韓國夜晚燈光對比

我們住進了平壤特級酒店——羊角島飯店。雖說是特級飯店,實際水準基本等同於國內三星級酒店。但畢竟這裡供應電、熱水、有中央空調,對朝鮮來說,確實算得上頂級的設施了。

房間內部

「最好看的節目」:少年宮表演

第二天行程的第一站是開城的板門店,也就是朴贊郁的《共同警備區》事發的朝韓三八線。

回到平壤後,我們迎來了旅程的第一個高潮——前往少年宮觀看被導遊稱為「最好看的」節目表演。

少年宮的外觀非常大氣,內部裝修可謂上乘,教室、體育場、游泳館等設施一應俱全。

少年宮外觀

少年宮游泳池

朝鮮實行的是12年義務教育,學生們上午去學校讀書,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參加課外活動。平壤的少年宮是全國少年宮集大成者,最優秀的孩子會被送到這裡參加各種興趣小組進行學習。

我們被帶去參觀了一些興趣小組,如排球、舞蹈、樂器、物理等,孩子們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里上課、並接受遊客的參觀,對我們這些絡繹不絕的遊客,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好奇心。

物理學習小組

朝鮮箏學習小組

時間接近5點時,我們來到大禮堂入座。禮堂大約能容納幾百人,前半部分坐的基本都是遊客,後半部分是朝鮮的學生。

等待了一會,燈光暗下,聚光燈聚焦在舞台中央,地板上緩緩升起一支話筒,一個戴著紅領巾的朝鮮小女孩主持人走出來,站定,說了開場白。現場並沒有翻譯,我們不知道她說了什麼,但她那朝鮮標誌性的誇張語氣和表情,讓舉著相機的我一陣酥軟。

主持人小朋友

這台文藝演出,就像春晚一樣「熱鬧」,是各種才藝的大雜燴:獨唱、合唱、舞蹈、魔術、樂器。沒有翻譯,我們並不知道他們在唱什麼、彈什麼,根據紀錄片《太陽之下》的字幕可以猜測,大約就是一直在歌頌偉大領袖吧。

說實話,這場演出並不特別「假」,只是很普通的一場由孩子們奉上的文藝演出。時間控制的恰到好處,在看得差不多厭倦的時候,也就結束了。

合唱

舞蹈

有趣的是,當我們起身離開,後排的朝鮮小朋友依舊在熱烈鼓掌,直到我們都快走到門口時,他們的掌聲才戛然而止。近距離的觀察讓我很是驚訝:剛剛還鼓掌了足足5分鐘的他們,此刻都是一副「喪屍」的表情,沒有一個臉上有笑容。

那樣熱烈的、持久的鼓掌,和眼下這冷漠、無趣的表情,大約就是我對朝鮮的印象:「演得用力過猛」,卻沒有真正生動的、感染人的情緒。

鼓掌後孩子們的表情

每一個看上去都了無生趣

暴發戶博物館:國際友誼展覽館

第三天的主要行程是妙香山,來這裡當然不是為了爬山,而是參觀國際友誼展覽館。這個館不讓拍照,進入前所有物品都要寄存。

國際友誼展覽館

國際友誼展覽館外觀大氣,內部層高極高,空間特別開闊。

導遊告訴我們,這裡收藏了世界各國首腦、知名人士送給金家的禮物,體現了金家在世界範圍內的巨大影響力。展品按照三位領導人進行分類,最多的自然是送給金日成的禮物。

導遊說,截至目前,館內共收藏了11萬4000多件展品。據統計,如果每件展品看一分鐘,看完整個博物館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只挑選其中一些走馬觀花,主要會讓大家看中國贈送的禮物。」

於是,講解員向我們介紹了各種郭沫若字、徐悲鴻畫、桌椅、裝飾品、領袖頭像等。各種極端個人崇拜主義的禮品,比如三位領袖的肖像、油畫,各種恭維的文字,各種祝福長壽的紀念品鋪天蓋地。

