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的成人禮——笄禮
文學
06-28
古代女子滿15歲則要舉行笄禮。笄也就是簪子。行笄禮時要改變幼年時代的髮式,把頭髮挽成一個髻,然後用緉把髮髻包住,再用笄插定髮髻。笄禮的主持者是女性家長,負責加笄的是女賓或童賓。在盤頭插簪後,笄女要先拜祖先,再拜父母。最後由母親為其蘸酒,並且申明戒辭戒規,教導其敬奉舅姑、尊敬長輩的禮節。
據《儀禮·士昏(婚)禮》載:「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可見女子舉行笄禮時也要取字,之後就可以出嫁了,其意義與冠禮相同,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不過,據考查古代社會後期的女子大抵無字,看來女子「稱字」的禮俗在後代並未推行開。
另外,後來女子笄禮並不限於恰在15歲時舉行,而往往在臨出嫁前加笄。屆時,由一位多子多孫的老婦,為其修額,用細絲線絞除臉部的汗毛,洗臉沐發,挽髻加簪。然後女子拜祖宗及父母,父母親再對其進行教誨。
小鏈接
笄,古代漢族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插住帽子。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雲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挮也,
揚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