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2018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中新網6月27日電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京津冀三地城市尋找全新的發展機遇,6月26日,「協同創新 聚勢起航」2018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日報社舉行。

此次論壇由北京日報集團主辦,主要圍繞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主題,探討環首都經濟圈城市如何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緊握機遇、取得突破、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四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順利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2015年3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審議通過,完成了戰略的頂層設計,同時拉開了協同發展的大幕。3年間,大思路、大戰略帶來大轉變,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北京日報社黨組副書記、總編輯伍義林在致辭中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我們描繪了宏偉的藍圖,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只爭朝夕的勇氣,凝心聚力,聚勢起航,積極宣傳國家戰略,積極推動國家戰略,為把京津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城市群而努力奮鬥。」

營商環境和市場化成討論焦點

京畿重地,瀕臨渤海,背靠太岳,攜攬「三北」,京津冀是我國經濟極具活力、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吸納人口多的地區。以產業助力城市,以城市承載產業未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日益推進的今天,本次論壇從企業、產業、城市三方之中探尋城市發展之道。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地方政府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導萬鵬飛表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政府就改善營商環境中的部分工作已共同頒布了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協同創新、社會保障、貿易、醫療、產業轉移、產品流通、標準化建設七個方面。京津冀作為一個區域發展整體,其營商環境的改善要從「面上」進行整體協調,要正視包括產業政策對接、環保一體化政策、稅收產值跨地區分計政策、跨地區政府間溝通協調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導,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段霞指出,市場化運作是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段霞認為,市場化運作還需要政府積極引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各行業的綠色節能高效發展,融入全球價值鏈;搭建三地共享服務平台,共享工廠、設備、技術、人才、專業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動京津冀三地協同的智慧平台建設,實現一站式響應,無縫對接企業需求,及時響應解決企業發展困難與難題。

加快推進京津合作示範區

論壇從協同、創新、聚勢三個議題,分別討論了在宏觀政策層面、區域產業發展層面,以及企業層面,探討了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中,如何明確產業發展定位和方向,進一步加快產業轉移對接和轉型升級及優化產業空間格局,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產業轉型與協同發展等重大問題。

首創經中作為京津冀區域的企業代表,介紹了公司產業布局的思路:首創經中作為首創集團房地產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型業務模式探索者,依託企業自有土地,著力打造產業新城開發、城市更新、政策性住房開發、物業配套服務等業務板塊。

首創經中還是京津示範區的開發建設者,首創經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吳懷量表示,作為京津兩市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點平台,京津合作示範區將重點從環境技術、健康醫療、文化教育、旅遊休閑度假、高技術研發及高端商務商貿等六大產業層面,為京津產業合作和區域深度融合塑造樣板。

他介紹,示範區位於寧河區行政區劃範圍內,隸屬北京市清河農場西區,東側緊鄰濱海新區、南側與東麗區交界,佔地38平方公里,規劃總建築面積2275萬平方米,預計建成後常住人口31萬、就業人口18萬。

同時,首創經中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以及助力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疏解整治促提升等全市重點工作,依託企業自有土地資源優勢,在推動產業新城開發外,還持續致力於政策性住房建設和城市更新。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是首創集團與東城區的戰略合作項目。

此外,首創經中在北京城郊結合部、郊區,利用自有用地進行定向安置房和保障房的建設,計劃今年實施15000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海軍第二十九批護航編隊濱州艦參加波蘭海軍成立100周年慶典
韓國總統文在寅抵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