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明朝後期著名的將領,可結局卻完全不同,主要跟一制度有關
原標題:同是明朝後期著名的將領,可結局卻完全不同,主要跟一制度有關
提到明朝後期的軍事史,有兩人不得不提,那便是抗倭名將戚繼光和遼東總兵李成梁。
這兩位都很能打仗,但風格卻完全不同。戚繼光採取的永遠都是最直接了當的方式:對付南方的倭寇直接就上鴛鴦陣,對付北方的蒙古,則用長城、火器,外加毀滅性的攻擊力。所以他鎮守過的地方,在很長時間內是不會再有戰爭的。而反觀李成梁,則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那便是「養賊邀功」。
啥意思呢?李成梁在對付敵人的時候,總是喜歡拉一個打一個,而且要給打得半死的敵人留下後路。比如說先拉甲一起去打乙,把乙打得半殘之後,再又扶植一個丙回過頭來打甲,然後等丙壯大後,又帶著養好傷的乙去打丙。那他為何要採取這種方法呢?因為這樣可以確保戰事連綿不斷,而且還全是勝仗。
兩人不同的作戰風格,自然也就導致了不一樣的人生結局。
戚繼光靠著張居正的賞識,鎮守薊北,十多年基本無戰事,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自然是好事,可對於他個人來說,卻絕對算不上啥好事。因為長期沒有戰事,戚繼光無功可立,自然也就沒法加官進爵,皇帝和百官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他的重要性了。所以待到張居正一死,他立馬就被排擠、打壓、誣陷、奪職了,最後抑鬱而終,到死家境都不富裕。
而李成梁,先後統治了遼東三十多年,打的大小勝仗不計其數,捷報是一封接一封傳到北京城,弄得皇帝很是激動,賜給他蟒袍金冠、財寶歲幣無數,就連《明史》上都說他「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最後,他官至太傅,全家都封爵了,就連奴僕都成了顯貴。而且他家的財富也是數之不盡,因為整個遼東的軍資賦稅,全由他們家一手把控。
個人結果不一樣,帶給國家的結果自然也就不一樣,這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戚繼光在南方打倭寇,從此中國沿海再也沒了倭亂;去北方戍邊,直到明朝滅亡,蒙古人再也沒敢靠近長城半步。而李成梁呢?打了幾十年的仗,弄得東北民生凋敝,各個少數民族都痛恨朝廷,最後還扶植起了一位名叫努爾哈赤的兒女親家,去當少數民族的頭兒。後來這個人又被稱為「清太祖」。
讀到此處,是否會有些莫名的感慨呢?如果歷史再來一次的話,讓戚繼光官居太傅,讓李成梁抑鬱而終,事情是否會變得好一點呢?告訴你,沒用,依舊還是會這樣。為何這麼說?因為朝廷的制度有問題。
古代將領要想加官進爵,從來都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論功行賞」。聽上去很符合邏輯,但問題恰恰就是出在這裡,因為邏輯上的合理,並不代表著事實上也合理。
朝廷論功行賞有兩個根本的問題:
一來是有功才賞,這就意味著「有功勞」是將軍的最優先選擇。要想有功勞,首先就不能少了敵人,因為戰爭遊戲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玩下去。戚繼光把敵人都消滅光了,那他再度立功的難度就很大了,滅了倭寇和蒙古,沒人陪他玩,他自然就出局了。
二來勝利永遠都是過去式的。戚繼光破敵是勝利,而李成梁破敵同樣也是勝利,朝廷的封賞是一樣的,可這種封賞都是對過去和現在狀態的獎賞,而不是對將來狀態的獎賞。可實際上,一場戰爭的價值,不僅僅包括已經取得的成果,還應該包括未來的成效。
可朝廷卻不會因為蒙古人不再反叛而年年封賞戚繼光,也不會因為女真人的一再叛亂而懲罰李成梁。也難怪古人會說:「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宋遼戰爭中,為何遼國每次南下都肆無忌憚,難道不怕被斷糧道嗎?
TAG:媛媛亂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