這就像是一個大型暴發戶展覽,把各種禮品雜七雜八地放在展櫃里,陳列毫無章法。但朝鮮人民認為,偉大領袖沒有自己使用禮品,而是全部放在這個展覽館給人民參觀,是一種偉大廉潔的表現。

當我們差不多走馬觀花參觀完了展覽館,導遊帶我們來到一個巨大的門前面。她說,中國贈送給了朝鮮三尊蠟像,分別是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將軍和金正淑母親(金日成妻子、金正日母親),栩栩如生,「彷彿見到了本尊」。

導遊讓我們整理衣冠、排成一列。當我還沒弄明白看個蠟像為什麼還要這麼莊嚴肅穆時,我們就被帶進了展廳。

展廳並不大,兩邊陳列著一些禮物,正前方是金日成的蠟像,他站在「綠色的田野」中,「微笑地望著遠方」。

導遊示意我們排成兩列,此時,所有人靜默不語,大概都沒明白要幹什麼。隨後,導遊就帶領大家鞠躬了。

我們在三個展廳分別對三位蠟像鞠了一躬,結束了這場參觀。

這天的最後一站是平壤市區的主體思想塔。所謂主體思想,亦稱金日成主義。是的,在如今的朝鮮,沒有馬克思主義,曾經掛在建築上的馬克思頭像被撤下,主體思想成了朝鮮唯一的國家意識形態,不可被挑戰,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每到夜晚,漆黑的平壤市區,只有主體思想塔綻放著最耀眼的光芒。

主體思想塔

四日游的行程,雖然時間很短,但也大致讓人對朝鮮有了一個具體而直觀的概印象。四天的時間裡,我沒有看到一個胖子,沒有在少年宮之外的地方看到任何笑容。這個國家就像與現代生活隔絕的孤島,漂浮在主流思想之外,與世隔絕,奉行著自己那一套邏輯和意識形態。

旅遊Tips:

1、報名時需要發送護照掃描件給旅行社用於辦手續,簽證為集體簽證,不會在護照上留有痕迹。未來去其他國家沒什麼影響,如在出入關時被問到,誠實回答去朝鮮只是旅遊即可。

2、在朝鮮旅遊期間一定要嚴格遵守團隊規定,切勿擅自脫團或做出違規行為,否則後果可能很嚴重。

3、雖然朝鮮基礎建設落後,但他們給旅行團會配備最好的食物和住宿,吃飽睡好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今日話題:

你想去朝鮮旅遊嗎?

最近有什麼有趣的旅行計劃?

推薦朝鮮相關影像資料:

《國家地理 揭秘朝鮮 National Geographic North Korea Undercover.2007》:講尼泊爾醫生去朝鮮治療白內障患者一千餘人,最終重見光明的患者們紛紛跪倒在金正日的照片前哭泣的故事。一部令人一生難忘的紀錄片。

《北逃》:講述一個脫北者的經歷,值得一看。

《朝鮮:權力與金錢之謎》:NHK紀錄片,講述了朝鮮的經濟體制,著重解讀了金家的宮廷經濟。

《共同警備區》:朴贊郁電影,講述在共同警備區發生的一場朝鮮韓國士兵之間的友誼,沒有驚天動地,卻溫暖感人。

《全景:朝鮮 "Panorama" North Korea Undercover》:BBC工作人員跟旅遊團秘密拍攝,去的景點比我們多,他們參觀了集體農場、醫院、學校、工廠等。

《太陽之下》:由朝鮮安排好的拍攝,故事本身很無趣,但可以幫助理解朝鮮人是如何被洗腦、如何被「安排」的。

文/圖 _ 姚璐

編 _ 阿作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原創圖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

lululemon商城熱力升級!

首單全場8折起,更有350元禮包,

助你暢購一夏,塑造夏日型格!

點擊領取首單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上海紅極一時的泳池變身網紅打卡勝地,連貝克漢姆都來了
牛油果是中產之光?BBC認為肥肉比它更健康!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