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論語19:述而第七

論語19:述而第七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

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

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本月,讓我們陪寶寶走進文學經典之《論語》。

故事內容:

【原文】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評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但也不是絕對的。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釋】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是宋桓公的後代。

【譯文】

孔子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評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

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

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釋】

(1)二三子:這裡指孔子的學生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你們以為我對你們有什麼隱瞞的嗎?我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什麼事不是和你們一起乾的。我孔丘就是這樣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釋】

(1)文:文獻、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

(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評析】

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並不包括全部內容。

孔子注重歷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

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面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

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面。

【原文】

7?26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2)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3)而為泰(4),難乎有恆矣。」

【注釋】

(1)斯:就。

(2)恆:指恆心。

(3)約:窮困。

(4)泰:這裡是奢侈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評析】

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釣而不綱(1),弋(2)不射宿(3)。

【注釋】

(1)綱:大繩。這裡作動詞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繩,在大繩上系許多魚鉤來釣魚,叫綱。

(2)弋:音yì,用帶繩子的箭來射鳥。

(3)宿:指歸巢歇宿的鳥兒。

【譯文】

孔子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而不用(有許多魚鉤的)大繩釣魚。只射飛鳥,不射巢中歇宿的鳥。

【評析】

其實,只用有一個魚鉤的釣竿釣魚和用網捕魚,和只用箭射飛行中的鳥與射巢中之鳥從實質上並無區別。孔子的這種做法,只不過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罷了。

【原文】

7?28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譯文】

孔子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習;多看,然後記在心裡,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評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原文】

7?29 互鄉(1)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2)其進(3)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4)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5)也。」

【注釋】

(1)互鄉:地名,具體所在已無可考。

(2)與:讚許。

(3)進、退:一說進步、退步;一說進見請教,退出以後的作為。

(4)潔己:潔身自好,努力修養,成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說擔保,一說保守。往,一說過去,一說將來。

【譯文】

(孔子認為)很難與互鄉那個地方的人談話,但互鄉的一個童子卻受到了孔子的接見,學生們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說:「我是肯定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

何必做得太過分呢?人家改正了錯誤以求進步,我們肯定他改正錯誤,不要死抓住他的過去不放。」

【評析】

孔子時常向各地的人們宣傳他的思想主張。但在互鄉這個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

所以他說:「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這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孔子「誨人不倦」的態度,而且他認為不應死抓著過去的錯誤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了。」

【評析】

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

這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裡,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胎教故事 的精彩文章:

孕讀 嘿嘿,素質
還敢打寶寶這三個部位嗎?新聞又傳出一個寶寶因媽媽錯手被殺害!

TAG:胎教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