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傷寒論》的東西真正學到手,中醫就復興了

把《傷寒論》的東西真正學到手,中醫就復興了

《傷寒論》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歷代著名醫家無不皓首窮經,潛心專研,「造次顛沛,必在於斯」,「雖流轉四方,窮困備至,未嘗稍易其志」。

宋代名醫許叔微先生在《傷寒百證歌·序》中說,「論傷寒而不讀仲景書,猶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經也」;章太炎先生曾經高度評價《傷寒論》,「中醫之勝於西醫者,大抵《傷寒》為獨甚」;岳美中先生也力倡經方研究,主張「治重病大症,要用仲景經方」。

當代中醫名家李可先生曾說:「中醫如果能夠老老實實地把張仲景醫聖的這些方法、衣缽,全部踏踏實實地傳承下來,那中醫的前途是無量的。中醫會恢復到古代那種輝煌的狀態。」

但問題是,歷來對於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想表達的內容存在很大分歧和爭議,正因為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所以吸引了漢朝以降的如此眾多醫家孜孜作注,直接導致一家有一家的仲景,一家有一家的《傷寒》,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異彩紛呈局面。《傷寒論》雖是中醫經典著作,但其內涵不清,劑量混亂,六經實質不明等千古疑難懸而未決。

從另一方面,這也說明,正因為《傷寒論》真相不明,所以才會存在學派林立、思想混亂、盲人摸象的亂象。

如何才能在經典中「其義自見」?

如何才能準確破譯、解讀《傷寒論》?

如何才能還原到張仲景當年記錄條文的現場?

傷寒是什麼病?

《傷寒論》實質是什麼?

「四兩撥千斤」,還是「重劑起沉痾」?

六經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少陰多死證、血證?

寒熱錯雜就是厥陰?

經方能否在「下工」層次的急危重症上有所貢獻?

能否指導現代重大疾病防治?

根據本刊最新一期雜誌發表的「《傷寒論》條文內涵、經方劑量、六經實質解讀及其臨床運用專題」,該專題旨在對上面提出的問題深入探索。

專題論文題目如下:

《傷寒論》與急危重症——基於CCU重症病例及中西醫結合詮釋經典條文內涵、經方劑量與六經實質(作者:熊興江)

經方麻黃類方在皮膚病中的運用(作者:范一平,熊興江)

經方治療慢性咳嗽的思路與方法(作者:蘇克雷,張業清)

桂枝湯的現代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研究進展(作者:馮博,房玉濤,徐瑞山)

基於「病機結合病理,藥性結合藥理」臨證模式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防治缺血性腦卒中思路探討(作者:王朋倩,吳茵,張淼,霍海如,杜新亮,隋峰)

經方製劑研究(作者:杜茂波,劉淑芝)

從治療原發性痛經新用途的發現探討經方葛根湯現代研究的新思路(作者:柴程芝,余伯陽)

《傷寒論》「但見一證便是」內涵解讀(作者:李楠,高飛)

從病例談經方干預血液透析相關併發症的策略(作者:畢禮明,陳英蘭,陳亞峰,朱冬雲,陸曙,奉典旭)

下摘錄一段作者對《傷寒論》的感悟以饗讀者:

筆者研讀《傷寒論》15年余,但著力點一直僅限於經典的文字層面,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直至近年在心血管病重症監護病房(CCU)工作,通過主管重症感染、呼吸衰竭、氣管插管術後高熱不退、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重症心衰、急性腎損傷、心腎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消化道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休克、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在臨床實踐中重讀經典、反覆體會,對《傷寒論》條文內涵的認識得以升華,體會良多。

在平常的查房過程中,可能病人的一個神情、一個動作,就會讓我立刻聯想到《傷寒論》的經典條文,「神交古人」的研究經歷「直指根本」,令人「明心見性」、「證悟本來」,頓悟之後的豁然開朗令人滿心歡喜,甘之如飴。

通過大量、細緻的觀察,驚奇地發現,所有重症患者的臨床表現都是經典條文的再現,病情越重,與經典條文描述的相似度就越高,書上怎麼寫的,病人就是怎麼得的,人的病就是按照書上得的。

在面臨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急危重症之際,按照《傷寒論》條文進行辨證,往往思路清晰明朗、一目了然,予以經方原方「亦步亦趨」,多能立起沉痾,力挽狂瀾,療效顯著。

在臨床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已經讓很多瀕死垂危患者順利出院。所以,在查房時越來越體會到,不是「古方今病,不相能也」,而是「古方今病,必相能也」。

回顧這段急危重症的臨床經歷,體會到:

①基於病機推演及文字考證等角度闡釋、解讀《傷寒論》條文內涵,雖能傳承經典,但終因其在中醫學概念術語中反覆推導、循環論證及診斷預後不清晰而很難滿足當前臨床需求,很難在《傷寒論》的學術傳承上產生重大突破;

②「傷寒」為狹義傷寒,其本質可能為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

③《傷寒論》是一部治療急危重症的專著,急危重症的臨床表現就是《傷寒論》條文的經典再現,可以認為,「古方今病,必相能也」;

④《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不以外感與內傷劃分,而以是否為傳染性疾病為劃分標準;

⑤經方劑量是當前研究熱點,既有主張「重劑起沉痾」的大劑量學說,也有提倡「四兩撥千斤」的小劑量觀點,研究發現,《傷寒論》中用藥以大劑量為主,「四兩隻能撥四兩」,「千斤才能撥千斤」;

⑥《傷寒論》六經實質是重症感染,是人體對重症感染後不同階段的描述,包括重症感染炎性反應為主的三陽階段,以及重症感染後的臟器功能衰竭為主的三陰階段;經絡、臟腑、分區地面、表裡、氣化等學說並不能明確疾病診斷,更不能有效揭示預後與轉歸;六經是看出來的,而不是辨出來的;歷代傷寒與溫病學派之爭在本質上統一的;

⑦基於急危重症及中西醫結合角度破譯經典條文內涵是研究《傷寒論》最直接、最根本方法;

⑧《傷寒論》現代研究及現今中醫臨床強烈呼喚基於中西醫結合概念的「病機結合病理,藥性結合藥理」治療理念;

⑨《傷寒論》及經方傳承亟需強化急危重症和中西醫結合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引用自專題中論文「《傷寒論》與急危重症——基於CCU重症病例及中西醫結合詮釋經典條文內涵、經方劑量與六經實質」(作者:熊興江,E-mail: xiongxingjiangtcm@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藥黃氏三兄弟「訴苦」

TAG:中國中藥雜誌 |