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中國地圖為什麼是啞鈴狀,此事大有原因

古中國地圖為什麼是啞鈴狀,此事大有原因

原標題:古中國地圖為什麼是啞鈴狀,此事大有原因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自媒體第77篇原創文章。


現代中國地圖形似雄雞,而在許多朝代地圖上,中國版圖是啞鈴狀,細長的啞鈴柄就是河西走廊,兩端連接著漢文明腹地和西域。這麼形態獨特的地圖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與阿拉伯、拜占庭、印度和波斯並存的唐帝國,啞鈴狀疆域很明顯


夏商時期華夏文明尚在形成中,最大的貢獻是確立了延綿四千多年的世襲制(詳見夏商滅亡真是酒池肉林造的孽?世襲制在此奠定才是最大功績!),周朝通過大量分封使華夏文化散播到包括華北平原、華東平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閩越丘陵和湘贛丘陵的廣闊天地,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華夏文化已經深入國人骨髓,中國從此具有了趨向統一的天然特性。(詳見周朝號稱八百年國祚,其實有六百年是殭屍)


極盛時期的羅馬,地方不小但凝聚力不夠


從此以後,中國就流行著一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注意這句話在其他古文明裡都不適用,強盛一時的古羅馬文明沒有建立廣泛的文化認同,雖經上千年征服和統治,竟然在蠻族打擊下連義大利本土都保不住,不得不說這是羅馬的悲哀。(詳見神秘消失的羅馬兵團:十部狂贊的電影帶你看懂古羅馬千年歷史(三))



中國本土的最南界曾經到達過北緯14度線附近,但國力已無法維持,楊廣也背上千年黑鍋

秦始皇統一後用了四年時間將嶺南之地納入中國本土,至此中國的東南邊疆已經擴張到海岸線。漢武帝的收復南越又一次鞏固了對珠江流域和紅河流域的控制力,直到一千年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紅河三角洲的越人才成功獨立,並成為唯一一個長期接受中國文化卻獨立的地區。(詳見一千年前的分家史,小霸越南怎麼從中國分裂出去的)



獨立後的額越南擴張史,年份代表吞併時間


安南的獨立,從長遠來看並不利於紅河流域的越人。因為文明不發達時,小規模的民族自治有一點靈活性的優勢,到了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小國因無力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全面的資源配置,在國際上話語權很低,小國只能在大國的指揮棒下生存,越南人在千年前主動放棄了成為大國一份子,必將在現代社會與他們的壯族兄弟們漸行漸遠。


漢武帝開拓河西走廊後,漢朝對西域也實行了屯田通商


古中國的西界,長期以來受到青藏高原的約束,漢民族無法適應青藏高原,只有狹長的河西走廊與海拔不高的西域相連。河西走廊同樣也在漢武帝手中打通並設立郡縣,從此以後中原與西域展開了兩千多年的戰爭與和平的歷史。



河西走廊是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的狹長低地走廊,被改造為農耕區

古中國的西南邊界,尤其是雲貴高原一帶,更加經過了反覆的拉鋸,雖然秦漢時期已有開發和設立郡縣,但隨後在中原的隋唐宋時期雲貴高原成為獨立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民族自治的時間遠大于歸屬中原王朝的時間,雲貴高原最終由蒙古人帶回中原王朝大家庭,明朝繼承了元的遺產,派沐國公鎮守雲南,雲南和安南的不同命運值得深思。(詳見安南變成越南,誰該為之負責?)



南詔國和大理國曾經是與唐、吐蕃並存的強國,還曾跟屬於唐朝的安南大戰幾場


古中國的東北邊界,長期維持在遼河平原邊界,更加東北的興安嶺地區不適合耕作,因此長期以來是漁獵民族的聚居地。中原王朝也曾反覆爭奪過朝鮮半島的小片平原,漢武帝首次設郡,隋唐時期多次平定,最終發現得不償失,最終在有明一朝正式宣布放棄將之納入本土的努力,越南的情況也是同理。



漢武帝設立在朝鮮半島的漢四郡


古中國的北界就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天然分界線,在這條分界線上,自戰國起就開始修築著名的長城,在華夏文化崛起的過程中,長城提供了保護和心理支撐,直到華夏文明建立起巨大優勢後,才跨越長城進行打擊。



萬里長城曾經長期是古代中國的北界


在河西走廊的北側,是蒙古高原,雖然沒有青藏高原的雄偉壯觀,卻也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氣候和游牧文化。因此漢民族可以將河西走廊改造為農耕區,卻長期無法突破高原的地緣約束。


改變啞鈴狀,補齊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東北森林和東南大島的空缺,還是在最近的一千年內陸續完成!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燃燒的島群」!搜索訂閱同名公眾號,內容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燃燒的島群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認真的抗戰劇,呼喚何時出現中國版「兄弟連」?
從司馬家的興衰說起,三代崛起已經是火箭速度,三代衰落才是常態

TAG:燃燒的島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