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固然重要,過好日子更重要
閱讀提示除了那些核心技術,我們還缺什麼?
光明網評論員:最近幾天,《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在中國科技會堂的一個演講得到大量傳播和評論。這個於上周四(6月21日)圍繞「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的主題進行的學術演講,為釐清當下某些認知方面的歧義提供了一些基本素材。
這個演講的緣起,是《科技日報》的一組報道。4月19日,《科技日報》推出新專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專欄首篇文章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為引題,報道了中國在高端晶元製造領域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面的落後狀況。截至上述演講之日,這個欄目已經推出29期,對中國各個行業的29項卡脖子技術做了比較全面的報道和分析。這些報道和分析,用演講人的話說,「社會反響之強烈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而所謂超出「預期」的效果,卻正是在一些常識性問題上產生的。不是么,「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差距)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因此,如何看待中國在大飛機、載人登月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及其成就,如何看待中國在這些方面以及其他諸多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反映了中國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
當然,中國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也反過來影響甚或決定了世界看待中國的方式。中國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實際上是中國與世界如何相處的思考基點,因而同樣也為世界思考如何與中國相處提供了行為預期和思考基點。這也是演講者所說的「那些把中國建設成就誇大其詞的與論,無論出於什麼動機,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是誤國害民」的立論根據。
也如演講者所說,「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不過,從上述演講的社會反響超出預期的反應看,一些可以抵制忽悠的常識還有待於擴散和普及。實際上,就在《科技日報》4月19日推出新專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的次日,華為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在華為新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也說到了同一問題。陳黎芳告訴新員工,「我們不要小富即安,我們不要以為手頭有幾個活錢就了不得」,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止是「通用電氣、波音」,也有「諾斯洛普格拉曼,霍尼韋爾,洛克希德·馬丁,雷神,聯合技術,利頓工業,達信……」在陳黎芳一口氣說出的幾十個擁有世界頂尖技術的公司里,絕大多數是人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當然,問題更在於,中國正視差距,跟進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目的是什麼。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其基本出發點就是讓中國人民過得更好。核心技術的掌握,有助於壯大國力,而國力的壯大,可為國民的教育、醫療、社保提供更堅實的物質基礎,實實在在地增進中國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