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14歲前,父母要教會他這4點,少一點都不行!

孩子14歲前,父母要教會他這4點,少一點都不行!

最近,筍乾老師看到一則令人咂舌的新聞,4少年綁架殺害16歲同學,逃過死刑竟相視一笑!原因是這樣的:

4名少年(2個17歲,1個16歲,1個15歲)因沒錢去網吧,於是聚在一起想辦法。其中一人提議說:我們可以做個大案,反正我們都不到18歲,法律不能判死刑。於是他們決定,綁架一名有錢的同學,然後向家屬勒索巨額錢財。

隨後,他們把目標鎖定在16歲的「有錢」同學小雨身上,勒索小雨家人,150萬贖金。小雨家人立即報警,他們怕警察會抓到他們,於是將小雨殘忍殺害了。

都是還沒成年的孩子啊,心腸這麼的壞,竟然能殺死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不久,警方將4少年相繼抓獲,最終2個17歲少年被判無期,16歲少年被判15年,15歲少年被判3年。

但聽到判決後,4少年竟相視而笑:果然,沒一個判死刑。

這4名少年曾經也是乖巧可愛的,為什麼突然變得那麼兇狠?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看後分析說:「14歲之前是孩子性格養成時期,如果有些問題沒解決,後邊家長就管不了了。」

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點。那麼,什麼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呢?

1、6歲前對孩子說不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怎麼有一天就讓警察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是有一天他怎麼就因為說他幾句居然自殺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不僅僅是給予、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

男孩三四歲跟你鬧,這孩子鬧吧,他能怎麼跟你鬧?地下打滾而已。但是等他十四歲了,這個孩子還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

第一,他離家出走;第二,他跳樓自殺,或者服毒自殺。

因為那時候他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

所以,父母的養育之愛要有知性,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

2、9歲前學會「克制任性」

9歲的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但是你沒能買給他。於是他大哭大鬧,你心一軟,又買了。他開心的手舞足蹈。我告訴你,這麼做,大錯特錯!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克制」。正確的做法是:

第一步:直接抱回家;當場不要打也不要罵,讓孩子哭去。

第二步:回家後抱到卧室里,一對一,不管誰,一個人管足夠了,把門一關,其他人不要來勸來干涉。

第三步:記住四個「不要: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

不要罵孩子,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

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這不公平;

不要說教,孩子哭鬧時,你說什麼在他聽來都是噪音;

不要離開,他就是鬧給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邊看著他鬧。

這種處理行為就是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也不會心疼,我對你的愛是有限度的,取決於你自己的表現。

這一次他就會知道了,鬧是沒有用的。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

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只有從小生活在原則中,他們長大也會成為有原則的人。

3、12歲前經歷挫折

每年都有不少這樣的報導:大學生跳樓了、失戀自殺了、酗酒買醉了。結果悲劇之後分析原因發現,絕大多數都不是要命的理由。

主要還是孩子太脆弱,抗挫折的能力太弱。而抗挫折能力,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

國外,父母從小就會為孩子設立一些挫折的環境,讓他們去經歷挫折,學會成長。甚至也會創造一些犯錯誤的機會,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

他們都是這樣想的:孩子遲早是要長大的,不可能永遠都做一個籠中小鳥,總要自由翱翔,闖蕩社會,提早面對困難,能讓他們更獨立。

而中國的家長,應該學學國外家長的教育孩子方式。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有求必應;應當讓孩子去參加各種活動,鍛煉吃苦耐勞。在歷練中學會,磨練自身。

讓孩子意識到,在社會中,不如意和失敗經常會出現,自己還不夠優秀;要讓他意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4、14歲前克制誘惑

我們的大腦里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衝動的自我,貪圖享樂;一個是克制的自我,深謀遠慮。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掌控「衝動的自我」。

可以用一些「小誘惑」來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比如,不玩手機,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每天逐漸少玩半小時,一個月後,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

接下來,你跟孩子說:「你已經做的很好了,能不能做到三天不玩手機;要是能做到,可以答應他一個要求;如果你做不到,那麼三天後,手機將被沒收。」

手機就交給孩子自己負責,如果孩子玩了,那三天之後,你就可以沒收手機了,如果想要手機,可以自己長大有錢了再買。如果他真的做到了不玩手機,那你就履行諾言,答應他一個要求。

這樣的訓練是讓孩子具有克制力,告訴孩子一個道理:

等待是為了更大的滿足。你也要告訴他,現在的剋制是為了今後的長遠。否則,這孩子會沒有耐性;如果沒有耐性,到了上學後、青春期,一定會出問題。

犯罪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孩子的問題,往往是父母造就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所以,希望上述的這些「育兒經」,能對家長和孩子有所幫助——祝願每一個孩子,都健康快樂的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二胎家庭只會生不會養,有些家長可能做錯了!
易中天談女兒:我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